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居住区规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4617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天居住区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天居住区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天居住区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天居住区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天居住区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天居住区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天居住区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居住区规划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还通过其丰富多彩的景色,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很早以前,人类就认识到自然景观的精神愉悦作用,并通过园林的形式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再现第二自然,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到了现代,生活在拥挤嘈杂城市中的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景观带给人的平静感受,使他们可以忘记生活中的烦恼,舒缓紧张工作的压力。现代的城市景观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园林,为城市里的人提供了一片视觉和心理上的绿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人工环境中再现自然,在中国漫长的建造历史中,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手法。例如通过对各种形式石材的组织堆砌,形成千变万化的叠石掇山造型,以此来象征自然山

2、岳的各种形象;又如通过精心开凿的各种动、静水体,象征自然界的河、湖、溪、泉、瀑等。所有这些手法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以此向人们传达自然环境的意向。现代城市景观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必然会承载一些城市的功能。加上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现代城市景观相对传统来说要具备更多的功能,势必会影响到景观塑造,特别是本地文脉的继承和发扬。但不论现代城市景观的功能如何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再现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满足新的功能的前提下塑造人化自然景观,是本次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景观规划是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使之来为人

3、们创造安全、高效、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因为工业化,环境污染,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等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的,它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存在问题进步解决,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园,即整个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景观规划设计具有广泛的领域,大到国土与区域规划设计,小到庭院,甚至室内的绿化空间;从纯自然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到城市中心地段的空间设计,都是景观设计涵盖的领域。以下是我较为全面地

4、谈对中天花园道路景观设计的阐述。 3.设计依据(1)甲方设计要求。 (2)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总规方案。 (3)国家相关法规、规范。 (4)导师对方案的修改意见。 4.景观规划构思该方案构思的目的是能够营造一种容纳与体现现代美风格的场所概念。我对于该方案的构思主要还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里去寻找, 并能够使之在遵循自然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对场地创造地加以利用,为多种休闲娱乐活动提供统一的公共环境。可住、可行、可游、可赏,同时使得商业活动与社区活动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和谐而且生机勃勃的小区生态景观环境空间。 方案构思的主旨在于能够对于场地当中现有的各种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进行综

5、合考虑,进行全面的组织和设计,从而达到以下几个基本目标。 4.1 人性化该方案的特点在于运用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在充分把握场所精神与文脉的基础之上,注重景观形态对人的心理感受的影响,把形象与功能兼顾。从整体规划的高度进行设计,将方案的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 4.2 高品质我们认为设计标准,必须要求层次高,以利于景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并且有利于形成环境优雅、美观和谐的社区。 4.3 简约性便捷、易行是贯穿设计的主线。有意识的对景观设计的要素进行简化处理,包括形式与空间的简化,在满足社区功能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能够满足和促进居民利用场地进行活动的设计,借以加强人和人,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6、。 4.4 可持续性一个设有时间限制的设计理念。不单单的是只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样适合在现在与未来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学和其他有关学科与景观规划设计结合起来,不能孤立设计。 为了达到上述四个目标,我们对于以下问题进行了处理。我们根植于整个景观设计概念之中,架构起设计的总体框架。 a交通环境空间设计 b乡土树种及本土材料的运用 c对于文脉的把握 d气候因素的影响 e对于休闲广场空间的重点处理 f活动空间的营造统一的场地特征 5.景观规划结合中天花园所处的地形特征,我将交通空间与驻足空间相互串连,将休闲空间与观赏空间相互穿插,和山景、水景、建筑空间融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的主题景观概念。根

7、据规划设计的特点,小区道路同样要作为以机动交通为基础,但充分扩展了步行人流的原有空间,并在空间的处理上与道路空间区分开来,提供了相对宽松、安静的社区环境。大部分的景观都是在道路两边,通过行人的流动来逐一展现,以达到步移景移的效果。虽然这条道路不是完全步行街,但我在不影响正常机动交通的前提下,使人行空间尽可能阔大,这样便可以使行人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欣赏景观设计的细微之处,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本方案主要特点: 5.1 中央广场景观区虽然我的这个设计题目叫中天花园二号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但仍然以中央广场的景观设计为重点,因为它是该规划设计中最大的地块,同时它处在中天花园极为重要的位置,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所

8、需要具备的功能是最多的,它所代表的是一个人群集散中心,对于每个在这 里停留的人来说,他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个临时的空间,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对于这个核心区域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焦点,是他们的精神乐园。 此广场的设计大部分运用了规整式的造园风格,它处于整个小区的核心位置,前部正对的是主要居住小区,该小区是国家建设部批准的贵州唯一一个示范住宅小区,当街一面是商住楼,有超市、银行、餐厅等便民场所,后部是正在建设的两座高层塔楼。由于广场也处于两个十字交叉路口之间,所以为了使之与周围的道路景观环境有一些区别,对于正对广场人行道的处理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这不仅仅能起到标识的作用,同时它本身也属于道路环

9、境景观的一部分,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这个人流频率较大的道路空间里,使有限的空间在视觉上变得宽阔,是我所考虑的,作为从二号道路上的停顿符号,这里设置了一条95米的步行林荫道,步行林荫道只是在广场一侧,以形成路中有路的的层次空间,并用水体相接,通过两座小桥就可以进入到广场。正对广场的另一侧由于有人们的商业活动,空间较为空旷,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与对街形成对比。林荫道的设置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笔直的林荫道上来。中部铺装场地中的圆形水池对四周的不同景观区域起视觉汇集的作用。铺装场地用乔木围合,但围而不封,这样起到了视线隔离和心理界定的作用,即便如此它同样与广场周围的其他景观在材质和形态保持和谐,例如都

