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3635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泉州市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泉州市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泉州市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泉州市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市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泉州市2012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 文本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做选做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总角之宴, 。(诗经氓) (2)州司临门, 。(李密陈情表) (3) ,依依墟里

2、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越明年,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曹野人先生传清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其号也。远祖官益阳,占籍焉。曾祖某,迁龙阳之鹿溪,遂为龙阳人。五世祖某,尝为明显宦,多藏书。先生诵其清芬,记睹淹博。性敏慧,下笔成文。 蔡忠烈公为长沙推官,见其制艺,以为古岸奇特。入益阳县学,甫冠,即食廪饩。席先业,资甚丰,一旦叹曰:“士君子立身何等,乃驰逐于富贵之场而已乎?”遂弃家资,薄举子业,辟

3、地读书,殚心濂、洛,作乐饥之文以自勉。乐饥者,非以饥为乐也,乐其所乐,虽饥而乐自在也。其文云云,大抵皆言刻苦自修,淡名利,寡嗜欲,以蕲及于“乐天知命”者之所为。又好读仙佛家书,久之,自谓有得。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乡里目为异人。然志在用世,言事深中时弊,上邑令张际熙书数千言,穷治乱之原,具忠爱之志,蔡忠烈尤重之。谓其理论至是,欲为下拜。盖生平知己,忠烈一人而已。 事亲孝,以天下大乱,患无以全其母,每囊沙于足而行,人或以为狂。崇祯癸未,流贼张献忠至,负母急走二百里外,得免。色养慎终。后自髡其顶。初先生美风度。无须,遇髯道人,脱其须赠之,遂美髯焉。顺治甲申仲春卒。 山东人许尚忠者,好道,与友隐居

4、鲁山之丹霞洞。以是年遇髯僧,奇其语,师事之。僧深穆寡言,问姓氏里居,不答。居三年始去。以所说经为一书,授尚忠,曰通源集,复留一偈,署“楚益阳曹氏行尸”。康熙甲辰,尚忠官常德,以丈量役至鹿溪,宿曹氏。初不知即先生家,见案头有稿本,署“曹宗先野人著”,与通源集无异也。大惊,讯之,始知所师事者,即先生化身矣。 (节选自虞初近志) 注制艺:指八股文。廪饩:公家按月供给的粮食等生活物资。濂、洛:北宋理学的两个学派。“濂”指濂溪周敦颐;“洛”指洛阳程颢、程颐。蕲:祈求。髡:剃去头发。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远祖官益阳 官:为官 B甫冠,即食廪饩 甫:始,才 C穷治乱之原 治

5、:治理 D大惊,讯之 讯:询问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曹野人是“异人”的一项是 (3分) 尝为明显宦,多藏书 遂弃家资,薄举子业 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u 然志在用世,言事深中时弊 每囊沙于足而行 与友隐居鲁山之丹霞洞 A B C D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野人出身官宦人家,从小就广泛阅读,加上他天资聪敏,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B蔡忠烈欣赏曹野人八股文的古朴不俗,对他写给张际熙的意见书更是赞赏有加。 C曹野人空有一身才能,却无法实现其远大抱负,失望之余便转而迷上仙佛之道。 D文章简洁有力,如对曹野人的语言描写,用语不多便勾画出其淡薄名利的形象。5把文中画横线

6、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负母急走二百里外,得免。(2分) 译文: (2)以是年遇髯僧,奇其语,师事之。(4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寄洪与权王 令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踪。 注洪与权:作者的朋友。 (1)首联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男儿”形象?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本诗寄赠友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志?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

7、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赤壁大战之前,庞统提出给曹操献“连环计”的主张,周瑜十分赞同。后来,周瑜利用蒋干再次来江东打探消息的机会,设计让蒋干带走庞统,曹操最后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三国演义) B贾雨村偶遇冷子兴,告诉冷子兴一件趣事:贾宝玉一挨打,便会“姐姐”“妹妹”乱叫起来,并说叫“姐姐”“妹妹”可以解疼。为此,贾雨村断言贾宝玉“将来酒色之徒耳”。(红楼梦) C由于杜竹斋临阵倒戈,吴荪甫在公债市场上一败涂地。深感众叛亲离的吴荪甫一声狞笑,一手拉开书桌的抽屉,抓出一把手枪来,把枪口对准自己的胸口,但最终没有开枪。(子夜) D葛朗台太太是一个有钱木板商的女儿,她虽然给葛朗台带来了

