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苏教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34563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苏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卷共3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触摸汉字】(10分) 1根据拼音提示,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下边句中的横线上。(2分) 她优美的舞蹈仿佛让我们看到树枝上累累的果实,呈现出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xn 。 好的篆刻,其图案设计和雕lu 琢磨功夫必须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2下边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世博会之后,以松、竹、梅为主题的名信片一时间风靡校园。 改 3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一则财富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请你分别说说两个加点“理”字的不同含义。(2分) 你不理 财,财不理 你。 4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联字组词的方式,对下边句子中加点的“清”字至少

2、做出三种以上的解释。(2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鲁迅喝茶) 5请在下边的方框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 世外桃 意思: 桃结义 意思: 6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曾产生了许多的书法流派。最受人们喜爱的有颜体、欧体、柳体、赵体等,你能写出其中一位书法大家的姓名吗?(1分) 【轻松阅读】(60分) 一、观山水之美景(16分) 甲文 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

3、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日方下舂,竟止坞中曹家店。 注解:逾:跳过,越过。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舂”通“冲”,下坠。 乙文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如盖( ),如龙蛇( )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

4、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故云甲庐山者。 注解: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戛(ji):摩,摩娑。 7“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的同类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比对,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 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2分) 与甲文近似的课文 与乙 文近似的课文 8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2分)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9分别解释甲 乙两文中加点的“溯”、“蹊”、“及”、“旦”的意思。(4分) 溯: 蹊: 及

5、: 旦: 10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2分) 11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2分) 12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2分) 13翻译下边的句子。(2分)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二 、品龙井之香醇(10分) 龙井问茶 钱汉东 杭州西湖是最令人向往的,它的美妙,不仅在于湖光山色, 还在于湖边、山里的那些清静的喝茶处。龙井是茶客必到之地。 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十余年前的那个时节,我邀三五知己结伴

6、前去龙井。一路的好山好水,一路的桃红柳绿,让人陶醉。到九溪十八涧,我们准备品茗聊天,小憩片刻。这时来了一位老妪,说是龙井村人,欲搭我们的车回去。龙井正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老妪坐在前面带路,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缓缓前行。车窗外,高低茶树,相连成趣;山影斑斓,泉水叮当。山腰间还有不少村妇在采茶。到底是龙井人,老妪三句话不离龙井茶,从老妪的话中,我们知道龙井茶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 到了龙井,我们跟随好客的老妪走进她那黛瓦粉墙的老屋。她的媳妇正在门前用电锅炒茶。坐在老屋客堂里的竹椅上,我们目睹那满满一锅碧绿的茶树叶子慢慢卷起,干瘪,随之,阵阵赏心悦目的清

7、香四处飘逸。老妪热情地为我们沏上刚出锅的龙井茶,茶水清澈,色泽嫩黄。在我的印象中,绿茶泡出的颜色应该是黄中带绿的,怎么这龙井茶是嫩黄色的呢?于是向老妪请教。老妪拿出几种茶叶让我们识别,她说最好的茶叶绿中显黄,似翠非翠,扁平挺秀,光滑匀齐。这种茶叶在二月份后就开始采摘,第一道茶味道最好,通常被定为特级茶。清明前龙井茶叶都是嫩芽做的,一叶一芽,泡在杯中,均匀成朵,茶水自然是嫩黄色的了。清明后叶子长大了,绿色素增加,泡出的茶水就有点发绿了。说话间,我们轻轻举杯,喝上一口,细细品味,果然不凡。那茶,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 我想买点龙井回去,让父亲品尝,于是与老妪讨价还价。物以稀为贵,

8、最后以600元一斤成交。带回家后,父亲责备太贵了。如今父亲离我们远去已十年了,但他老人家品茗时怡然自得的神情,依然漫溢在我脑中,那么清晰、那么美妙。 酽酽之茶真是神奇之物,初饮略带几分苦涩,细品却甘美无比。人生道理莫不如此:试想 。 茶水清香娴雅,它能陶冶性情,明净心智,让人乐以忘忧。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让龙井茶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也让文人雅士格外偏爱它。 14细读全文,将下边的记叙要素填充完整。(2分) 时 间地 点人 物事 件 杭州西湖龙井村我,老妪 15从外形上看,龙井特级茶有什么特点?(2分) 16文段中与题目“龙井问茶”的“问”相照应的一句话是: 。 (2分) 17. 从茶水颜色看,该

