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228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海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把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可是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即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如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

2、得甚微,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语言的理解、语境的体味。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语文传统教学之精髓。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把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作为教学的一个“切入点”, 注重语感培养与训练, 推动学生语感呈良性不断循环发展。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

3、有用处的。可见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让学生把自己浸泡在文本之中,让语言的魅力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让文字的美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进而努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自悟”能力,达到增强语感的目的。这就是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价值意义所在。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文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2、现代教育学理论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

4、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重视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的作用。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让学生具有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但这些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会贯通的。学生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慢慢形成的比较直接的、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要让我们的教师积极主动的走进语文新课程,不断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并形成小学生生语感培养途径的有效操作方法。二、课

5、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调查各班语感能力低下的原因,研究导致其语感能力低下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2、研究课堂中提高语感能力的对策。3、研究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语感能力能力的对策。4、研究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逐渐提高学生语感能力对策。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2.个案研究法:搜集个案,进行分析比较。3.行动研究法:在行动实践中,观察记录,反思总结。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2011年2月3月)1.查阅相关资料;2.确定研究对象;3组建课题组;4设计课题的初步实施方案;5.开题论证(二)实施阶段(2011年4月12月) 根据方案,

6、开始研究,做好以下工作:1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2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工作任务;3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研讨实施过程;4每个月举行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及时小结;5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三)总结阶段(2012年1月2月) 1按实施方案进行总结;2收集整理研究论文,编辑教案3研究成果鉴定;4撰写结题报告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制定研究步骤 保障顺利实施为了使本课题规范有序的开展,我们制定了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二)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科研水平课题研究以来, 我认真学习了课题研究方案、教育学心理学著作,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学习了大量的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比如叶圣

7、陶论创作、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吕叔湘的论语文教学、毛光伟的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等,通过研读、摘录、交流等方式与方法,充实了我的的理论功底,引发了我的理性思考,有力的推动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借助课题研究在全班开展学生阅读工程,掀起了全班学生学生的自我反思、总结、交流,观看语感教学的光盘。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三)开展调查问卷 了解学情动态 我们在课题研究之初和后期分别开展了两次调查问卷。开展课题研究初期的调查问卷, 我在班级进行实验前学情测试,采集原始材料。通过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对诵读、语感和语言积累的情况作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为课题研究的计划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我根据自己

8、采集到的学情调整和确定所选的实验项目,提出实验假设,并和同事交流和研讨,同时还开展课题研究后期的调查问卷,了解课题研究的成效,为课题结题提供数据支撑。(四)加强总结反思 提升研究成效我总是边进行教学实践,边采集案例。 和其他教师一起交流、研讨,说课评课、说想法、谈体会,交流信息心得;撰写教学案例、写教学随笔,积累素材、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实验方法与策略,提高科研水平。认真上好课题研究汇报课,研究课注重体现课题的研究,注重案例的评析与整理工作。写好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 五、课题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研究,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获县二

9、等奖。这项课题研究真正的受益者是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团队中,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充实,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课题研究即将接近尾声,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对科研从最初的模糊和好奇到现在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庆幸有这样一个接近科研,探索科研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系统研究,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继续努力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