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一案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26603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5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一案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一案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一案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一案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一案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一案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一案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邯郸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其英文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框内。每题2分,共50分。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A中国大门被打开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出现了租界 D香港岛被割占2、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错误的是184019121919192719371949ACEDBF AA到F是中国近代史时期 BB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 C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DD到E是土地革命时期3、从“圆明园2010年罹难150周年纪念启动仪式”上获悉,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清华大学,将对园内的石

2、刻文物进行大规模的保护,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文物的摧残者是A英美联军 B八国联军 C德日联军 D英法联军4、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A率三路大军入疆,击败阿古柏侵略军 B出使俄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C出兵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主张加强海防,放缓西北塞防5、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6、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

3、观点的是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7、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C汉阳铁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8、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9、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10、胡

4、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D社会主义时代11、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主要口号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它的目的是为了根本改造国民性A B C D12、“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3、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学校是A京师同立馆 B马尾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14、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人民的深刻

5、教训,不包括A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C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D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15、右图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16、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A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中国工农革命军17、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18、中国

6、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是在哪一事件后开始的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19、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20、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0年”、“彭德怀”、“交通破袭战”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A淮海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2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标志是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晋冀鲁

7、豫野战军跃进大别山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22、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它描写的是哪一战役的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23、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4、右图是原国民党政府总统办公室的一张日历。日历上的时间应是公元A1938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25、自2010年成功举办世博会以来,上海再次成为全球瞩目

8、的城市。回顾历史,近代发生在上海的事情有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 江南制造总局的设立 申报的创刊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五四运动爆发 中国共产党诞生A B C D得分评卷人二、将作品的序号填入相应作者前的括号内(每空1分,共4分)( )严 复 A海国图志( )侯德榜 B屈原( )郭沫若 C制碱( )魏 源 D天演论得分评卷人三、读图回答问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10分,本大题共14分。1、看图提问。(4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假如你是老师,请以以下两个关于近代民族工业的统计图为依据给同学们提出至少2个有价值的问题,注意只提问题不作答。 材料二: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趋势 轻工业

9、重工业 2、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0分)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二:邮票中的长征请回答:(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字母填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4分) ( ); ( ); ( ); ( )(2)根据以上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3分)(3)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3分)得分评卷人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后,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

10、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请回答:(1)材料中的“改良”和“革命”分别是指哪些历史事件?(3分)(2)这场“革命”的爆发距今已有多少周年?它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4分)(3)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为了彻底破除封建思想,这之后又发生了一场什么运动?(3分)(4)以上这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得分评卷人五、综合探究题。(20分)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

11、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请探究以下问题:(1)这28年来,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哪些革命(或战争),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4分)(2)这28年的前14年里,中国共产党曾先后遭受到两次重大挫折,是哪两次挫折?中共又是如何克服这两次挫折,使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的?(8分)(3)这28年的后14年里,中华民族曾面临两次重大关头,是哪两次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取得胜利的?(6分)(4)根据以上探究,谈谈你从这28年历史中得到了哪些认识。(2分)八年级(上)历史试题(人教版)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2、: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BDADDAACCA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ABDADCBDCCD二、将作品的序号填入相应作者前的括号内(每空1分,共4分)( D )严 复; ( C )侯德榜; ( B )郭沫若; ( A )魏 源三、读图回答问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10分,本大题共14分。1、看图提问。(4分)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什么特点?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在哪个阶段?中国民族工业在各阶段时期发展或者滞后的原因是什么?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压力的有哪些因素?(其他相关的问题亦可酌情得分,提出1个得2分,共4分)2、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0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