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280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 物 界 分 门:植物界之下又可以分门。分门的依据各家又有所不同,本系统采用藻类植物分为8门,菌类植物3门,地衣1门,苔藓植物1门,蕨类植物1门种子植物2门。其中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被称作低等植物(或无胚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称作高等植物(或有胚植物)。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用孢子繁殖,称为孢子植物(隐花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以种子繁殖,称作种子植物(显花植物)。低 等 植 物: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原植体植物,生殖器官是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分为藻类、菌类和地衣。藻类是具有光合色素、行自养生活的原植体植物,常分为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

2、金藻门、甲藻门、褐藻门、红藻门、蓝藻门。菌类是一类不含光合色素行异养生物的原植体植物,分为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植物,依其形态,常分为壳状、叶状、枝状三种类型。高 等 植 物:高等植物通常有根、茎、叶的分化,雌性生殖器官由多个细胞构成,合子在母体内发育成胚。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苔藓与低等植物器官中无维管组织,称为非维管植物;蕨类与种子植物具维管组织,称为维管植物。苔藓、蕨类、裸子植物雌性生殖器官具颈卵器的结构,称作颈卵器植物,被子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为雌蕊,又称雌蕊植物。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苔藓植物是一类小型的多细胞绿色植物,多生于阴湿的环境中。植物体有假根

3、,高等类型有类似茎、叶的分化,简单的种类为扁平的叶状体。植物体内部结构简单,假根由单细胞或单列细胞组成,无中柱、无维管组织、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不能独立生活。雌、雄性生殖器官由多细胞组成,生殖细胞外包被有1多层不育细胞。雌性生殖器官称作颈卵器,外形似烧瓶,上部狭长,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颈部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有一个卵细胞和一个腹沟细胞。雄性生殖器官称作精子器,内含许多卷曲,有2条鞭毛的精子。苔藓受精必须借助于水。合子在颈卵器内发育成胚,由胚发育成孢子体。孢子体由孢蒴、蒴柄和基足组成。孢蒴中含有大量孢子。孢子散

4、发后,萌发成原丝体,由原丝体上的芽体进一步发育成配子体。苔 纲 :苔类为叶状体或有茎叶的分化,有背腹之分,常为两侧对称,有单细胞假根,孢蒴内有弹丝,但无蒴齿,无蒴轴,原丝体阶段不发达。常分为三目:(1)叶苔目,多为茎叶体,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2)地钱目,为叶状体;(3)角苔目,配子体为叶状体,有性器官埋在配子体内,孢子体发达。藓 纲 :藓类有茎、叶的分化,呈辐射对称,假根由单列细胞构成,叶具中肋。孢子体结构复杂,蒴柄坚挺,孢蒴内有蒴齿、蒴轴,但无弹丝。原丝体发达。藓类分为三目:(1)泥炭藓目,只有1科1属,为水湿或沼生藓类;(2)黑藓目,有1科2属,多生于高山、寒地,是耐寒耐旱的藓类;(3

5、)真藓目,是藓纲中的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目。蕨类植物及一般特征: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一般有根、茎、叶的分化,有比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木质部、韧皮部)构成的输导系统。有明显的时代交替,配子体、孢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但以孢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产生孢子囊,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配子体又称原叶体,配子体为背腹分化的叶状体,有假根和叶绿体,能独立生活,在腹面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孢子体通常有不定根,茎多为二叉分枝的根状茎,少数为直立的地上茎;叶有大型叶和小型叶、孢子叶和营养叶之分。小型叶只有一个不分枝的叶脉,没有叶柄和叶隙,大型叶有叶柄、叶隙,叶脉多分枝;孢子叶通常聚生于枝的顶端成穗状或球状,称孢子叶球,原始

6、类型孢子囊单生于叶腋。进化类型,孢子囊成群地生于孢子叶背面,称为孢子囊堆或孢子囊群。孢子同型或异型。蕨类分为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木贼纲和真蕨纲。石松纲:石松纲植物起源古老,在石炭纪最为茂盛,既有草本,又有高大的乔木,到二叠纪时,绝大多数石松纲植物绝灭,现存的只有少数草本类型。孢子体有根、茎、叶分化。茎多为二叉分枝,通常具有原生中柱,木质部为外始式,小型叶,孢子叶形成孢子叶穗,孢子异型。现存有石松目和卷柏两目。 水韭纲: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呈块状,具原生中柱,有螺纹及网纹管胞。叶具叶舌,孢子叶的近轴面生长孢子囊,孢子异型,游动精子具多鞭毛。现存仅有水韭科、水韭属,约70余种。我国3种,分布

