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4697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学院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学院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学院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学院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学院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学院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学院期末考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学院期末考试试题所选题目(3、4、1)姓名:季政通 学号:11111026002012 站点:江苏省新沂市进修学校3、案例分析:某高二年级三名女生再不与任何人打招呼的情况下,外出酗酒,彻夜未归。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三名女生每人记旷课五课时,酗酒给予警告处分,两项合计,且参考犯错情节,三名女生最轻应给予记过处分。问题出现在调查阶段。其中一名女生说:“如果处分,我没有意见;但公布处分结果的那一天,我就自杀。”这是向学校纪律的挑战?是威胁?是心声?各种不同的猜测与说法,使处理者第一次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程度。最后,校方对问题处理的方式也出人意料:讲清规定,让时间淡忘一切!一年时间过去了,有心人发现,

2、三个女孩在学习的不同方面都有优秀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们没有忘记事情的经过,没有忘记学校的纪律,更没有忘记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她们的教诲和期待!她们成了学校纪律的自觉执行者!此案例反映了教育中的什么问题?请运用教育功能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答:此案例反映教育中关于处理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和惩罚策略问题。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教育的手段很多,惩罚只是德育中的一种。案例中的女生的做法说明一点:她知道自尊自爱,知道受到处理是没面子的事。我们对这样犯严重错误的学生批评惩罚有时候也要因材施教,学生犯错后存在抵触情绪、逆反心理,甚至会出现索性“将错误进行到底”的极端思想。案例中的这位女生就是一种极端思想,如果处理

3、不当,这位女生极有可能走向极端。这是学生因极度的烦躁不安而激发出来的一种异变现象,这其中有深深的自责和愧疚,如果立刻对其进行批评惩罚,那学生一定会极不配合,轻则达不到教育效果,重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那么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但并不是不处理:讲清规定,还是必要的。让学生知道是她错了,老师不处理她是对她的宽容。让内疚化为动力,争取好的表现。这个案例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1.我们教育者了解现在的学生心理吗?2.教育的目的是什么?3.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了吗?因此在教育工作者应尝试在这几方面努力。首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研究学生,准确掌握学生的“脉搏”,教师与学生之间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并建立起

4、很好的交流渠道。在德育中,同样也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思想动态,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这样才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扣动学生的心弦,取得较好的效果。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规定了五种惩罚方式:为别人或为集体做一件好事以补偿歉疚心理。轻微“违法”,如当天作业不够500字,则为大家唱一支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写一份说明书。写一份心理病历。写一份个人“法院”审判程序。这些都是他惩罚学生的方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在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自律意识较差,犯点错误在所难免。但犯了错不及时帮助、矫治,就会滑向错误的泥潭。惩罚对这种

5、错误行为的确起着帮助、修剪的作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惩罚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育人,也可以毁人。”要使用好这把双刃剑,使其真正达到教育和挽救学生的目的。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对惩罚的使用既要讲究策略,更要讲究惩罚的艺术性。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紧张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可能给学生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应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学生的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的性质可能是正向的、促进的,也可能是负向的、阻碍的,或者是无效的

6、。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针对于社会或者个人,对社会或个人的发展产生的正向和负向功能,主要依据发生的条件不同。 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正向功能,教育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促使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案例二中,校方对违纪的学生采取了冷处理,对其采取默然的态度,并不是纵容学生的错误,而是给与学生反思的空间,学校是在帮助学生重新捡拾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不为违规事件所影响。从学校角度来看,是在积极维护学生的权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具

7、有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主体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发展。主体意识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自觉意识,人要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从而达到变革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案例二中,学校对学生的宽容处理,给与了学生极小的压力,让其有足够的时间来反省自身的错误,避免以后再犯这种错误。学生在获得自新的前提下,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争取各种学习的机会,最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刚好能体现教育对个人成长的正向功能。4、分析题:联系教育生活实际,谈谈你怎样看待现代中小学盛行的奥赛风和家教风?答:从教十多年,经

8、历了多次教改,从应试教育,到现代的素质教育。十多年来对教育理念的把握,越来越深,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得到了加强,学生渐渐地找回来自己,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探究、获取,中间存在着质的区别。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每一届学生,身边总有许多家长都在做着相同的事:让孩子参加辅导班,参加奥赛班。参加奥赛班、辅导班的学生家长,应该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应试的阴影:成绩是孩子平稳走过中考、高考的独木桥的保障。面对着未来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抉择,每一位望子成龙的家长都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更不会输在加班加点的角逐过程中。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如今盛行的奥赛风和家教风?一、奥赛、家教要顺应孩子发展空间,成就孩子一生的幸

9、福。世界是丰富的,也是多彩的。世界万物因为不同而美丽。正是这不同的职业才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与人不同,包括兴趣、爱好、个性、心理、人生观等等,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之路。作为家长,如果你真的愿意孩子幸福,就顺应孩子发展的方向,有这样一句话:行行出状元。每一行业,都会有了不起的大师级的人物。同样,爱迪生只有一个,如果他的亲人或老师想让他成为一名世界级的大文豪,结果爱迪生将什么都不会是。因为,他们忽视了爱迪生的独特性。这种推论可以适应大多数人。如果孩子喜欢学习,喜欢徜徉在美妙的奥赛殿堂,作为家长,就应该为孩子提供条件,让孩子在学习之路上越走越远,到达他理想的彼岸;如果你的孩子在