10、是用不同的水形来作为过渡空间,运用植物来点缀与围合,在面与面形成的三角地带用地被植物和常绿灌木衔接。同时在广场边缘设等候、交谈、休息、阅读等用途的长椅,让人们享受阳光及夜晚漫步休闲其中的快乐。整个铺装部分是广场人气最为热烈的区域。 为了使整个广场部分更加具有动感,在屋顶花园与广场结合的垂直面上用人工瀑布来联系。在夏天给人以凉爽的心理感受,在冬天给人以跳跃的心理感受。为了与广场其他水体形成统一的材质感,瀑布下的水池用卵石铺底。 刺绣花坛在其中充当了两个景观角色,从二号道路这一侧来看,它是广场的视线尾声景观;从双塔楼和屋顶花园上看它却是整个景观视线的起始,同是也是在高处俯视的最佳视觉景观停留区。

11、5.2 屋顶花园的定位a.以饮食为主的发展规划,形成中天花园最大的露天餐厅。 b.以运动为附的发展规划,设置网球馆,保龄球馆等室内运动场所。 5.3 中天花园道路区a.两个主入口区 两个主入口我都做了重点处理,作为中天花园的焦点,无论是对中天花园的业主还是对外的形象景观,都决定了入口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入口景观处理的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整个中天花园的印象的好与否。 b.主林荫道(主道路) 主林荫道的处理,通过列植行道树(景观树),强化主林荫道的步道感觉。铺装部分两边用无障碍草坪和小灌木植坛,软化步行道的生硬感。c.商业、会所与道路形成的空间 在这种连续的商业、会所与道路形成的空间中,设置了一些

12、休闲、咖啡座等场所。对商业部分,在各种环境材料的运用上突出它们独有的商业气氛,一些路口的处理用醒目的带有指示性的小品或是植物来营造。 d.小学与道路之间 由于小学教学楼与主林荫道的距离相对中学较近,所以要采取一定的噪音隔离,紧贴道路的边缘采用了常绿灌木绿墙的手法来营建,这样一来有利于小学的正常教学,二来可以为主林荫道的沿路景观提供一个绿色的背景,使沿路景观空间显得更有层次和空间感。e.山林和其邻近道路空地的处理 在这一部分由于山体和塔楼的影响,这一地块环境显得十分的安静,是中心区域中难得的清幽之地,为了维持与山林的和谐,在垂直山林与水平道路空地之间尽量保持原生态设计,运用植物群落来进行过渡,植

13、物群落的多样化既可以保障山体的稳定性,又可在这里形成一小处自然的山林风光,穿过其间感受山林野趣带来的自然感受。f.中心商业街公共空间 对这一区域的处理,主要是针对大量人流和车流的引导,使小区内居民既能轻松购物,并使这一空间在个性上保持明显的独特性,在此我运用了三个石作小品,使其把这一空间分成四份,并调剂这一商业街公共空间的空间气氛和易识别性。 g.休闲街的特色 这一人行道是位于中心广场的斜对面,整个人行道作为了中心商业街与中天北京四中的过渡,同时也是公交车站绿岛的主要观赏景观带,所以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色,以便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景观感受,增强人们对街道个性的体验。由于其中有一半人行道是处在架空的排水

14、 沟渠上,所以这一部分就没有运用大型乔木,只用了一些浅根性、常绿的小花卉灌木列植,起到隔离车道的作用。而另一半由于没有排水沟渠的限制,在上面就种植了较为高大的乔木,并在四周附植灌木,花卉,以增强整体的绿化空间感。同时在乔木下设置长椅,以体现休闲街的本质。 在隔音墙内凹的部分,开凿人工水渠,放养红鲤鱼和种植挺水植物,在水渠生态系统中可以形成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同时活跃休闲街的气氛。 h.公交车站绿岛空间 为了缓和在公交车站等待人群的焦急情绪,在小区内利用道路分隔出的场地内,大量运用植物造景,可以使视觉在这里得到放松和休息,大片的草坪是这里的主角,弧形种植与弧形的汀步道给人以曲线的优美感受。同时草坪

15、也不是单独的,在其中孤植,列植树型优美的常绿乔木,以保证这里四季可以看到绿色。 .球场临街 除了运用铝合金百叶挡板分隔这里的人行道与中学校园,考虑到中学的教学区离道路较远,所以只做了较为简洁的隔离措施。并在靠道路一侧营造色彩绚丽的沿路单侧花境,该花境与人行道紧贴,用小型卵石衔接,使之看上去更加自然。花境由球场一侧从高到低进行种植。并在这一条花境中嵌亭,这样可以使人在这一段人行道中有停留的空间,并可以在这里进行休息、聊天、等候等活动。与此同时也使它们成为附近道路景观的点景和借景。 5.4 道路节点a.第一个节点:我在设计时,把庭园风景与周围环境关系尽力协调。大部分是一个小区组团的主入口区,与周围的街道共同分享花草芬芳的风景,在这条道路上显得十分突出,在此,通过采用将庭园基本要素公共化的处理手法,使商务、办公气氛和公共交通景观都收到良好的空间效果。这些被公共化的造园素材,在光与水的作用下,给人以变幻感觉的同时,迎接着过往的行人。富于生命力的造园素材更加深了人们对环境景观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