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职生语文期中考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3598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职生语文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中职生语文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中职生语文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中职生语文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中职生语文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职生语文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职生语文期中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 级姓 名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适用班级:财会二年一班、二班、学前二年一班、汽电二年)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荷花 荷包 负荷 荷枪实弹 肩负重荷B.应战 应付 应酬 应接不暇 应声而至C.掸子 禅让 蝉联 殚精竭虑 肆无忌惮D.褐色 竭力 石碣 浪遏飞舟 齐声喝彩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流岚 稠密 不知所错 不辞而别 B.巡逻 娇憨 小心翼翼 荡气回常C.虹霓 霹雳 金戈铁马 意味深长D.峥嵘 憔悴 恍然大悟 切切私语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关联词

2、,恰当的一组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时的结果。 两手都硬起来, 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硬, 可能有一时的效果, 最终两个文明建设都上不去。A、因为 所以 尽管 可B、只要 就即 使反 而C、只有 才 虽然 但D、既然 就 也 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阅读反映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的文章,要感受科学精神,把握科学科学方法为目的,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思路。.不仅中国现代小说吸引了西方小说的创作经验,还继承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优秀传统,富于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亏得那位王维克老师,在我身体好些后,还是让我参加工作,让我在那个补习班

3、教了一个月的书。.我们下个月任务还是很严峻的,尽管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大会批判了这种错误观点。.经过努力,李凯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A. B. C、 D.5、对下列各句使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B、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C、八国联军屠戮妇婴的伟绩,不幸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D、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世界。(拟人)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

4、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灰飞烟灭。D.鲁迅先生的很多杂文都是短小精悍,内容深刻,极富感染力和战斗力。7、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全是褒义的一组是( )。众口铄金草菅人命言简意赅再接再厉刚愎自用如火如茶不屑一顾如法炮制心怀叵测栩栩如生A、 B、 C、 D、8、下面句子的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现在深深明白了如今参军是为谁扛枪?为谁打仗?B、肯定什么,奋斗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都要通过文中对具体材料的描述和议论传达给作者。

5、C、老师勉励我说:“你要学习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应该给你的朋友写封信,”他说,“说你把项链的搭钩弄坏了,正在修理。这样,我们才有周转的时间。”9、如果同学把你刚买的新书借去,归还时却弄的又破又脏,可他连声对不起也没说。对此,你较好的表达方式是( ) A、你说:“你就像一只耗子,两天就啃破一本书。” B、你说:“多可惜呀,前天还是好好的书,今天怎变成了这模样了。” C、你说:“你把书弄成这样,别想以后我再借书给你了。” D、你说:“这本书我不要了,我再去买本新的。” 10、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做窠(鸟兽的巢

6、穴) 萦绕(缠绕) 受宠若惊(宠爱)B.剑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稠密(多而密)左顾右盼(看)C.笑靥(面颊上的酒窝) 绽放(裂开) 奄奄一息(呼吸微弱的样子)D.懊丧(因事情不如意而烦恼) 殷红(鲜艳)心悦诚服(愉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 )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 )。12.荷花淀的作者是现代小说家( ),他的小说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描写细腻,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有( )之称。13.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女主人公是( )。14.。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开端、( )( )( )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有序幕和尾声。15

7、.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和( )。三阅读题。(共30分)(一)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16.下列选项中对本段文字中心句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8、)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17.下列对第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夸张 B.比喻 C.拟人 D.反语18.下列选项中对“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中的“捧”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诚惶诚恐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媚外的奴颜。B.庄重虔诚的神态,表现“大师”们的骄傲和自豪。C.郑重恭敬的神态,表现“大师”们良好的修养。D.小心翼翼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对国画的珍惜。19.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 )(2分)A.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B.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

9、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C.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D.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20本段文字节选自( ),作者是( ),他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 )家( )家和( )家.(每空1分共4分)。21.20世纪30年代,我国文化界在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和古代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思想十分混乱。针对这种情况,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 )的主张。本文除了采用( )论证之外,( )是论证的又一特点。(二)父亲肩上的书 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60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

10、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学到滇东南就读。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很多年的话:“(a)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去?”他就抬高本来就很宏亮的声音:“秀

11、才搬家尽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父亲回应。 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便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

12、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的身子,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b)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c)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22、对文中加线句子(a)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做人不能虚浮,要脚踏实地,多做实事。 B. 做人要有良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去报效家乡父老。 C. 做人不

13、能随波逐流,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作敢为。 D 人要图实惠,不虚荣,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23、对文中加线句子(b)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星星”是实写,在夜里,行人往往要借助星光走路。 B. “星星”是虚写;全句表现“我”感受到了父亲所给予我的激励。 C. “星星”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指“我”在父亲激励下,借星光走路。 D. “像”是比喻词,表明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我”是本体,“星星”是喻体。 24、对文中加线句子(c)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这是个比喻句,“春风”比喻书,“种子”比喻渴求知识的心田。 B. 这是个比喻句,用父亲挑书来比喻春风哺育种子。 C. 这是个比喻句

14、,“春风”比喻父亲挑过的书,“种子”比喻“我”。 D. 这句话表明,在人生之路上,“我”要像春风一样跟父亲学习。 25、对文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概括分析最准确一项是( )(3分) A. 一位慈爱、勤劳,虽有点固执但善于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农民。 B. 一位勤劳、善良,对生活有独特看法的农民。 C. 一位慈爱、勤劳,遇事比较固执的农民。 D. 一位勤劳、善良,没有远见但非常实在的农民。 26、对选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 全文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第段有插叙。 B. 文章在刻画父亲时运用了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 C. 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D. 文章首尾呼应,详略得当;详写父亲挑书出发,略写挑书路上。 五、作文(共40分) 在意大利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山洞,里面有一池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 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唉!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