4例留置针敷贴过敏不良反应处理及预防措施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50863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例留置针敷贴过敏不良反应处理及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4例留置针敷贴过敏不良反应处理及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4例留置针敷贴过敏不良反应处理及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例留置针敷贴过敏不良反应处理及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例留置针敷贴过敏不良反应处理及预防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例留置针敷贴过敏不良反应处理及预防措施一、案例: 2013.05.07日11:15,患儿禚XX留置针外渗液体,即停输液拔除留置针,见敷贴及胶布接触处皮肤紫红变硬,立即告知医生请皮肤科会诊示: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执行会诊医嘱,给予碘伏消毒皮肤,喜辽妥涂患处。11:20行另一侧(右侧)手背无菌操作穿刺留置针,无菌棉球覆盖留置针穿刺处,手掌包裹清洁纸巾后用胶布、自粘绷带固定,并向患儿父母交代注意事项:若患儿哭闹或留置针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出现红肿、起泡等过敏症状及时告知护士给予处理。第1、2天,责任护士王XX巡视患儿未见异常,第3天上午8:00交班发现患儿留置针穿刺处皮肤发红、变硬,立即拔除留置针与以

2、上同法处理。患儿家属怀疑因为胶布固定较紧所致,引起不满。患儿李XX,于2013.7.11日10:00行留置针穿刺后给予敷贴固定,于2013.7.13.8:00患儿敷贴覆盖处见有片状红斑,其上见丘疱疹,部分相互融合,请皮肤科会诊示:接触性皮炎,给予3%硼酸溶液湿敷,曲咪新乳膏外用。3天后患儿留置针穿刺处皮肤丘疱疹消失,片状红斑颜色变淡,5天后痊愈。患儿赵XX于2013.7.3.10:00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后使用敷贴给予固定,于7.5.8:00发现患儿手背敷贴覆盖处出现多个水泡,立即拔除留置针,5%碘伏消毒水泡处,告知医师请皮肤科会诊示:过敏性皮炎,遵医嘱给予3%硼酸湿敷,曲咪新乳膏外用,4天后痊愈

3、。2013.7.5.10:20为患儿马XX行留置针穿刺,并给予留置针敷贴固定,于7.8.9:00见患儿手背粘贴敷贴部位皮肤出现片状红斑,其上见大小不等丘疱疹,部分相互融合。告知值班医生,请皮肤科会诊示:过敏性皮炎,遵医嘱给予3%硼酸溶液湿敷,曲咪新乳膏外用,5天后患儿留置针穿刺处皮肤痊愈。二、 原因分析: 1、患儿系过敏体质; 2、小儿皮肤娇嫩,屏障作用弱,当受到外界 的不良刺激后,易引起皮肤的损伤; 3、婴幼儿皮肤富有毛细血管,皮脂腺分泌旺盛,使用透明敷帖影响了汗液的蒸发;4、连续两天责任护士巡视患儿,手指活动良好,皮肤无过敏症状,考虑为接触性迟发性过敏皮炎;(针对事例一)5、患儿留置针穿刺

4、部位未保持清洁、干燥。三、预防措施:1、做好入院宣教,询问皮肤过敏史,并把此项加入住院患者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中,有过敏史者禁用敷贴,使用敷贴患儿告知家属保持留置针敷贴自粘绷带的卫生及干燥。如发现皮肤红肿、痛、痒等情况及时告知护理人员给予处理。2、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无菌操作观念,如:穿刺前要为患儿清洁局部皮肤,消毒范围直径达到8cm,待消毒皮肤干燥,穿刺尽量一次成功,避免过深及反复穿刺,敷贴与皮肤紧密相贴,留置针保留时间不宜过长,夏季不超过3天,冬天不超过5天,留置针套管应保留在皮肤外面0.5cm(参考中华护理杂志),给予正确的封管方式及合适的封管液,均能有效控制感染。3、对皮肤极易过敏的特殊体质患儿告知医师,遵医嘱将调节液体的时间把q12h一次的液体改为bid应用,不使用留置针及敷贴。4、做好房间及床铺消毒隔离,房间每周一次紫外线消毒,出院患儿做好终末消毒,患儿尿布每日在晾晒区阳光与紫外线交替消毒,每日用1:100“84”消毒液湿式扫床,保持床铺清洁卫生,及时为患儿修剪指甲,督促家长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卫生,合理膳食增加抗感染能力。5、加强交接班制度,对皮肤易过敏的患儿做好三交三接,积极发现预防不良事件。 6、 及时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并上报卫生材料科及护理部,对所用卫生材料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要求。(儿一科供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