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试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579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仁” “礼”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A、 B、 C、 D、2、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3、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这

2、位学生正确地回答(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4、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思想的关键人物是( )A、庄子 B、孔子 C、董仲舒 D、汉武帝5、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的思想 D、“大一统”的思想6、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 B、 C、 D、7、“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8、

3、程朱理学成为明清反封建思想的斗争对象,是因为( )A、其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9、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10、下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11、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制度的

4、确立和发展 B、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C、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D、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12、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时的“晚霞”是指( )A、集大成的科技巨作涌现 B、各种发明不断出现C、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13、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A、 B、 C、 D、14、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

5、籀文 D、铭文15、观察下面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他的 书法体现了( )A、运笔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B、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C、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风,表达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D、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平庸无奇16、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是( )A、送子天王图 B、清明上河图 C、货郎图 D、五子夺莲图17、观察下面的“文征明印”,其字体是(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草书18、下列不属于注重写实的宫廷

6、和民间绘画的是( )A、女史箴图 B、五子夺莲 C、清明上河图 D、山水十二景19、汉代帛画中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体现出浪漫、神秘的特色,与这一绘画特色相适应的时代思想特色是( )A、黄老之学盛行 B、荀子的唯物思想盛行 C、理学盛行 D、佛教传入20、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了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21、专门娱乐场所瓦舍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22、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反

7、映的是作者( )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 B、忧国忧民情怀 C、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 D、寄托自己的政治报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23、“文以载道”的含义是( )A、以文章来宣传儒家的传统思想 B、文章要有现实意义,反对内容空洞的文章C、强调作家本人的思想气质和品格修养 D、复古明道,文道合一24、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25、“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8、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材料四:“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请回答:1) 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9、?请按顺序列出。(4分)2)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2分)3) 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2分)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之一。通常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活动环境进行艺术虚构和描写,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事内容。中国的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宗教迷信的流行,出现了志怪小说。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借神鬼怪异的故事,暴露现实社

10、会的弊端,反映人民的反抗精神和理想追求。唐代传奇中,以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成就最高,如柳毅传、莺莺传等。唐代由于城市的繁荣,又出现了适合市民欣赏、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称为传奇,内容主要表现士大夫生活。到了宋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瓦子勾栏兴起,出现了话本。有碾玉观音、三国志平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宋代说话人的话本创作,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小说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当时文学中成就最为突出的领域。明清小说代表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其中红楼梦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

11、崩溃的历史趋势。请回答:1)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会“宗教迷信流行”?(2分)2)红楼梦所反映的思想内涵与同一时期哪些思想家的思想是一致的?(2分)3)根据材料说说古代小说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题材有哪些?并举出相应的作品。(4分)4)根据材料及所学内容,说说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论语上记载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左传中记载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也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

12、之无穷。”以上这几段话都指出了会诗能文的重要性。你对这些说法有什么感想?(大胆表达,言之有理、行文通顺即可。)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4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3分)29、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简要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14分)3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器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

13、世界的发展。请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六项成果,并逐项概要说明理由。(共12分)例: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31、东莞市各中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兴趣盎然。下面列出了学生的三个研究课题名称。课题一:可园文化内涵的研究课题二:粤剧在东莞的历史与现状课题三:东莞籍岭南画派历史名人考察在上面列举的课题中,请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你的课题,并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写出所选课题名称,并简单陈述选题理由。(3分)2)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8分)2) 该课题最终成果的形式是:(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DCCD 610 AAABD 1115 DACAA 1620 BCDAD 2125 BABBA二、材料解析题26、(14分)1)(4分)儒家 孔子道家 老子墨家 墨子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