7、于我国东部 、南部和西南地区。松叶蕨纲:孢子体无真根,茎分为匍匐的根状茎和直立的气生枝,仅在根状茎上生有假根。气生茎二叉分枝,具原生中柱,小型叶,孢子囊大都生枝端,孢子圆形,精子具多鞭毛。现存松叶蕨纲植物仅有一目,两属。松叶蕨属仅有两种,产亚热带和热带;梅溪蕨属仅有一种,产南太平洋诸岛。 木贼纲:本纲在石炭纪最为茂盛,有高大的乔木,有矮小的草本,现大多数绝迹,只剩下少数草本。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茎有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由管状中柱转化为具节中柱,内始式木质部。小型叶,轮生成鞘状。孢子囊生于盾状孢子叶上,孢子叶在顶端聚生成孢子叶球,孢子具弹丝,精子具多鞭毛。本纲现仅存木贼科木贼属。真蕨纲:孢子体

8、发达,有根、茎、叶的分化。根为不定根,茎除树蕨外,均为根状茎。中轴复杂,大型叶,幼时拳卷,长大后平展,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组成。叶片和叶轴常分裂成羽片。孢子囊常汇集成各式囊群,着生于叶缘或叶背,具囊群盖或无。囊群盖的形状和囊群一致,常为圆形、肾形、长形。原始类型孢子囊壁是多层细胞,进化类型孢子囊壁仅一层细胞,有环带。真蕨纲常分为厚囊蕨亚纲、原始薄囊蕨亚纲和薄囊蕨亚纲。被子植物及一般特征: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级的一类,至新生代以来,在地球上占绝对优势,已知有一万多属,25万多种。被子植物在环境长期选择过程中,形成了以下适应特征: 1.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组成。花的各部

9、分形态、数量适应于风媒、虫媒或水媒的变化。2.具雌蕊。雌蕊由心皮组成,包括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3.具有双受精现象。两个精子进入胚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另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了3N的胚乳。4.孢子体高度发达,组织分化精细,生理机能效率高。形态上既有高大的乔木,又有矮小的草本,以不同的形态适应不同的环境。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从小孢子发育成雄配子体,包括两个精细胞,一个管细胞;大孢子形成的雌配子体包含8个核、7个细胞。雌雄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比裸子植物更简化。 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二倍体阶段(无性世代)从双受精形成的合子开始,至形成胚囊母细胞和花粉

10、母细胞止,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 ,故称二倍体,也称孢子体。 单倍体阶段(有性世代)从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别形成单核胚囊(大孢子)和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开始,至形成 7 细胞胚囊(雌配子体)和含 3 个细胞的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雄配子体)止,这个阶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 N ,故称单倍体。 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特征:胚具两枚子叶,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茎内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具形成层。叶多为网状叶脉,花通常为54基数。花粉具3个萌发孔。根据Cronquist系统,分为木兰亚纲、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五桠果亚纲、蔷薇亚纲和菊亚纲。木兰亚纲 :木本或草本。花整齐或不整齐,常下位;花被离生

11、,常不分化成萼片和花瓣;雄蕊常多数,向心发育,常成片状或带状;雌蕊群心皮离生。种子具胚乳,胚小。植物体常含苄基异喹啉或阿朴啡生物碱。本纲有8目,39科,约12000种。花程式:把花的形态结构用符号及数字列成公式来说明的叫花程式。通过花程式可以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组成、数目、排列、位置,以及它们彼此间的关系。性别:雄花,:雌花对称性:表示辐射对称,表示两侧对称花被:P:花被,K:花萼,C:花冠 雄蕊:A,雌蕊:G如棉花:* K(5)C5 A()G(3-5:3-5:1-) 如百合:* P 3+3 A 3+3 G(3:3-:1-)果实类型 食用部分 植物名称 果皮 肉果 核果 中果皮 芒果(漆树科)、桃

