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与应用自测题1附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26502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与应用自测题1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据库与应用自测题1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据库与应用自测题1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据库与应用自测题1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据库与应用自测题1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与应用自测题1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与应用自测题1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测题1一、填空题1在数据库系统的三个抽象层次结构中,表示用户层数据库的模式称为 外模式 ,表示概念层数据库的模式称为 概念模式 ,表示内层数据库的模式称为 内模式 。2.迄今,数据库系统常用的数据模型有 层次 模型、 网状 模型和 关系 模型。3.数据库系统的控制功能表现在如下几点,他们分别是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的安全性 、并发控制、数据的恢复。4.外模式/模式映射保证了数据的 逻辑 独立性。5.联系通常有两种:一种是 实体内部的联系 ,即实体中属性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6.实体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但就两个实体的联系来说,主要有三种:一对一的联系、 一对多的联系 和多对多

2、的联系。7.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系统。通常由 数据库 、硬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DBA)四个部分组成。8.管理和使用数据库的各类人员,包括终端用户、应用程序员、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管理员。9.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分为内部体系结构和 外部体系结构 。10.在 文件服务器 结构中,数据库存放在文件服务器中,应用程序分散安排在各个用户工作站上。11.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是 处理请求 ,服务器返回的是 处理结果。12.三级模式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二级映射来实现的,当然实际的转换工作是由 数据库管理系统 来完成的。13.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概念模型和 实施模型

3、 。14. 实施模型 是由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和具体的数据库系统有关,侧重于数据和联系的表示或存储方法。15.关系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这个属性组称为 候选关键字 。1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及它的翻译程序,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操作,包括数据插入、删除、更新和 查询 。17.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模式与内模式质检的映像(模式/内模式),实现了数据的 物理 独立性。18.数据库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数据库管理系统 。19.数据库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是 三级模式 结构,分别是 模式 、 内模式 和 外模式 。20.两个实体间的联系有 一对一

4、 、 一对多 和 多对多 三种类型。21.关系模型就是 二维表 ,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22.二维表中列称为关系的 属性 ,二维表的行层位关系的 元组 。二、选择题1. 数据管理系统的符号表示是( B )。A.DBC B.DBMS C.IMS D.SQL2. 储存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同于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而是( C )。A.储存数据 B.加工数据 C.中间数据 D.原始数据3. 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所谓“关系”是指一个( C )。A.表 B.文件 C.二维表 D.实体4. 描述数据库模型的语言称为( A )。A.DDL B.DML C.DMCL D.APL5. 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的

5、正确叙述是:( A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数据冗余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管理更多的数据6. 关于关系模型,叙述正确的是:( C )。A.只可以表示实体之间的简单关系B.实体间的联系用人为连线表示C.有严格的数学基础D.允许处理复杂表格,如一栏包括若干行7. 传统的集合运算包括:( A、B、C、D )。A.并 B.交 C.差 D.广义笛卡尔积8. 关系数据库的任何查询操作都是由三种基本运算组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运算不包括:( B )。A.联接 B.比较 C.选择 D.投影9. 下面关于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D )。

6、A.关系是笛卡尔积的任意子键B.不同的列不能出自同一个域C.所有的二维表都是关系D.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10. 下面关于实体完整性叙述正确的是:( C )。A.实体完整性由用户来维护B.关系的主键可以有重复值C.主键不能取空值D.空值即是空字符串11. 两个分别为n、m元的关系R和S的广义笛卡尔积RS,( D )。A. 是一个n+m元的集合B.若R有K1个元组,S有K2个元组,则RS有K1K2个元组C.结果集合中每个元组的前n个分量是R的一个元组,后m个分量是S的一个元组D.若R有K1个元组,S有K2个元组,则RS有K1+K2个元组12. 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

7、据库的( B )。A.数据独立性 B.数据安全性 C.结构规范化 D.操作可行性13. 在关系数据库中,表是三级模式结构中的( B )。A.外模式 B.模式 C.存储模式 D.内模式14. 下列所需不属于数据库基本特点的是:( C )。A.数据的共享性 B.数据的独立性 C.数据量特别大 D.数据的完整性15.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A.DBS包含DB和DBMS B.DBMS包含DB和DBSC.DB包含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16. 关系代数的运算分量和结果都是( A )。A.关系 B.实数 C.模型 D.字

