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恶乎往而不可导学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840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恶乎往而不可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庄子恶乎往而不可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庄子恶乎往而不可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恶乎往而不可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新区永登五中导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庄子选读恶乎往而不可导学案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翻译有关语句和文段。鉴赏评价文中所用寓言故事。 2、过程与方法: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归纳文言知识。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评价文中的哲理意蕴。师生讨论,理解庄子散文寓言说理、夸张奇思奇想的风格。 3、情感与价值:了解在所选文段中表现出的庄子的哲思。学会在困境面前应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学习难点: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一、导入新课 “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子是也;无路可走,

2、卒归于有路可走。庄子是也。”(刘熙载艺概)相异的人生选择决定了相异的人生结局,并形成了其对比互补的人生境界。当我们面临人生的困境时,读一读庄子,或许能从中领悟一些这位哲人关于生存的大智慧。2、 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一)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尻( ) 拘拘( ) 偻( ) 鸮( ) 县解( ) 蘧()屦() 骇( ) 翣( ) 刖( ) 骀() 怛() 沴( )三、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阅读正文,参考注释,掌握如下字词。1、结合注释,解释划线字词。(1)吾与之友矣 (2)莫逆于心 (3)浸假而化予之左臂鸡 (4)其妻子环而泣之 (

3、5)将奚以汝适 (6)夫大块载我以形(7)未尝有闻其唱者也 (8)寡人丑乎 (9)刖者之屦 (10)德不形者 (11)恐吾无其实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颐隐于齐_通_,意思是_。(2)亡,予何恶_通_,意思是_。 (3)此古之所谓县解也_通_,意思是_。(4)不翅于父母_通_,意思是_。(5)佚我以老_通_,意思是_。 (6)知不出乎四域_通_,意思是_。(7)取妻者止于外_通_,意思是_。(8)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_通_,意思是_。(9)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_通_,意思是_。 (10)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_通_,意思是_。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1)伟

4、哉夫造物者 (2)亡,予何恶 (3)又将奚以汝为? (4)唯命之从 (5)恶乎往而不可哉 (6)是必有异乎人者也4、找出下列古今异义词。(1)其妻子环而泣之 古义是_,今义_(2)故善吾生者 古义是_,今义_(3)今一犯人之形而曰 古义是_,今义_(4)无几何也 古义是_,今义_(5)丈夫与之处者 古义是_,今义_(6)恐吾无其实 古义是_,今义_ (以上内容由组长在临下课时或者课余时间检查过关,教师抽查) 5、结合注释,细读课文,疏通文意并进行分析。(第一节课完成,第二节课展示)(二)合作探究。(先小组内交流,然后课堂展示) 1、选文讲了哪些人哪些事?蕴含什么道理?你有何感悟?2、 结合课后

5、“思考与练习”二,谈谈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夸张、对比手法运用的好处。3、归纳本文艺术技巧。 四、巩固练习(巩固基础,直击高考)(一)课内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

6、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卫有恶人焉(恶人:不善良的人)B丈夫与之处者(丈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C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妇人:这里泛指成年女子)D泛然而若辞(泛然:这里形容漫不经心的样子)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鲁哀公问于仲尼曰 不可入于灵府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C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 今吾闻至人之言D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B果以恶骇天下C其脆易泮 D少仲尼之闻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

7、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哀骀它虽然丑得让人惊骇,但他以高尚的德行养成了他内心的纯和,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潜能,也产生了巨大的人格魅力。B这则故事意在表明庄子“道”的思想,一个人不管相貌如何,只要道德充实,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受人追捧、受人尊敬的人。C庄子在叙述故事时,描写人物鲜明独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写哀骀它,运用比喻手法,使这一形象生动而又有个性。D这则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相貌的美丑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心灵美好,才能够真正彰显其人格魅力。 (二)课外拓展 1、阅读课本100页“相关链接”,谈谈你认识的庄子。 2、阅读刘熙载对比屈原和庄子的一段话,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如屈子所谓“登高吾不说(悦),人下吾不能”是也。“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如庄子所谓“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今子有大树,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是也。而二子之书全旨,亦可以以此概之。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