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案小班1--17课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43438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7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教案小班1--17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科技教案小班1--17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科技教案小班1--17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科技教案小班1--17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科技教案小班1--17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教案小班1--17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教案小班1--17课(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科技活动课程 教师用书 总主编 蔡殿军 材料设计 吴东旭机灵猴科技活动小班 (上学期) 第一册本册由解放军信息学院幼儿园编写主编:麻丽霞参与编写:陶玲 目录前言第一课 摇摇声音第二课 敲敲声音第三课 会唱歌的琴第四课 吹出来的声音第五课 丰富多彩的声音第六课 烦人的噪音 第七课 嘘,小声点第八课 小小音乐会盆碗碟杯在唱歌第九课 树叶请柬第十课 什么热得快第十一课 看谁化得快第十二课 热传过来了第十三课 让热水变冷第十四课 我们怎样取暖第十五课 动物怎样取暖第十六课 动物怎样过冬第十七课 冬天知识背景材料 声音 热本册科技活动材料配置与科技活动室材料配置第一课方案名称摇 摇 声 音活动目标1

2、、感知摇动物体能发出声音,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与感知美妙声音的审美情感。 2、发展幼儿的象声词:沙沙,哗哗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一台,有关录音带、打击乐器若干。幼儿用品:小沙锤,各种饮料瓶子(如旺仔牛奶瓶,露露饮料罐、纸盒)硬币、纸屑、大米、绿豆等。活动过程提要本活动分三个步骤完成:(一)看幼儿用书“小发现”,导入活动。(二)小实验: 摇摇不同物体,分辨不同声音。(三)用做成的小乐器给音乐配伴奏 具体活动过程(一)导入:看幼儿用书“小发现”,引出“摇摇”的概念。(二)小实验: 摇摇不同物体,分辨不同声音。 1、摇小沙锤(1)教师出示小沙锤,引导幼儿任意玩,说出自

3、己的发现。(能摇出声音) (2)教师让幼儿拆开小沙锤,发现小沙锤发出声音的秘密:小沙锤里装有东西。教师总结幼儿的发现。 2、摇出不同声音 (1)在小沙锤中 分别装入硬币、大米、绿豆、木珠、小纸片,让幼儿听一听它们在小沙锤中发出的声音。 (2)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引出像声词。教师总结:因为小沙锤里装了不同的东西,所以小沙锤可以摇出不同的声音,沙沙,哗啦啦等。3、在各种容器中,摇出不同的声音(1)大米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大米在露露饮料罐中发出的声音。 大米在纸盒发出的声音。(2)引导幼儿倒出旺仔瓶中的东西,看一看是什么发出了声音,然后换着装进不同饮料瓶中,再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三)幼儿

4、操作,听打击乐器的声音。1. 老师请部分幼儿分别敲打木鱼、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并和老师一起拍节奏。2. 教师播放儿歌,请幼儿用自制的“乐器”合着儿歌的节奏,为儿歌伴奏。活动延伸在区角活动区投放各类活动材料,组织幼儿继续探讨发现。家园共育与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继续发现摇摇声音的方法,把玩的方法画出来,贴在区角墙饰上展示。活动建议1、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发现摇摇是产生声音的方法,过深的道理不必进一步探讨。2、小班孩子刚入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用书,编出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孩子探讨发现。教师教育活动反思第二课方案名称敲敲声音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敲击不同的物体,感知发出的声音不同,初步培养幼儿

5、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了解敲敲声音在生活中的作用。 2、幼儿制作小鼓,并初步学习记录实验过程。3、提高幼儿手、眼、耳机能的协调性,理解运用概念:敲、轻敲、好听等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小鼓、小锣、三角铁、铁叉、木头、小喇叭、悬挂架、不同的碗、玻璃瓶、筷子幼儿用品:气球、鼓形塑料杯,皮筋、小鼓捶活动过程提要本活动分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1、讲故事,了解敲敲声音用处大。2、敲击不同的物体感受不同的声音,并且把它画下来。第二课时:制作一个小鼓第三课时:1、通过用筷子敲击碗,感受相同的物体敲出不同的声音。2、制作音乐瓶,让音乐瓶敲出好听的乐曲 具体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敲敲声音用处大1、结合幼儿用书讲故事,

6、说一说啄木鸟敲敲声音有什么作用?2、说一说敲敲声音还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情?鹅大夫给病人叩诊(图) 铁路巡检工人小猪嘟嘟用小锤敲打火车(有裂缝的声音与正常的声音)3、引导幼儿用幼儿用书中的叩诊,敲有裂纹和完整的三角铁,感受声音的不同。(二)敲出不同的声音1、 教师出示小锤、小鼓和小锣,敲一敲,请幼儿感受声音的不同。提问:敲小鼓和小锣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咚咚咚、当当当)2、 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试一试,发现敲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提问:敲一敲这些物体,听一听他们的声音一样吗?3、请幼儿把敲出来的不同声音,用不同的符号记录不同的声音。按幼儿用书要求做记录。第二课时 做个小鼓咚咚咚 教师出示做小鼓的

7、材料:气球,鼓形塑料杯,皮筋,小鼓锤1、制作步骤:将气球蒙在鼓形塑料杯上,用皮筋绷紧。老师可以适当帮助幼儿。2、指导幼儿敲敲自己做的小鼓。试一试,怎样敲出的声音好听,把实验过程画出来。提示:敲小鼓声音的不同有以下原因:气球绷得松紧;敲鼓的位置不同,(鼓中间或边缘)。第三课时 好听的音乐瓶教师出示各种碗,小鼓锤。(一)敲出不同的声音1、 引导幼儿敲击大小不同的碗,听一听,它们的声音一样吗?(碗发出不同的声音)2、 敲一个碗,听一听它的声音。想一想,怎样让一个碗发出不同的声音?3、 在碗里装多少不一样的水,比一比他们的声音一样吗?(发出的声音不一样)4、 试一试,调整碗中水的多少,试着敲击出好听的