8、符串17.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B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文件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18.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多种,目前使用较多的数据模型为( C )。A.层次 B.网状 C.关系 D.拓扑三、判断题1. 两个关系中元组的内容完全相同,但顺序不同,则它们是不同的关系。2. 两个关系的属性相同,但顺序不同,则两个关系的结构是相同的。3. 关系中的任意两个元组不能相同。4. 实体完整性要求关系的主键整体可以有

9、重复值。5. 自然联接只有当两个关系含有公共属性名时才能进行运算。6. 在关系数据库中,外键不是本关系的主键。7. 主键不能是组合的。8. 在关系数据库中,不同的属性必须来自不同的域。9. 学生实体和课程实体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10.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也是用关系来表示。11. 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在现实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12.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管理数据库的软件。13.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反应了数据库的三种不同的层面。四、简答题1. 简述数据处理的重要性,以及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区别。数据库处理可以帮助人们从大量的、原始的数据中抽

10、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并且能借助计算机保存和管理复杂的、大量的数据,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数据和信息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基本概念。如果说数据是简单客观实体的符号化标识,那么信息便是数据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可以表示为:信息=数据+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并不储存信息,只储存数据。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真正含义是为了产生信息。2. 计算机数据处理经过几个发展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是什么?(1)人工管理:这个时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完全由程序设计人员负责管理。(2)文件系统:这个时期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文件系统上发展起

11、来的一种理想的数据处理技术,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数据库系统。可以看作是一系列节点的集合,每个节点都拥有各自的数据库、中央处理机、终端,以及各自的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5)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数据库系统。在系统中,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为基础,将现实世界中所有概念实体模型化成为对象,能处理复杂的数据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3. 试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 概念模型和实施模型的用途是什么?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也称为信息

12、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在概念上表示数据库中存储什么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实施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关,侧重于数据的和联系的标识或存储方法。5. 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数据库系统由:(1)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2)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的建立、运用和维护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控制。(3)硬件和软件(4)管理和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各类人员组成。6. 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1)数据定义:DBMS提供了数据描述语言来定义数据库的结构、数据之间的联系等。(2)数据操纵:完成用户对数据库提出的

13、各种操作要求,实现数据的插入、检索、删除、修改等任务。(3)数据运行管理:是DBMS运行的核心部分,包括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控制等。(4)数据库维护功能:对已经建立好的数据库进行维护。(5)数据库通信功能:提供与其他软件系统进行通信的功能。7. 解释下列名词:DBA、DDL、DML、关系、元组、属性、候选关键字、主关键字、外部关键字、联系、模式、关系代数、关系模式、域、分量。DBA:是“数据库管理员”的简称,是数据库系统中的高级用户,全面负责数据库系统的管理、维护、正常使用等工作。DDL:数据定义语言,用于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及其相互

14、之间的映象,定义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DML:数据操纵语言,用于让用户或程序员使用,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基本的数据操作分成两类四种:检索(查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DML分成交互型DML和嵌入型DML两类。依据语言的级别,DML又可分成过程性DML和非过程性DML两种。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关系名。在计算机里,一个关系可以存储为一个文件。元组:由属性值组成的每一行叫做一个元组。属性:实体的性质和特点,用来刻画和描述实体。候选关键字:对具有关系键特性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组)的统称。主关键字:关系中唯一标识关系中的元组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使得在不同的元组中

15、,相应的(组合)属性值不同。外部关系键:本关系的一个属性(组),它不是本关系的关系键,但却是另一关系的关系键,则称这个属性(组)为本关系的外部关系键。联系:实体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联系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仅涉及到对数据类型的描述,不涉及到具体的数值。关系代数:施加于关系上的一组集合代数运算,每个运算都以一个或多个关系作为运算对象,并生成另外一个关系作为该关系运算的结果。域:实体属性的取值范围。分量:数据库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指某个元组对应列的属性值,用来描述属性的数据。8.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是什么?什么是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构件、各构件的功能及各构件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数据库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是三级模式结构,分别为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9. 简述实体间各种类型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类:1)一对一联系(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