10、制作上表现出一定的天赋,作为家长,顺应孩子的愿望,也许孩子将来会成就一名制作上的专家,何乐而不为?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那么你就顺其自然,引导他成就美术大师二、奥赛、家教要适可而止:爱恨就在一念间参加奥赛,参加辅导,以学生为主。有的家长,经过苦口婆心,软硬兼施,终于让孩子同意参加辅导、奥赛,于是一大堆的作业,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本来是一件好事,却适得其反,孩子哭闹,家长寒心,家庭意见不一,影响家庭和睦。所以,对待这一问题,家长应适可而止,切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逐步引导,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记得一家长对我哭诉:孩子想学乒乓球,家长很高兴。随着运动量大加剧,孩子渐渐跟不上节奏,父

11、母亲非常着急,于是就加班加点,督促孩子练习,甚至呵斥,打骂。于是,孩子含着眼泪练习,结果越来越讨厌乒乓球,最后不了了之。孩子的爱好,需要呵护和引导,家长一旦处理过火,爱就会转化成恨了,而且会影响到他的一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的,对于现在的家庭,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考虑孩子朝什么方向“跑”了吗?每个人的人生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作为家长,如果你真的愿意孩子幸福,就顺应孩子发展的方向,有这样一句话:行行出状元。每一行业,都会有了不起的大师级的人物。 奥数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确实不假,但绝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甚至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不适合去钻牛角尖的。青少年在中小学阶段更应注重

12、全面发展,注重心智的培养和能力发展,而现在的奥数教育又走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因此理性选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让自己的孩子快乐学习、快乐享受人生,才是最现实的。1、简述请结合实际教育经验谈谈你对新一代学生(昵称:90后)身心发展特点的认识。 答:今年全国68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入市”,其中绝大部分生于1990年代,他们是怎样的一代?期盼怎样的未来?求职和“70后”、“80后”相比,“90后”更有主见,“如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宁可先待业,慢慢找、不将就”。找工作?找感觉!今年夏季,是“90后”大学生的首次大规模就业季。按照6岁启蒙、16年求学计算,今年的本科毕业生不少都是1990年代出生的。据

13、南方人才市场官网“南方人才网”统计:近1个月来,新注册的求职者中,21%为“90后”。南方人才市场管委会主任盛南方预计,今年广州5万大学毕业生中,有1.8万人尚未就业,即近四成毕业生还未找到工作。不过这仅是预测,目前有数据支撑的未就业大学生人数,为5000人。对此,南方人才网总经理助理张锋的解释是:和“70后”、“80后”相比,“90后”更有主见,“如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宁可先待业,慢慢找、不将就”。不屑于“啃老族”“90后”也是积极的一代最近,网上开始流行一个段子:“70后是加班狂,80后拒绝加班,90后拒绝上班;70后靠存款,80后靠负债,90后靠老爸;70后进门脱鞋,80后进门不脱鞋,

14、90后睡觉都不脱鞋;70后吃饭愿坐在老板身边,80后不愿坐老板身边,90后认为自己是老板。”对于这种评判,90后陈香的回应是:“90后啥也不信!”“是的,90后当中有炫富的晕机女,有各种门,但是更多的还是积极正常的年轻一代。”陈香说。陈香刚刚拿到一家网站媒体的录用信,但她告诉记者,她并不打算在这里长待:“我计划工作3年,积累了一定经验和积蓄之后,就出国留学、继续深造”。为了进入这家网站,林观已经努力了很久。在校期间,她一直在学生社团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优秀学习成绩;从大三寒假开始,她利用假期在一家传统媒体实习,收获了厚厚一本见报稿件集;大三暑假,她主动联系网站媒体并顺利获得了实习机

15、会,从事网站实习编辑工作。由于表现突出,虽然陈香只是一位普通大学的本科生,还是顺利地“PK”掉好几位重点大学毕业生,如愿获得了网站的这份工作。“我将来的目标是锁定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传媒系,我选择网站工作有几个好处:一是网媒工作履历,我会尽量多换几个业务部门,让履历更加丰富;二是收入比较高,我家境不好,出国学费要靠自己挣;三是有助于了解全世界电子传媒的发展动态,这也是我将来的求学方向。”最关注“能得到什么”7月20日,羊城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正在找工作的90后应届毕业大学生,其中两个是重点大学毕业生,八个为普通大学毕业生。记者发现,除了重点大学生外,其余都还没有找到工作,虽然离校在即,但大家

16、普遍感觉压力并不是很大,“不将就”是主流心态。10位受访人包括7个女生、3个男生,两个已经找到工作的受访人月薪均为5000元,比市场平均水平要高出不少。对于工作,受访人最关注的是“我能得到什么”,而不是“我能奉献什么”。“我想做什么工作”和“个人发展前景”被7位受访者首先关注;其次才是“月薪”、“企业能给我什么”;而“我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被排在很次要的位置。虽然暂未找到工作,受访人并不是很慌。5个人觉得自己感受到的压力“一般”;2个人觉得“没啥压力”;只有1人感觉“压力挺大”。至于压力的来源,60%来自经济方面(养活自己、买房买车);20%来自赡养父母;20%来自和同龄人的比较。雇主“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