9、怎么区分清明前和清明后的龙井茶?(2分) 18品读第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说说饮茶带给你的人生启迪(2分) 三、赏白瓷之雅趣(9分) 德化白瓷 马未都 偏安一隅的福建德化,地理位置优越,离港口近,便于海运,瓷器交易非常频繁。1998年东南亚出水的黑石号唐代沉船,60000件文物中就有3000多件德化白瓷,品质高贵,器型丰富,其中的经典作品反映了唐代白瓷的最高成就。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泉州港临近的德化,制瓷多且美。大批商贾云集,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盛况难以想象。由于马可波罗带回了德化白瓷,加之他的拼命宣传,于是,意大利等学者将德化白瓷戏称为“马可波罗瓷”。 德化白瓷与众不同,先是透

10、光性极好,为群瓷之冠,其次可塑性极强,无一不能塑造。见过明朝德化观音的人无不为之惊呼。以陶瓷之脆性,表现衣褶之柔软;以陶瓷之生冷,表现肌肤之温润。竟栩栩如生,恰到好处。德化白瓷堪称一绝,前后无人能与之比肩。 德化白瓷由于特性十足,名称也千奇百怪。 象牙白,1610年出版的葡萄牙国王记述载,德化白瓷乃瓷器之上品,与其他东方名瓷迥然不同,质滑腻,色乳白,宛如象牙。估计象牙白之美名就是这样流传开来的。明德化白瓷确实呈现象牙白,白中略闪黄,正因为如此,生机无限。而清乾隆以后的德化白瓷,白中略闪青,失之象牙之质感,甚是可惜。 猪油白,显然为当地人所称谓。新疆人称和田白玉为羊脂玉,地域文化使然。古人食用动

11、物油由来已久,凝固的上等猪油确实让人垂涎。文化之高雅低俗其实多在表述,象牙白就比猪油白高雅,所以猪油白都在商人中传递,难上典籍文献。 中国白,此名大气明确,其实国际上称德化白瓷为中国白不过百年之内的事。西方人对这一特殊白瓷,给予很高评价,把“中国”赋予白瓷之上,足见西方人的重视。 德化白瓷对西方人产生过巨大影响,17-18世纪,至少有几千万件德化白瓷运往欧洲各国,至今还随处可见之踪迹。德化白瓷的特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要求,而且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各显神通之日,正是中国陶瓷感动世界之时。 19结合和段的相关内容,说说德化白瓷到底有哪些特点?(3分) 20结合第段内容理解,明德化白瓷与

12、清乾隆以后的德化白瓷有什么不同?(2分) 21请你说说看,从称谓上来讲,为什么“象牙白就比猪油白高雅”?(2分) 22根据你对瓷器的了解,在第段的方框里填充两个最恰当的词。(2分) 四、仰大师之风范(12分) 齐白石的人格 松涛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 而且人格也别具魅力,其傲,其痴,其谦,堪称三绝。 齐白石傲,傲如古松。 在近代,画而优则仕的人屡见不鲜。但先生傲骨一身,耻于 从俗。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儆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 先生出身农家,早年靠做木工维持生计,所以常遭人轻视。34岁那年作客胡沁园家中,胡家有位门客丁拔贡擅长治印,先生求

13、他赐印一枚,丁拔贡因瞧不起这个出身寒微的画匠而婉言拒绝,先生遂傲然不复再求,回家买了印泥,又拣回石头一担,照着一本借来的二金碟堂印谱,磨了刻,刻了磨,弄得房间里石浆满地,无处落足。先生也许没想到,自己这一傲, 竟傲出了个治印高手。 齐白石痴,痴如顽石。 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忽然停箸,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见状惊问何故,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蟹腿指给夫人看, 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 夫人素知他痴,也懒得去数落,罚他吃一只螃蟹了事。 先生让弟子侍画于侧,常出其不意地考问:“虾背从第几节弯起”,“螳螂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牡丹的花蕊和菊花的花蕊有什么区别”等诸如此类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