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26473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竹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竹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竹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竹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竹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成为我县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优化畜禽养殖业结构,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环境保护,尽可能减轻畜禽养殖业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县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结合我县生态建设规划要求,调整优化全县畜禽养殖业

2、的生产布局,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 二、划分原则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相一致; (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三、划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9号)、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3、保护部令第2号)、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落实省政府目标责任的通知(川环发200932号)等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技术规范。 四、划分区域 (一)禁养区范围 1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2城市规划区和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其他敏感区。 3旅游度假规划建设区、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区。 4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二)限养区范围 禁养区划分区域以外,水体已无足够环境容量的区域以及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区域划分为限养区。 (三)适养区范围 县辖行政区域内除禁养区和限养区以外的其它区域

4、为适养区。 五、工作要求 (一)在禁养区不得饲养畜禽,禁养区内现有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搬迁或关闭。 (二)在限养区内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的数量和规模,不得新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已有的养殖场要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并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并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三)适养区可以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鼓励发展畜禽适度规模生产。适养区畜禽养殖场必须符合城市城镇规划和环保要求,养殖场必须位于居民区下风向。在适养区,要大力提倡适度规模化养殖,优化养殖小区布局,实行污染物集中治理,达标排放。 (四)新、扩、改建畜禽养殖场时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环评制度和“三同

5、时”制度,配套相关环保设施,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并做好竣工验收相关工作。 (五)各乡镇人民政府应严格按照大竹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结合本辖区发展规划,在规划时可划出一定的区域用于建立畜禽养殖小区或规模化养殖场,实行污染物集中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把好畜禽规模养殖户发展关口,严格审批,实现畜禽养殖业适度发展,严禁“先污染,后治理”现象出现。 (六)县发改、环保、畜牧、国土等部门在规划、立项、审批畜禽养殖项目时,应根据本方案要求严格审批程序,切实推进全县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实行目标管理,逗硬奖惩。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工作纳入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目标考核

6、内容,要求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细化工作措施,逐级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现象,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严格执法,加大教育惩处力度。 (三)加大媒体宣传、报道、曝光的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群众理解支持划分畜禽养殖区域工作,并积极主动参与。新闻媒体对畜禽养殖划分工作进行跟踪报道,对不按划分方案要求修建畜禽养殖场的单位要及时予以曝光。 (四)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建立完善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工作定量考核制度,切实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逐步建立环境保护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公众监督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企业信息披露制度,集中全社会力量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