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需求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274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需求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需求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需求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需求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需求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需求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需求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材料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调整与振兴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报告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编二一年三月北京目 录1发展现代农业及对新型农民培养的需求2生态环境建设及对教育培训的需求3发展现代服务业及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发展现代农业及对新型农民培养的需求一、大力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努力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城乡一体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

2、率逐步得到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得到增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

3、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一号文件提出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1、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2、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3、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 4、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发展现代农业对新型农民培养的需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

4、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在研究生招录和教师选聘时优先。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

5、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加强远程教育,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要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教师培训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农村学校布局要符合实际,方便学生上学,保证学生安全。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积极发展

6、农村远程教育。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实施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切实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培训,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深化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做大做强涉农专业,努力扩大农林类专业招生规模。要积极开展高效特色农业技术培训,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等农村服务

7、业培训,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三、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思路和举措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培养的要求和工作部署,教育、农业等有关部门对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以下工作思路和举措。1、健全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县、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县”创建活动。2、改革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扩大办学规模,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工转移培训。通过

8、半工半读、送教下乡、延长学制、学分银行等措施,为农民群众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并顺利完成学业提供方便。3、办好一批国家重点示范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地方负责办好省、地两级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国家财政予以扶持,增强其基础能力,提高服务水平。4、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和农牧渔主要生产地,要重点扶持一批县(市、区)职业学校办好1000个中职涉农专业点,高等职业院校给予支持。5、加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促进其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对接,实现农林类教学资源信息化。6、加强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加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编制,实行激励政策,稳定已有教师队伍,并吸引农业科技部门干部和农业院校优秀毕业生

9、补充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加强对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7、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认真做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试点工作。8、创造有利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一是要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农业人才的氛围,努力改善、提高他们的待遇;二是国家财政要增加投入,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建立科技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四是实行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生态环境建设及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一、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生态环境与人类密切相关,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

10、,关系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环境危机,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严重、荒漠化扩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三废”污染问题蔓延、农村环境污染恶化了农民生存环境、外来生物入侵、声环境不佳等方面。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可持

11、续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出,要“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认真落实胡锦涛

12、总书记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战略任务。当前,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工作:1、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

13、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时期推进发展的主要任务。2、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要拟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重化工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

14、兴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 4、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加强部门协作和环保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强化社会监督,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二、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强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要深

15、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宣传环境保护对于更加注重民生、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职业院校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资源,增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意识,科学合理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教育总体上看,发展历史短,基础薄弱,社会上对生态环境教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和部门尚未把生态环境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环境教育,改变生态环境教育的薄弱状况,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1、中等职业教育

16、要根据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要求,在各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2、根据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和环保产业的发展需求,办好生态环保类专业,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产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扩大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加大生态环境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推进环保专业建设与相关产业对接。在其它相关专业中,尤其是化工、冶金、煤炭、建材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专业,要强化生态环境教育,扶持这类专业的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