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0921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6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2007-12-13 14:21:29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国家高新区的重要基础。经过八年来的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高校研究成果转化链的重要一环,在地方经济发展当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技术转移的渠道。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学科技园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大学园发展的最多也最快。现将2006年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态势做如下分析: 一、 大学科技园的总体发展情况 1.大学科

2、技园的基本情况 2006年经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又认定了12个大学科技园。截止到2006年,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大学科技园已经发展到62个,比上年增加了12个。62个大学科技园的分布情况:长三角地区,有15个,占总量的24.2%,位居第一,西部地区有14个,占到总量的22.6%;其次是北京地区的12个,占总量的19.4%;中部地区10个,形成了一个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局面。除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宁夏自治区、青海省、宁波市、青岛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等11个省市尚未建立大学科技园以外,其已覆盖到全国的23个省市,直辖市的27个大中城市,由此可见,

3、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较为广泛。 根据对62个大学科技园的统计,现有孵化面积516.5万平方米,其中孵化用房219.5万平方米,研发用房83.1万平方米,生产用房103.8万平方米。 2.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发展情况 在62个大学科技园中,大部分大学科技园已经初具规模,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据2006年统计,目前62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6720家,在孵企业创造的总收入294.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收入438.5万元。其中在孵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的有26个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有4830家,占总量的71.9%。孵化企业在前五位的大学科技园是: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大学科技园607家、复旦大学大

4、学科技园512家、上海大学大学科技园463家、浙江大学大学科技园268家和重庆大学大学科技园265家。以上5个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总数达到了2115家,占孵化企业总量的31.5%。(见表3)在62个大学科技园中有32个建在国家高新区内,占大学科技园总量的51.6%,入驻企业2470家,占总量的39.3%。 截止到2006年止,大学科技园的孵化企业总数已经达到了6720家,其中仅2006年一年大学科技园就入驻了1384家企业,占孵化企业总量的20.6%。在6720家在孵企业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633家,由高校师生自办的企业数达到1344家。2006年6720家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比较明显,企

5、业总收入为294.7亿元;工业总产值250亿元;实现净利润27亿元;上缴税额16.6亿元;实现出口创汇3.2亿美元。 3.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队伍发展 2006年是大学科技园增长较多的一年,也是大学科技园发展最好的一年。经过大学科技园孵化后成长起来的毕业企业队伍,已经从2002年的720家企业发展到2006年的1794家,增长了2.5倍。其中仅2006年当年就有毕业企业335家,占毕业企业总量的18.7%。在已毕业企业中收入超过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5家,占毕业企业总量的4.7%。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毕业企业中有18家已经上市,在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年毕业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达

6、318.3亿元,工业总产值295.2亿元,累计出口创汇达到4.8亿美元;吸纳就业人员10.6万人,其中留学人员达到了1450人。说明大学科技园是继高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孵化和培养高科技企业的摇篮,发挥了辅助国家高新区培养企业的助手作用。 2006年62家大学科技园累计毕业企业达到1794家,比上年增加474家。毕业企业达到40家以上的大学科技园有17个,累计毕业企业1055家。 二、 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发展情况 1.服务能力建设 各种能力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为入驻企业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是否周全,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大学科技园建立的各类服务机构数量达到了925家,其中中介服务机构有41

7、4家,排在前五位的大学科技园是:1.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大学科技园;. 燕山大学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大学科技园;.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科技园;其中有金融服务机构数量130家,排在前五位的是:1.复旦大学大学科技园;2. 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大学科技园; .清华大学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大学科技园;. 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有风险投资机构122家,排在前五位的是:.岳麓山大学科技园; .清华大学大学科技园;、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大学科技园; .复旦大学大学科技园;.武汉东湖大学科技园;有商务服务机构259家,排在前五位的是:.清华大学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大学科技园;.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科技园

8、;.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科技园; .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大学科技园。 2大学科技园所承担项目情况 一年来,大学科技园在为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2005年有5家大学科技园被创新基金授权为企业进行创新项目的小额资助,得到支持的企业也较多,为企业创新创业活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在62家大学科技园中聚集的各类可用资金总额达到82.6亿元,其中企业自有资金31.4亿元,政府拨款3.4亿元,年末贷款余额30亿元,其它地方的来源18.3亿元。平均每个入驻企业得到的可用资金约123万元。另外,各类入驻企业筹集的孵化基金总额达6.3亿元,平均每个入驻企业为9万元。 20

9、06年在62家大学科技园中,企业获得支持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11项,投入资金3.8亿元。其中获得最多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共有145个项目,占项目总量的46.6%;获得资金0.7亿元,占资金总量的18.4%。大学科技园所获得的各类项目及资金情况。 3.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发展情况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发展集中了高等院校的大部分科技资源,是我国科技创新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逐步完善,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科技园的研发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了1123家,成果转化数量达到4947件;其

