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2年中招临考猜题历史试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3601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2年中招临考猜题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2年中招临考猜题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2年中招临考猜题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2年中招临考猜题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2年中招临考猜题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2年中招临考猜题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2年中招临考猜题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思网校 2012年河南中招临考猜题试卷历史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开卷考试。考生应独立答题,答题时可查阅参考资料。题号1202122232425总分分数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得分评卷人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1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二种”指【 】A指南

2、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2以下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块浮雕,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虎门销烟 D. 八国联军侵华3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也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的代表人物中,先后顺序是 【 】 魏源 康有为 李大钊A. B. C. D.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创举中也铸就了伟大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品格。能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的是 【 】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创建 “一五”计划 “大跃进”和人民公

3、社化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A. B. C. D. 5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是成功的例子,请问这些改革的共同点 【 】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适当照顾人民的利益赢得人民的支持 不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只是闭门造车A B C D6口号在战争时期动员民众参加革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打倒列强,除军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A. B. C. D. 7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指出目前

4、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A高度自治,“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建立爱国统一战线8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参与了哪些重大国际活动 【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加入北约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加入WTO 成为欧盟成员国A. B. C. D.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02012年是土地改革完成6

5、0周年,如下表所示:19491952年粮食增长情况,可得出的结论是 【 】1949年1951年1952年100(基数)100(1+28%)100(1+40%)土改解放农村生产力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加速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土改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A. B. C. D. 11近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历史事件有 【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的完成中A B C D12右图是我国国产时速350公里的和谐高速列车,火车的飞速发展应该是它的发明者最想看到的,如果能穿越,你应把这个消息告诉谁 ( ) A瓦特 B卡尔本茨 C莱特兄弟 D史蒂芬孙 13以下这两个文

6、艺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核心思想 ( ) A宗教神圣 B人文主义 C君权神授 D自由平等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变化如下:朝鲜战争(参与)、第四次中东战争(不支持甚至批评)、伊拉克战争(明确反对),出现这样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的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为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15宗教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宗教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以下三幅图片体现宗教教义中的共性是 ( ) 中国图一 佛祖 图二 十字架上的耶稣 图三

7、清真寺A教人们忍耐顺从,刻苦修行 B否定特权地位,同时也否认众生平等C都发源于文明发达地区 D都在深刻的社会背景下产生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科技成果出现的顺序是 ( ) A. B. C. D. 17二战期间,美日两国之间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为此美国还拍了一部电影珍珠港,其影片反映的场景是 (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诺曼底登陆 D日本无条件投降18在上个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国家无论胜败,经济都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使国力受损;随着欧共体的崛起,欧洲国家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得到了共同发展,这些情况能说明 ( )A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B欧洲各国关系缓和 C欧洲各

8、国争斗由来已久 D欧洲国家实力雄厚19每个国家的国旗都有它的寓意,法国的三色旗中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和博爱,此寓意出自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202010年8月2日,浙江吉利完成了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份收购,这表明( )A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赶超美国 B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 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得分评卷人21(8分)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放映,又勾起国人对近代百年屈辱历史的回忆,如图所示:第一组:两次战争 图一 黄海海战 图二 百团大战第二组:两种结果 图三 中

9、日签订马关条约 图四 中国战区代表接受冈村宁次签字的投降书第三组:两类态度图六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时任首相福田康夫在东京早稻田大学参加2008年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 图五 2007年8月1日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请回答:(1)第一组图片中的两次战役分别发生在哪两次侵华战争中?(2分)(2)从第二组图片反映的两个事件可以看出得到了什么不同的结果?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3)第三组图中日本政要小泉纯一郎的做法和福田康夫的做法形成强烈对比,说明了什么?(2分)(4)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请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句寄语。(1分)22(6分)维护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说中指出:“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要解决的两大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2)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纪念日。10年前,澳门问题的解决得益于中国政府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1分)(3)中国人相信: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邓小平和林肯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取得了怎样的相同结果?由此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