12、、李(蔷薇科)中果皮肉质或纤维状;内果皮由石细胞组成,为坚硬的核。 外、中果皮 橄榄(橄榄科)、枣(鼠李科) 假种皮 荔枝、龙眼(无患子科) 胚乳 椰子(棕榈科) 浆果 中、内果皮 柿(柿树科)、猕猴桃(猕猴桃科) 肉质多汁内果皮和胎座 香蕉(芭蕉科) 肥大的果序轴 拐枣(鼠李科) 主要来自胎座 番茄(茄科) 瓠果 果皮 南瓜、冬瓜(葫芦科) 由子房壁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来柑果 内果皮(含汁的长形丝状细胞由原来子房壁的毛茸发育而成) 柑桔、柚、柠檬(芸香科)桔子皮上的“桔络”是他的中果皮中的维管束 外果皮革质,中果皮疏松,具维管束,内果皮膜质 果皮和胎座 黄瓜(葫芦科) 中、内果皮 甜瓜、香瓜(葫

13、芦科)主要由胎座发育而成 西瓜(葫芦科) 颖果 胚乳 水稻、小麦、玉米(乔本科) 薄,与种皮愈合梨果 主要由花萼筒和心皮部分愈合后发育而成 苹果、梨、枇杷、山楂(蔷薇科)由萼筒(花筒或花托筒)与子房壁发育而来 干果 瘦果 种子 向日葵(菊科) 果小,果皮坚硬,易与种皮分离坚果 子叶 莲(睡莲科)、菱(菱科)、板栗(山毛榉科) 果较大,外果皮坚硬木质 荚果 种子(子叶为主) 大豆、花生(蝶形花科) 沿背缝线开裂 聚花果 花序轴 菠萝(凤梨科)、无花果科(桑科) 源于整个花序 花萼和花序轴 桑(桑科)聚合果 由花托肥大变成 悬钩子、草莓(蔷薇科) 一朵花中的离生雌蕊共同发育而来。简答题:1、被子植

14、物包括哪两个纲?他们有哪些区别?被子植物最大的科是哪个?说出科的识别要求,并举出该科5种常见植物。答:包括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1)根系: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双子叶的为直根系。(2)脉序:单子叶植物纲植物为弧形或平行脉序,双子叶植物为网状脉序。(3)子叶数目:单子叶植物子叶1枚,双子叶植物子叶2枚。(4)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原形成层全部分化为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其根、茎只有初生生长,无次生生长。双子叶植物根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有原形成层保护部分,其根茎进行次生生长。 最大的科是菊科,它是头状花序,聚药雄蕊,蛇状、管状花冠,下位子房,瘦果,萼片变态形成冠毛鳞片状、刺毛状。

15、代表植物:向日葵,蒲公英,莴笋,苦菜,麦秆菊,菊芋。2、豆科分几个亚科?简述亚科的主要特征。答:分为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和碟形亚科等三个亚科。含羞草亚科,花冠辐射对称,云实亚科花冠两侧对称,但不为碟形,上方1个花瓣位于最内方。碟形花亚科花冠为碟形,由1个旗瓣(最大、位于最外方),2个翼瓣,2个龙骨瓣组成。3、蔷薇科分为几个亚科简述亚科的主要特征。答:分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苹果亚科(梨亚科)和李亚科(梅亚科)。绣线菊亚科植物花托凹陷成浅盘状,子房上位,周位花,聚合蓇葖果;蔷薇亚科植物花托圆锥状或凹陷成杯状或成壶状,子房上位,下位花或周位花,聚合瘦果或蔷薇果。苹果亚科(梨亚科)植物花托凹陷成浅盘状,子房上位,周位花,核果。4、简述下列各科植物的识别要求十字花科:十字花冠,总状花序,四强雄蕊,侧膜胎座,角果。蓼科:单叶互生,节间膨大,具膜质托叶鞘,花被花瓣状,宿存,瘦果藜科:单叶互生,单被花,花被绿色,胞果 锦葵科:单体雄蕊,有副萼,蒴果或分果葫芦科:茎卷须,花单性,下位子房,3心皮,5个雄蕊,分成3组,瓤果伞形科:植物体常有芳香味,副伞形花序,子房下位,双悬果。茄科:花萼宿存,辐状花冠,浆果或蒴果 唇形科:茎四棱,叶对生,唇形花冠,二强雄蕊,四小坚果旋花科:植物幼体常有乳汁,茎缠绕,花冠漏斗形,蒴果百合科:常具有地下变态器官,花被片,雄蕊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