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心理学模块复习材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2435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心理学模块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心理学模块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心理学模块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心理学模块复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心理学模块复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心理学模块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心理学模块复习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福建教师招考 心理学模块1、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识记】【应用】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域感觉器官的事务的个别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务的整体的反应。应用:(一)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主要有: 1、实物直观 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二)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结果。(三)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视察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一)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二)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三)指导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四)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五)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2)记忆及

2、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A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B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备性 和 记忆的准确性。C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的过程: 识记 保持与遗忘 回忆和再认记忆的规律: 时间律、数量律、联系律、转化律、干涉律、强化律D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 、深度加工材料 2 、有效运用记忆术 3 、进行组块化编码4 、适当过度学习 5 、合理进行复习(3)想象及想象力的培养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途径: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

3、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材,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借助与语言表象动作等实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是人认识的最高阶段。思维品质:具有以下特点: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创造性等。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综合 2、比较概括系统化 3、抽象具体化创造性思维 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思维培养:、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

4、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 推测与假设训练 自我设计训练 头脑风暴训练(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理解】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 、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P184)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4、个体的情绪与动机。 5、原型启发。 6、个性因素。(6)注意及其功能、

5、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的运用【应用】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 无意注意 的规律组织教学。 2、运用 有意注意 的规律组织教学3、运用 两种注意 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从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四个主要阶段,不同阶段各有其认知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是按照这样的发展顺序发展起来的。2、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1)情

6、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识记】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1、 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型减落2、 情绪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3、 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如何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教育(调节):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2)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识记】意志:人在有意识的活动中,同克服内在的和外在的困难相联系,而坚持实现行动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

7、的特征: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坚韧性学生意志的发展:意志自觉性的发展、意志果断性的发展、意志自制性的发展、意志坚韧性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培养: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3、人格发展与教育(1)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需求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需要:是有机体内部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

8、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学生的需要:认知需要 和 学习需要学生需要的教育:1、 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 2重视满足学生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3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4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分类: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力的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培养【识记】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

9、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类型:1、 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 一般能力 和 特殊能力2、 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为 模范能力 和 创造能力3、 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为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和 社交能力能力的差异:指个体和群体在各类能力方面的差异。能力类型差异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况。个体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1、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结构的差异 4、能力性别的差异能力的测量:能力测验分为两类: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智力测验的标准:1.标准化 :标准化是心理测验的最基本要求 2.信度 :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 3.效度

10、 :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能力的培养: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3)气质及其类型、气质与教育【理解】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P221)气质与教育:(P22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其顺利发展。对胆汁质。对多血质。对粘液质。对抑郁质。(4)性格及其结构、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理解】性格:个人对现实的稳

11、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结构: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影响性格的形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4、学习心理(1)学习及其分类、学生学习的特点【识记】【理解】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分类:1、 按学习主体来说,学习可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

12、器学习2、 按学习意识水平说,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3、 按学习性质与形式说,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4、 按学习习俗我国教育者将学习分为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5、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是人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表现为:1、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2)学习动机及其分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

13、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分类1、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3、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4、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作用大小,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5、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工作任务中,学习效率

14、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3)学习动机理论(P238)1、强化理论(行为主义)2、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4、成败归因理论5、自我效能感理论(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理解】1、 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2、 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5)学习迁移及其种类、学习迁移与教学【识记】【理解】学习迁移的概述(P24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种类1、 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助涨性迁移和抑制性迁移)2、 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