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三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61447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三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三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三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三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三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三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d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材料威廉二世时期(18881918年)德国的军队、政治和商业领导人一致认为,国家的发展建立在军事扩张之上。军事扩张的动力是以帝国主义文化为基础的,这种文化传播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市场的征服、势力范围的渗透、资本家同伴之间的竞争、生存空间的获得和国家力量的上升。为想象的军事优势、总体的经济力量,尤其是工业活力、广泛传播的乐观主义和好战情绪所鼓舞,军事和政治领导人发现,当他们做出推进战争的决定时,这是许多德国人甚至大多数德国人都能接受的选择。包括德国在内的20世纪20年代的西欧知识分子们,经历了战争的考验,亲眼目睹了扫除百年帝国、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他们无法使自己摆脱这样的想法:世界末日仅仅是被推

2、迟了。丹尼斯舍尔曼西方文明史读本(1)根据材料,概括威廉二世时期大多数德国人接受战争的原因。(2)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20年代西方知识分子中弥漫着一种怎样的情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情绪主要受到了哪些事件的影响。解析:(1)由材料“为想象的军事优势、总体的经济力量,尤其是工业活力、广泛传播的乐观主义和好战情绪所鼓舞”“军事扩张的动力是以帝国主义文化为基础的,这种文化传播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市场的征服、势力范围的渗透、资本家同伴之间的竞争、生存空间的获得和国家力量的上升”概括答案。(2)第一小问,由材料“他们无法使自己摆脱这样的想法:世界末日仅仅是被推迟了”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由材料“经历了战争

3、的考验,亲眼目睹了扫除百年帝国、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实力;统治集团和资本家通过战争谋发展的欲求;德国人对战争获胜的乐观预期;政府对帝国主义文化的宣传等。(2)情绪:悲观失望。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意大利的法西斯运动。2材料1914年8月19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给国会的咨文中说:“美国不仅必须在名义上,而且必须在事实上保持中立。”当时战争刚开始,还看不出交战双方孰胜孰败;美国当时羽毛尚未丰满,还不足对交战双方产生影响;在传统上,美国对欧洲事务一贯采用孤立主义,90%的民众不愿把自己牵涉到大战中去;美国当

4、时仅有26.4万常备军,在军事上远未做好参战的准备。到1917年交战双方都已元气大伤,美国虽然倾向于协约国一方,但也不希望德国因战败而被毁灭,以至英国过于强大。这一切,终于迫使美国在1917年4月6日对德宣战。威尔逊的口号是“以战制战”。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一战前期保持中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1917年调整战争政策的原因。解析:(1)根据材料“当时战争刚开始,还看不出交战双方孰胜孰败;美国当时羽毛尚未丰满,还不足对交战双方产生影响;在传统上,美国对欧洲事务一贯采用孤立主义,90%的民众不愿把自己牵涉到大战中去;美国当时仅有

5、26.4万常备军,在军事上远未做好参战的准备”得出战争胜负不明朗;尚不具备左右战争的实力;孤立主义的传统;民众的反战情绪;参战准备不充分。 (2)根据材料“到1917年交战双方都已元气大伤,美国虽然倾向于协约国一方,但也不希望德国因战败而被毁灭,以至英国过于强大”,战争后的分赃,得出维持欧洲大国间的势力均衡;维护与协约国的贸易贷款利益;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供了参战契机;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削弱了协约国力量。答案:(1)背景:战争胜负不明朗;尚不具备左右战争的实力;孤立主义的传统;民众的反战情绪;参战准备不充分。(2)原因:维持欧洲大国间的势力均衡;维护与协约国

6、的贸易贷款利益;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供了参战契机;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削弱了协约国力量。3材料一战争就像交通事故,它们的发生有一个共通的总根源,与此同时又有种种特定的原因国际无政府状态使战争有可能发生,但它并不使战争一定要发生。 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和结局,同主要策动国或参战国的当权集团最初决策的愿望和预期是不一致的,有时是相反的,或者是他们中有些人本来不想打 潘人杰、李巨廉时代、格局与人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与1931年一样,急于在中国变得强大之前展开攻势的人,仍然是关东军中的少壮派军官,这些军官受轻

7、而易举地征服东北,没有遭到国际制裁及法西斯和纳粹在欧洲崛起等因素的鼓励,急于将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并在那里建立一个日本的大陆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解析:(1)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一“它们的发生有一个共通的总根源,与此同时又有种种特定的原因”可知,战争的爆发总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结合的结局。第二小问结合史实,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例,其必然性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败国家的处理的隐患

8、,而偶然因素则是法西斯国家是在西方国家绥靖政策的纵容之下而崛起的。 (2)根据材料二“与1931年一样,急于在中国变得强大之前展开攻势的人,仍然是关东军中的少壮派军官,这些军官受轻而易举地征服东北,没有遭到国际制裁及法西斯和纳粹在欧洲崛起等因素的鼓励,急于将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可知,日本之所以敢于发动侵略战争,一方面是认为中国国力羸弱,一方面是误以为还能出现“九一八”的第二版,再者之前国际联盟对日本软弱无力的制裁也在客观上刺激了日本的野心和胆量。 答案:(1)观点:战争的爆发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史实:二战前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避战自保,期望维护和平,但纵容了法西斯扩张,最终引发二战,经

9、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统治者转嫁矛盾。(2)原因:日军轻易侵占东北;国联没有制裁日本的侵略;欧洲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认为中国实力尚弱,能够很快征服。4材料一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同盟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摘自开罗宣言材料二自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以来,其抛出的一系列公然否认历史、颠倒黑白的言论,招致国际社会的警惕和批评。在发表“侵略定义未定论”而遭到国际社会谴责

10、后,安倍非但没有收敛,反而继续在历史问题上大放厥词近来日本国内在历史问题上接连出现消极动向,一些人公开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其实质是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这不得不引起亚洲受害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展走向的严重担忧和警惕。(1)依据材料一,简述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意义。(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年来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解析:(1)第一小问,把材料一划分层次进行概括即可,以省略号作为分界点逐层归纳;第二小问,开罗宣言在世界上具有国际法效力,因此,其为中国收回被日本侵占的领土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与其崛起和美国的扶植有关,据此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答案:(1)内容:制止并惩罚日本法西斯侵略;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迫使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答出两点即可)意义: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2)原因:美国在战后出于“冷战”的需要,对日投降的处理不彻底并采取了积极扶持日本的做法;日本在战后经济的崛起导致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日本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残余。(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