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2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无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36018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2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2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2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2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2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2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2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无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冀州市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把每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位置上。3不准使用铅笔、刮纸刀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曹 晖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

2、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

3、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

4、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

5、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

6、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1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

7、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审美的震撼的同时必定会忽视作品所蕴涵的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

8、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化。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正是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D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太祖,讳

9、元璋,字国瑞,先世家沛。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闰三月朔入濠见子兴。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秋九月,元兵复徐州,彭大、赵均用奔濠,德崖等纳之。子兴礼大而易均用,均用怨之。德崖遂与谋,伺子兴出,执而械诸孙氏,将杀之。太祖方在淮北,闻难驰至,诉于彭大

10、。大怒,呼兵以行,太祖亦甲而拥盾,发屋出子兴,破械,使人负以归,遂免。十三年春,贾鲁死,围解。太祖收里中兵,得七百人。子兴喜,署为镇抚。时彭、赵所部暴横,子兴弱,太祖度无足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计降驴牌寨民兵三千,与俱东。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其卒二万。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是年,张士诚据高邮,自称诚王。十四年冬十月,元丞相脱脱大败士诚于高邮,分兵围六合。太祖曰:“六合破,滁且不免。”与耿再成军瓦梁垒,救之。力战,卫老弱还滁。元兵寻大至,攻滁,太祖设伏诱败之。然度元兵势盛且再至,乃还所获马,遣父老具牛酒谢元将曰:“守城备他盗耳,奈

11、何舍巨寇戮良民?”元兵引去,城赖以完。脱脱既破士诚,军声大振,会中谗,遽解兵柄,江淮乱益炽。十五年春正月,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祐等拔和州,檄太祖总其军。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工竣,诸将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曰:“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惶恐谢。元兵十万攻和,太祖率众破之,元兵皆走渡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其季也 季:弟兄间排行最小的。B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 克:完成。C子兴喜,署为镇抚 署:委任。D比视事,剖决

12、如流 视事:治事,任职。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太祖能审时度势的一组是: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得毋当举大事乎?闻难驰至,诉于彭大 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 太祖故后至,就左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在少年时期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不幸。自然灾害的考验,亲人的相继辞世的打击,使得他无依无靠,生活无着,只得出家为僧。B至正十二年秋天,彭大、赵均用投奔濠州,郭子兴认为赵均用容易对付而惹恼了赵均用,差点招致杀身之祸,幸亏太祖带兵前去救了他。C在张士城高邮称王之时,太祖计降驴牌寨、夜袭张知院、俱攻滁州城,这些都是他在准

13、确分析彭、赵以及郭的形势以后做出的一系列大事,D太祖高瞻远瞩,深知六合对于滁州的重要性,在一战而败元军的情况下,能头脑清醒地认识到将来形势的发展,另用他策巧妙的保全了滁州。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1)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4分)(2)遣父老具牛酒谢元将曰:“守城备他盗耳,奈何舍巨寇戮良民?”(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湖上晚归蒋士铨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8、“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5分)9、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4、(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题1分)10(1)制芰荷以为衣兮,_。 (屈原离骚)(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 (李煜相见欢)(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5)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6) 浩荡离愁白日斜, 。 (龚自珍己亥杂诗)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第(1)个多项选择题写在答题卷上。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

15、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胖子和瘦子俄契诃夫 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高身量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 ”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 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两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讶。 “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