8、声音。(二) 好听的音乐瓶 1、教师出示玻璃瓶,敲击玻璃瓶,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2、怎样让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幼儿猜想,回忆敲碗的活动经验 ,确定敲出不同声音的方法:在7个一样的汽水瓶中,灌入深浅不一样的水,挂在悬挂架上3、请幼儿敲一敲,听听7个瓶子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4、试一试,敲击出好听的歌。活动延伸幼儿在活动室或户外去敲击不同的物品,听辩不同的声音,鼓励幼儿敲出好听的声音,发现生活中的美。家园共育1、与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制作小鼓和会唱歌的汽水瓶,进一步感受敲击出的好听的声音。2、作业: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敲声音的用处,把自己的发现画在幼儿用书下面。活动建议1、 悬挂架上瓶子里的水多少

9、,教师要事先调整好,保证敲出来的是哆来咪发嗦啦西,瓶中可以用彩色的颜料水,增强幼儿的兴趣。2、 提醒幼儿不要用太大的劲去敲击材料,鼓励幼儿敲击出好听的声音。3、 运用故事情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兴趣。教师教育活动反思第三课方案名称会唱歌的琴活动目标1、 幼儿探索能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各种方法,通过制作各种会唱歌的“橡皮筋”琴,进而感知声音的变化。2、 欣赏弦乐表演,感受弦乐器演奏出的美妙声音。3、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录像,内容是弦乐的演奏幼儿用品 :橡皮筋若干,小木架若干,各种大小的纸盒若干材料制作:幼儿搜集各种不同大小的纸盒,在纸盒正中间挖一长方形的洞

10、,约占纸盒长的1|2。活动过程提要本活动分三个步骤完成:(一)欣赏弦乐器表演(二)试一试,让橡皮筋发出声音。(三)制作会唱歌的琴,让橡皮筋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具体活动过程(一) 播放录像,请幼儿欣赏弦乐器的演奏。说一说,都有哪些弦乐器?(琵琶 古筝 提琴 )这些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用弹拉的方法能使乐器发出声音)(二)试一试,让橡皮筋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教师出示橡皮筋,请小朋友试一试,橡皮筋能发出声音吗?1、启发幼儿充分想象,大胆尝试。鼓励幼儿互相交流,探索用多种方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2、说一说,你是怎样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拉长橡皮筋,松开一头,橡皮筋弹回发出声音;左手手指撑开橡皮筋,右手或弹或

11、拉发出声音;咬着皮筋的一头拉开,弹拨或用手指搓发出声音;双手握住皮筋旋转发出声音;双手拉开皮筋,在任何地方摩擦发出声音)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探索描述出来。(二) 小制作,做个皮筋琴橡皮筋能发出声音,我们用橡皮筋来做个橡皮筋琴。、把皮筋套在纸盒上,弹弹皮筋。、 试一试,让皮筋琴发出不同的声音。启发幼儿充分想象,大胆制作,做完后让幼儿试一试玩一玩,看看小琴能不能发出声音。()用小木架支起皮筋。() 用不同高度的木架支起皮筋、 在纸盒上面挖一个洞,再做一个皮筋琴鼓励幼儿相互交流,通过探索,互相学习,调整自己的制作方法,直至成功。说一说,你是怎样制作小琴的,怎样让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的。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的

12、科技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琴发出来的声音更好听。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做个小琴给爸爸妈妈看活动建议1、在幼儿制作小琴的过程中,可能有的幼儿一时成功不了,老师不要急于指导,应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最终使所有的幼儿都能做好。2、如果教师能找来各种弦乐器,请幼儿试着玩玩弹拨乐器。教师教育活动反思第四课方案名称吹出来的声音活动目标1、 幼儿吹各种乐器,初步感知气流柱振动能发出声音这一现象。2、 幼儿制作乐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3、 通过“乐器”合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感活动准备教师准备:管乐器:长笛、竖笛、小喇叭、竹笛、横笛、长笛、哨子、口琴、 葫芦丝、录像带幼儿用品:

13、各种笔帽(如钢笔、彩笔等),饮料瓶、吸管、圆柱形饮料罐,罐壁上有孔材料说明:录像带里有管弦乐的演出片段活动过程提要本活动分两个步骤完成:(一)导入:教师放录像带,欣赏美妙的管弦音乐,认知管弦乐器。(二)吹出不同的声音。 具体活动过程(一)听一听,播放录像带,欣赏管弦音乐。提问:这些好听的音乐是从哪里来的?(二)吹出不同的声音。1、引导幼儿观察管弦乐器,教师引导幼儿认知管弦乐器的概念。并看幼儿用书。提问:教师出示各种管弦乐器,你能让这些乐器也发出声音吗?(1)、启发幼儿大胆发言,说出各种乐器的特点。(圆的、长的、)(2)、让幼儿初步吹一吹,感知气流柱振动能发出声音。提问:为什么吹的时候才有声音呢?(小朋友吹出气流在乐器中发出振动,并从筒中传出来,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教师出示各种饮料罐,笔帽,请幼儿试一试对着瓶口,饮料罐,各种笔帽吹,吹出来的声音一样吗? (再次感知气流柱振动能发出声音这一现象)3、怎样能用这些材料吹出不一样的声音?1、用吸管吹饮料罐,吸管插入罐中的深浅不一样2、吹饮料罐:饮料罐的壁上凿有孔,捂住不同的孔提示:启发幼儿充分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