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63761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安一中高2016级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汪雪 审题人:白喜超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2分,共24小题)1.家族文化的礼俗性是指家族共同体依照世代相传的习俗习惯来维持秩序。礼俗实际上外化了家族共同体的秩序,调节着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关系,家族成员也根据礼俗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见,家族礼俗A. 协调了宗族内部的矛盾B. 有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C. 束缚了宗族成员的个性D. 具备了国家法律的权威【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家族文化的礼俗性是指家族共同体依照世代相传的习俗习惯来维持秩序”可知家族礼俗有利于家族的稳固,从而有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故B正确;A不全面

2、,只体现了家族礼俗协调宗族矛盾,有利于家族的稳固,故A错误;由材料“礼俗实际上外化了家族共同体的秩序,调节着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关系,家族成员也根据礼俗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知家族礼俗规范了家族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并未体现束缚宗族成员的个性,故C错误;家族礼俗不具备国家法律的权威,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家族礼俗文化的作用。家族礼俗作为宗族文化的一部分,缓和了宗族成员内部的矛盾,调节着各个成员的关系,有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2.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强调谏官谏议君主的违误,在决策过程中发表拾遗补阙性质的不同意见,限制君权是其履行职权的主体内容。这表明言谏制度A. 有利于贤明政治的形成B. 实现了对皇权

3、的制衡C. 体现出决策的科学性D. 分化了皇帝的决策权【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言谏制度是为了限制君权,能够防止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独断专行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利于贤明政治的形成,故A正确;言谏制度不能制衡皇权,说法绝对,职能限制,故B错误;言谏制度本身不能做出决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皇帝决策的科学性,故C错误;决策权仍由皇帝掌握,故D错误。【点睛】言谏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企图防止君主独断专行所带来的决策失误而出现的自下而上的匡正补阙制度。言谏制度限制君权,使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带有一种明显的开明特色,对于维护政权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贤明政治的形成。3.唐后期,

4、南方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北方,有些水利工程的规模也很大,如练塘、孟渎、仲夏堰等都能灌溉成千上万顷田地以至几个县。而且南方各地开垦了许多湖田、渚田、山田,这使水域、山区的土地也得到利用。这表明A. 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 南方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C. 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 人口增加使人地矛盾尖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两宋之际,故A项错误;材料中“湖田、渚田、山田”等都带有很强的季节性,且引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唐后期,南方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北方,有些水利工程的规模也很大山区的土地也得到利用”,可知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C项正

5、确;材料中未提及人地矛盾问题,故D项错误。4.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在A. 社会史观下人民生活更加丰富B. 近代化史观下中国社会日益进步C. 整体史观下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 文明史观下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等反映了社会史观视角下的物质生活

6、,故A项正确;近代史是从现代化角度出发,故B错误;整体史观是从全球视角出发,故C错误;文明史观是文明角度,故D项错误。点睛:最近几年高考备考复习时盛行新的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所谓文明史观,就是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涉及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球史观亦称整体史观则认为: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去考察历史,即“全球史观是历史时代的产物”;而现代化史观也称近代化,它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科学化;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5.随着希腊民主制度的瓦解,社

7、会危机骤起,“立贤者为王”的寡头制度代替了被人们唾弃的、虚假的民主制度,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了苏格拉底这样划时代的人物。由此看来,这种变化是希腊A. 民主制度瓦解的结果B. 社会矛盾缓解的结果C. 社会制度变化的结果D. 寡头制度建立的产物【答案】C【解析】【详解】民主制度瓦解只是确立寡头制度产生划时代人物的一个的前提而非结果,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矛盾的激化,排除B;“寡头制度”是产生划时代人物的一个条件而非结果,排除D;希腊的民主是“小国寡民”的民主,这种民主存在缺陷,压制了人才,所以由民主政治到“寡头制度”的变化给苏格拉底这样划时代的任务提供了诞生的土壤,故选C。6.17世纪下半期,因

8、为茶叶价格的昂贵以及输入英国的茶叶数量小等因素,饮茶在英国并不流行,茶只是英国上层社会追逐的时尚品。到18世纪上半期,饮茶在英国仍不甚流行。但到18世纪中后期饮茶开始在英国盛行,饮茶风俗遍及城乡各个阶层。突出表现为茶叶进口量的大增,茶叶走私的活跃和当地茶具制造业的兴起等。这些变化表明A. 世界市场逐步形成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D. 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17纪下半期饮茶在英国并不流行,”“18世纪中后期饮茶开始在英国盛行,饮茶风俗遍及城乡各个阶层”,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故选A;材料没有提到中国的自然经济的信息,排

9、除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与国际劳工格局不符合,排除D。7.“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A. 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 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 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 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经过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排除A;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是要适应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排除B;到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最终取得世界殖民霸权,

10、排除C;由材料“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反映欧洲商业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选D。8.全球通史中提到:“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例如英国,到1914年,已在国外投资了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那时,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450亿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一直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国内工业发展,但也在海外投资了220亿至250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因而,到1914年,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材料表明A. 西方列强的侵略方

11、式发生重大转变B. 工业革命加速资本原始积累C. 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D. 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的重大转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这表明西方国家对外侵略,逐渐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表明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A项正确;此时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不是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项错误;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排除C;材料未体现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D项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9.1951年议会选举,保守党战胜工党

12、,其领袖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任命;因身体原因,1955年4月5日下午4点半,他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6日下午,丘吉尔迁出了唐宁街。这表明A. 成为保守党领袖才能任首相B. 首相任免要依法履行程序C. 新首相需要对英国国王负责D. 国王有任免首相的决定权【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中丘吉尔担任、辞职首相时都有一定的程序经过女王,故B正确;英国首相是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而不是保守党领袖,故A错误;英国首相名义上对英国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故C错误;首相的任免决定权在议会,而不是国王,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首相(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

13、责,其实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10.“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上述材料A. 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B.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 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D. 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知无产阶级的历史使

14、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集中一切生产工具,增加生产力总量,故B正确;材料与无产阶级革命产生的背景无关,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批判当时的假社会主义,故C错误;材料未说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故D错误。11.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A. 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B. 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C. 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D. 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质还缺乏认识,甚至还抱有幻想,缺乏应有的警惕,排除

15、A;由材料“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可看出,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这都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B;材料中太平天国没有把斗争矛头指向列强,排除C;结合所学,太平天国尚无成熟的外交政策,排除D。12.有学者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支持该观点的最有力证据是A.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B. “台湾一省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两个月内交接清楚。”C.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D.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课本知识可知,C项是马关条约关于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规定,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与以往两次鸦片战争要求商品输出相比,标志列强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C正确;A项是马关条约关于赔款的规定,但是赔款的要求在此前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都有涉及,因此不能说明列强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A错误;B项是马关条约关于日本割占台湾的规定,割地属于政治侵略,破坏领土完整,与题干中“经济侵略”不符,故B错误;D项是马关条约关于日本要求增开通商口岸,但是开放通商口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