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报告、听课记录范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419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见习报告、听课记录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见习报告、听课记录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见习报告、听课记录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见习报告、听课记录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见习报告、听课记录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见习报告、听课记录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见习报告、听课记录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课教师XXX班级三年级(1)班记录者XXX讲课题目四 边 形时间2004-10-13 第二节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教师提问“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2点明主题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引出主题:四边形)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要求: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2、(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2四边形的特点(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要求: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举例进一步深化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得出结论:长方体的六个面是四边形)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

3、来分;(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提问:“你围成什么四边形?”(“长方形”或 “正方形”)提问:“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3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

4、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四、再读课本,答疑总结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师解答,并总结整节课。五、板书四 边 形四 条 直 的 边四个角点评: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

5、法。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总评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听课记录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年级 初二(12)班 学校 汾江中学 教师姓名 骆老师章节名称变形动画的制作学时1主要的

6、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范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重点变形动画的制作教学难点变形的制作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图层的操作插入普通帧7分钟提问学生上节课的知识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强化记忆讲授新课变形动画的制作原理、图层以及关键帧、普通帧的操作7解释原理,以学生做的案例讲解,提问学生,演示变形动画的制作过程朗读制作原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制作原理练习制作一个变形动画12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制作动画点评学生制作的作品,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制作一个变形动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练习强化重点知识,并查看学生掌握程度8让让修改刚才制作的

7、动画,让动画前后停留一段时间,演示制作过程修改动画强化变形动画的制作过程总结课堂内容制作变形动画的注意事项6布置作业,讲解注意事项继续修改完成老师布置任务回顾本节课内容,加深学生记忆课后提问记录问:如何控制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问题?答:在课堂巡视时加以提醒,或用任务驱动来让学习练习。问:如何处理学生学习能力不一的问题?答:由于学生是分为普通班和重点班,学习差异不是非常明显,对于个别学习就在平时练习中多加辅导。问:在普通班与重点班中,教学方法有什么差异?答:在重点班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丰富和灵活,而普通班就主要是以维持课堂纪律为主,在内容上要更加简练,部分书本内容要加以简化。平时主要是教会学生

8、一种自学能力,考试以平时成绩为主。问:在信息技术课中,只要是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答:主要是运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用更多的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听课后的感想听了这节信息技术课,我亲身体验了一次真实的信息技术课堂气氛。这节课,让我们初步了解到应该如何安排一节课的内容,学会了一些维持课堂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技巧。另外,老师的解答也让我们认清了形势,为我们日后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方向。教育实习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概况 我于2005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

9、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

10、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

11、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

1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

13、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

14、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讲课人:xxx授课班级:xxxx教学目标了解文章的保存方法和存储路径技能性;掌握正确保存文章的操作方法和掌握不同路径保存文件的操作方法。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要及时存盘。教学重点掌握正确保存文件的操作步骤。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讲授过程:一、 复习旧课-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不能用WORD写文章,怎样保存二、 导入新课-导入本节课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