8、巨额的陪嫁和所继承的丰厚遗产,但对丈夫却十分顺从。临终前,她给女儿留下了“幸福只有在天上”的遗言。(欧也妮葛朗台) E当聂赫留朵夫来到监狱医院,准备把上诉获胜的消息告诉玛丝洛娃时,医院看门人告诉他,玛丝洛娃因勾搭医士,已被赶回狱中。聂赫留朵夫并不相信玛丝洛娃会干这种事。(复活)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的笼!”觉慧依旧在屋子里踱着。“我要出去,我一定要出去,看他们把我怎样!”他说着,就往外面走。 觉慧为什么被囚禁在家里?他最终离家出走到了哪里?对于觉慧的离家出走,觉新的前后态度是什么? (2)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

9、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犯人终于给绑在一辆车子后面带来了。当他给拖到刑台顶上的时候,当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爆发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 伽西莫多为什么成为犯人?面对伽西莫多求救的眼光,路过刑场的克洛德是如何对待他的?当爱斯梅拉达被绞死时,伽西莫多又是如何对待克洛德的? 第( )题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10、,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 注由:仲由,字子路。求:冉求,字子有。赤:公西赤,字子华。兼人:指勇气有两个人的大。财:同“材”。私淑艾:靠学问品德使人私下受到教诲。 (1)请用以上选段的词语填空。(2分) 选段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为五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自主探究的一种是“ ”;选段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属于孟子所说的“ ”。 (2)以上两个选段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原则?请结合选段简要说明。(4分) 答: 三、

11、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文化“拼爹”与“啃老”陈鲁民 文化“拼爹”,即与别的民族比传统文化、比文化遗产。世界上能拼过我们的不多,回首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文学,还有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都是我们文化“拼爹”的雄厚资本,足以傲视天下。如果把这些东西通过现代文化手段艺术地表现出来,不仅能教化国人,增强历史自豪感,而且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输出文化和价值观,亦大有裨益。 遗憾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优秀的人和事我们还没有写出来,或没写好,就好比是捧着金碗吃不饱。如今的历史题材影视

12、剧、小说,数量尽管很多,但多是粗制滥造之作,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敢恭维,因而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很少。 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文化“拼爹”固然可以使我们得天独厚,但也可能使我们产生文化惰性,躺在“爹”的安乐椅上不求进取,最后变成了文化“啃老”,即只靠稀释、重拍、戏说、改写或颠覆前人的经典过日子。 文化“啃老”,一是啃古代经典,如影视剧啃红楼梦、啃三国演义;二是啃当代经典,如把那些曾经反响不错的电影改编成电视剧,譬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把多年前拍过的电视剧重拍拉长,如玉观音,还有金庸的武打剧、琼瑶的言情戏等。体现在书籍出版上,则是无休止地推出那些“我注六经”类的戏说、解释、阐发、歪曲经典的通俗读物。还有一种文化“啃老”,是争夺真真假假的古人遗址来吸引大众注意力,猎取经济利益。凡此种种,对传统文化盲目依赖,对当下文化极端不自信,都没有表现出当今中国文化应有的创造力,而陷入了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泥潭。u 文化上“有爹可拼”、“有老可啃”,无疑是幸运的,但也可能会变成包袱,使我们的创新能力严重萎缩;而反观历史不长的美国人,因“无爹可拼”,“无老可啃”,只好拼创新,拼创意,拼匠心独具,“他山之爹,可以攻玉”,他们利用中国故事拍成电影花木兰占领中国市场,利用埃及故事拍成埃及艳后占领埃及市场,利用古罗马故事拍成角斗士占领欧洲市场 文化“拼爹”与“啃老”,从性质上来说无所谓好坏,关键是一定要注入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