10、中成果转化依托高校的数量达到了2985个;大学科技园内企业的成果获得国家和各省市的奖励830个;大学科技园内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取得的成果达到2809个。 据2006年对62家大学科技园的统计,目前,入驻企业共申请各类专利4584件,比上年增加1371件,年增42.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有2171件,比上年增加960件。已授权的专利有2339件,其中授权的发明专利1002件,比上年增加242件。购买国外技术专利38件。 2006年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进行的科研活动也很活跃,企业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达到20.9亿元,比上年增加7.5亿元。其中R&D投入达到11.2亿元,比

11、上年增加4.2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7.5 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 三、大学科技园人力资源状况 1. 管理机构人才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管理人才素质是园区发展的需要。随着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对大学科技园的服务水平和管理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各大学科技园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目前,在62个大学科技园中,有从事服务与管理的各类管理人员178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毕业人员399人,占大学科技园管理人员总数的22.3%;获得博士学位人员95人,占研究生学历人员的23.8%,获得硕士学历人员306人,占到研究生学历人员的76.2%;本科学历毕业人员905

12、人,占总数的50.6%;大专学历毕业人员326人,占总数的18.2%。以上三类学历人员达到1630人,占到总量的91.2%。 2.企业人力资源 2006年62个大学科技园的在孵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达到了13.6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为国家解决了部分就业的压力,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企业管理型人才。在13.6万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1.4万人,高出上年0.3万人;本科学历人员5.8万人,高出上年1万人;大专学历人员3.1万人。具有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5.7%。 在62家大学科技园中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3.9万人,参与研发活动的人员2.1万人,吸引留学归国人员1903 人

13、。 四、 各区域大学科技园的发展 1. 华北地区大学科技园 2006年华北地区共有大学科技园16个,其中北京地区12个,占到华北地区75%,是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在16个大学科技园中用于孵化的孵化基金总额有1.9亿,占总量的30.2%。现有的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14万平方米,占总量22.1%。在大学园内的孵化企业有1097家,占总量的16.3%;在孵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4.3亿,占总量的1.5%,平均每个企业营业总收入39.2万元。在孵企业创造就业岗位2.6万人,占总量的19%。累计孵化成功已经毕业的企业443家,占总量的24.7%。 2.西部地区大学科技园 2006年西部地区共有大学科技园14

14、个,其中四川地区6个,占西部地区的42.9%。在14个大学科技园中用于孵化的孵化基金总额0.9亿元,占总量的14.3%。现有的孵化场地面积达到80.6万平方米,占总量的15.6%。在大学园内的孵化企业有842家,占总量的12.5%。在孵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50.8亿,占总量的17.2%;平均每个企业营业总收入603.3万元。在孵企业创造就业岗位2.5万人,占总量的18.4%。累计孵化成功已毕业企业207家,占总量的11.5%。 3. 东北地区大学科技园 2006年东北地区共有大学科技园6个,其中辽宁地区3个,哈尔滨地区2个,吉林地区只有1个。在6个大学科技园中用于孵化的孵化基金总额0.3亿元,

15、占到总量的4.8%。现有的孵化场地面积达到31.2万平方米,占总量的22.1%。在大学园内的孵化企业有542家,占总量的8.1%。在孵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18.9亿,占总量的6.4%,平均每个企业营业总收入348.7万元。在孵企业创造就业岗位9906人,占总量的7.3%。累计孵化成功已经毕业的企业104家,占总量的5.8%。 4. 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 2006年长三角地区共有大学科技园15个,其中上海地区8个,占长三角地区53.3%。在15个大学科技园中用于孵化的孵化基金总额就有2.4亿,占到总量的38.1%。现有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86.3万平方米,占总量的36.1%。在大学园内的孵化企业有

16、3027家,占总量的45%。在孵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122.1亿元,占总量的41.4%,平均每个企业营业总收入403.4万元。在孵企业创造就业岗位4.8万人,占总量的35.3%。累计孵化成功已经毕业的企业549家,占总量的30.6%。 5. 中部地区大学科技园 2006年中部地区共有大学科技园6个,分布在6个城市中。在6个大学科技园中用于孵化的孵化基金总额就有0.5亿元,占总量的7.9%。现有孵化场地面积达到70.5万平方米,占总量的13.6%。在大学园内的孵化企业有712家,占总量的10.6%。在孵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26.6亿,占总量的9%,平均每个企业营业总收入126.4万元。在孵企业创造就业岗位1.5万人,占总量的11%。累计孵化成功已经毕业的企业232家,占总量的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