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760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整理日期 整理人 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 小 惠州市第三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测试 高三语文 本试卷共7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之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才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讣告/朴素 蜡烛/污浊 框架

2、/诓骗 B.惬意/提挈 处所/发怵 角逐/诡谲 C.胴体/栋梁 悭吝/纤细 磊落/擂鼓 D.漂白/饿殍 帷幕/纬度 吊唁/谚语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四十天之内,全国发生了五起耸人听闻的校园惨案。类似的惨案一发再发,实在令人心痛无比。人们对凶手深恶痛绝之余,不禁会深思:是什么使得残暴的凶手孤注一掷向着豆蔻年华的孩子痛下毒手?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A.耸人听闻 B.深恶痛绝 C.孤注一掷 D.豆蔻年华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009年底曹操墓在安阳的发现,使各种猜测就此尘埃落定了吗?似乎不是。 之声四起,河南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曹操墓六大证据

3、,也被指非铁证。 王家岭矿难115名矿工能够获救之所以是一个奇迹,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对生命的_。但是,杜绝人为灾难的发生,才是更重要的“以人为本”。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 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A.质疑 重视 筹措 B.质疑 珍视 筹办 C.置疑 珍视 筹办 D.置疑 重视 筹措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一些强队的失利,除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外,恐怕和他们不思进取也不是不无关系的。 B.富士康“十连跳”事件警示我们:一个企业如果只是以获取利润为发展目标,而忽视员工企业文化的需求,员工就会产生落寞、抑郁的情绪,

4、容易走向极端。 C.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 今年8月7日遭到特大泥石流的袭击,给全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D.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加大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5.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用当代

5、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 B. C. D. 二、本大题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小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

6、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

7、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三王: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 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 浃和:和睦 6.对下列句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移刺袁州 刺:担任刺史 B.窃寄目偿所愿焉 偿:满足 C.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燕:

8、通“宴”,设宴 D.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造:制造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言事斥守揭阳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子其为我记之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C.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乃不辞而承公命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作者没有游滕王阁原因的一组是 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 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 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窃喜载名其上 A. B. C. D.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仅用数语记叙重修滕

9、王阁之事,其余几乎均围绕向往登滕王阁而不得来抒写,既抒写自己向往之情,也颂扬了王仲舒的政绩。 B.文章三次写自己没有游滕王阁的原因,其中写前两次不得游是第三次不得游的衬笔。 C.作者写第三次不得游滕王阁,实际上又是叙王仲舒政绩的衬笔,将王仲舒的政绩不经意中叙入。 D.韩愈极力倡导古文,却称赞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壮其文辞”,以能“词列三王之次”为荣,可见,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的。 1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陋室铭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桃花源记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0、 , ,如是而已。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5分。 6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 黄 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了鲁迅等一批文学大师,鲁、郭、茅、巴、老、曹,还有沈从文、钱钟书、冰心等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大师成色虽然并不怎么样,叫起来有点勉强,但还不至于让人觉得别扭。 可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了。王蒙不够格,贾平凹不够格,莫言不够格,余华不够格,领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一大堆作家,没有一个够格的。 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有人把原因归咎体制,我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同样的体制,为什么科技界能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人文学科却交白卷?当年鲁迅他们,也是在体制

11、内领工资,却并不影响这些大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板子一味打在体制的屁股上,痛快是痛快了,却有失偏颇。 也有人认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把原因归咎“盛世”。这是不正确的。有时候,国家不幸,大环境不好,但作家个人的生活境遇比较好;有时候大环境好,即盛世时代,作家个体的生存状况却很糟。比如,李白杜甫是出生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两人又都经历过安史之乱。李白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作出许多优秀之作。你说李杜是乱世出的大师还是盛世出的大师? “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是一种情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是一种情况,不能将二者绝对化。改革开放后中国

12、不出文学大师,文革十年那样的“乱世”,同样出不了文学大师。可见“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我觉得,伟大作品的诞生,大环境并非是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作家本人,别把过错都算到时代身上。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不能本末倒置。盛世有盛世的大师,乱世有乱世的大师,不能一概而论。 大师之大,不在著作等身,不在胡子长短,在于人格和文魄之大,在于其作品传达的伟大精神和普世价值。因此,新中国出不了文学大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作家自身而言。许多作家成名之后,船到码头车到站,便开始吃老本,不思进取,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名气变现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尽可能利益最大化。文学成了作家谋取名利的道具。作家不是被“圈养

13、”,就是被商业收编,无法实现精神和灵魂突围。作家的物质GDP是上去了,精神CDP却一直负增长,入不敷出。自身一团污浊,何以宁静致远?内心一团漆黑,如何照亮别人? 文学功利化的紧迫感与日俱增。每个人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利益;每个人都想天上的馅饼往自己的头上砸。作家不但影响不了社会,而是被社会的灯红酒绿牵着鼻子走。文学最大限度被物化和细化,导致许多作家在讨价还价中创作,锤炼的不是语言和思想,而是鸡虫得失。文学丧失了敬畏,大家彼此彼此,谁也不管什么大师不大师。做人格局小,何来作文格局之大?这个时候,作家写出来的作品也就可想而知。 其次,就无名作者的成长来说。当下的文学期刊,大都江河日下,风光不

14、再。据一位业内人氏透露,不少省级文学期刊,比内部刊物更“内部”,除了图书馆,订阅的读者不超过一百本。某些文学期刊成了编辑和作者自娱自乐的“圆桌文学”,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和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在看。文学期刊的影响力更是日渐式微。如果没有媒体和网络的配合,靠单打独斗,不管这些文学期刊如何声嘶力竭,要吆喝出一个“著名作家”,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是文学粉丝对文学新人的排斥。伪作家太多,伪大师太多。这些伪作家伪大师,到处招摇撞骗,严重透支了读者的信任。于是,每个文学粉丝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敌意,想方设法避免成为他人成功的工具。于是,文学粉丝变得势利无比,学会吝啬赞美。即使读到一流的文章,如果是无名作者,他

15、也会不屑一顾,嘴角上翘,大声叹喟大师难觅。 中国不出文学大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对文学的影响。电影电视的多彩多姿,互联网的色声犬马,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学的功能。过去,读者的精神食粮,主要是文学作品。现在,时代不同了,影视,网络,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大大削减了文学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文艺形式,找到感情宣泄的渠道。尽管这种出口是浅层的,无法真正抵达人的内心。 一切与文学无关,却与文学家有关。不同的起跑线,文学节节败退,影视网络后来居上,这是作家不能容忍的。于是许多作家不惜放下身段,和娱乐圈同抢一块蛋糕。一番大打出手之后,作家华丽转身,名利双收。只是,人品和文品荡然无存,泯然众人。于是,“大师”休矣。 文学是人类的精神篝火,时代呼唤大师。因为,大师是道德的坐标,思想的明灯,灵魂的驿站,精神的丰碑,沙漠的绿洲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旖旎丽景。 (摘自人民网2010年3月26日文化频道,有删改) 1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4分,每项2分) A.鲁迅也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具有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把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的原因归咎体制是错误的。 B.作者认为,伟大作品的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