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学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2691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县高中2013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21)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同步学案(人教版必修3)课标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解放的作用。难点新文化运动的社会教育意义。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问题思考】 1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2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新”? 3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何特点? 探究一 新文

2、化运动 1问题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2问题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含义? 3问题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运动过程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斗争矛头指向孔子,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问题 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探究二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

3、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2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典型例题 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展览: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如:“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孔子改制考);“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其中两个主张的实质和作用。(如选择三个

4、以上主张做答,只判前两个。)思维流程 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五步解答法(1)读。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一般采取读两遍的方法。第一遍通读材料,粗知要略,理解立意主题。第二遍根据问题再回头读材料。(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3)想。根据题目要求,不仅要回想教材内容,更要领会命题立意,即试题立意思想观点。(4)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5)查。认真检查,看观点是否正确,论点与材料是否一致。论证是否充分,要点是否齐全,力争将过失性失分降到最低程度。一、选择题1“(尊重孔教)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

5、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为达到“巩固共和”的目的,他们掀起了( )A维新变法运动 B君主立宪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中新社北京2009年4月22日电,依托北大红楼建立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在红楼修缮结束后重新于22日开放。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北京大学红楼为基址,主要是考虑到( )A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B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C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全部是北京大学的教授 D青年杂志创刊于北京大学3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

6、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4用白话文写的痛斥一切所谓的“仁义道德”,呼吁人们推翻“人吃人”的制度的文章是( ) A狂人日记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文学革命论 D文学改良刍议5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C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6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

7、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7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15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81919年底,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同李大钊等人进行密切的联系,同时更广泛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后来他回忆说:“在我第二次游北京期间,我读了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书。我热情地搜寻了一切那时能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文献,这些文献

8、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完全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这段文字表明毛泽东( )A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 B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引导李大钊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化 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两位先生”具体指的是什么? (2)这“两位先生”的提出在当时有何深远的历史意义? (3)中国的“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问题思考1(1)实质:推动新思想在北大的传播,让资产阶级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9、。(2)原因:蔡元培的办学方针使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到北京,新青年迁到北京,使其面貌焕然一新。2(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2)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3)新思想: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5)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3(1)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3)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4)五四运动后宣

10、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探究一1不同意。新文化运动不是倡导者观念的产物,而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辛亥革命后中国内忧外患,外有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内有军阀专制统治,中国人民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强烈要求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而此时的袁世凯正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为其称帝做舆论准备。所以,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思想运动必将应运而生。2(1)民主:新文化人士提倡的民主思想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11、。(2)科学: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3(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形成独尊地位,宋明时期,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新儒学”进一步发展。由于它适应了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的需要,鼓吹尊孔复古,一时间,尊孔读经逆流甚嚣尘上。(3)当时的中国,要实现民主自由,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就必须在思想

12、文化领域清除封建势力。“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打倒封建文化,瓦解封建统治的根基。4进步性:(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2)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清算旧文化的革命。新文化运动反对文言文,以采用

13、白话文为重点,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使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3)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反对迷信与蒙昧,倡导科学思想、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使科学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局限性:(1)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探究二1(1)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

14、治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以及工人运动的深入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2)从客观上说,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3)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2(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新文化阵营分化,并引发“问题”与“主义”之争。(2)它的传播使更多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共成立提供了重要的干部队伍。(3)传播提高了中国工人的政治觉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解题方法探究典型例题主张实质作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御敌强国开阔国人视野,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道路在保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利用西方科技自强求富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后来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推进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变法图存突破洋务派主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改良道路行不通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