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7692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

2、、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这一主张来自 A儒家 B法家C墨家D道家2“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 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3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官僚政府所获得的支持,主要来源于社会习俗和社会价值观。属于 这种“社会价值观”的有: 三纲五常 因行称义 天赋人权 君权神授 A BC D4后汉书记载,汉明

3、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文献,不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A诗经 B春秋 C礼记D四书章句集注5元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元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个,明史则收入了三百零八个。二是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这主要反映了 A理学影响了国家法律 B妇女地位的大幅提高 C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 D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6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故“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黄宗羲 A反对儒家学说 B痛恨君主专制 C鼓

4、吹君主集权 D倡导君主立宪7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粹,主要是因为 A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B它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唯一表现形式 C它起源于北京地区 D它被誉为“百戏之祖”8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诗经 D楚辞 9“(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民主共和思想 D“兼容并包”10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 两者的社会

5、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来源:学|科|网Z|X|X|K 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 C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D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11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 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 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12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 孔丘,且对孔子整理

6、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3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在此,他对新文化运 动的认识侧重于 A社会变革 B政治革命 C思想启蒙 D文化复兴14右图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A走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 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D流动作战,袭击国民党后方15抗战胜利前,针对蒋介石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中共开展了以批判中国之命运为中心的宣传活动,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已经创造出中国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是指 A维新思想 B新三民主义

7、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来源:学,科,网16中共“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历史性会议。下列各项属于中共“十五大”内容的是 A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17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 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 A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D研制了银河系列计算机18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为提高公民素质而实

8、施的一项战略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建国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19针对雅典世风日下的社会状况,推崇美德、强调理性的思想家是 A康德 B莎士比亚 C普罗塔戈拉 D苏格拉底20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 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薄伽丘的十日谈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A B C D21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 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

9、这场宗教改革 A挑战教会的权威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D宣扬世俗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的权力22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之间关系的规定产生重大影响的启蒙思 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康德 D卢梭23近代世界史上,某书出版后,引起宗教势力恐慌,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组织集会大 造声势,提出“拯救心灵”,并联合30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 言反对本书的出版,这本书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论法的精神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24卡梅隆的阿凡达掀起了全球3D风潮,这位热衷技术活儿的导演被尊称为“3D电影教 父”。历史上同样对电影制作和

10、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而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的是 A卢米埃尔兄弟 B格里菲斯 C卓别林 D贝尔德25“憧憬于色彩,赞美太阳。凡是有光明的地方,不问何物,都是他们的好画材。画面只是色彩光的音乐,仿佛太阳为指挥者而合奏的大曲”画家丰子恺描述的是哪一画派?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6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 C经典力学的创立 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27“二战”后,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确立其统治地位是通过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行马歇尔计划 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操纵联合国28“它成

11、立之初,就拥有3.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它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材料中的“它”是指 A北约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盟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小 B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 C西方政府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同时加强30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体制保障是 A市场经济制度广泛建立 B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 C国际形势日益走向缓和 D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二、非选择题:满分40分,本大题共3小题。31(10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 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市民文化的崛起是南宋杭州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