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意识调查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0780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民俗文化意识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传统民俗文化意识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传统民俗文化意识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传统民俗文化意识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传统民俗文化意识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民俗文化意识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民俗文化意识调查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号: 河 北 工 程 大 学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申报书项目名称: 传统民俗文化意识调查报告 申请人: 所 在 学 院: 申 请 人 电 话: 申请人电子信箱: 指导教师: 单位和职称: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2013年2月28日 河北工程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填 表 说 明1、 申报书各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并要求打印或用钢笔填写。页面不够时可加页,不得破坏后面表格的完整和美观。对于填写不合要求、内容含糊不清、字迹潦草者,不予受理。2、 上报的申报书一式二份(至少含一份原件),项目获准后申报书由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签署意见并保存一份,另一份

2、返回存档。4、封面总编号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编写。5、该申报书为A4纸,各单位或个人可以从河北工程大学团委网站自行下载或翻印,但格式、内容、大小应与原件相同。一、项目申请人情况 申请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所在学院专业年 级项目名称关于公民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意识的调查报告通讯地址电话项目类别哲学社会科学调查报告类(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 创业计划类(产品类含A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B生物医药C化工技术、环境科学D电子信息E材料F机械能源和服务服务咨询类)科技发明制作类AB(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 研究起始时间年 月 日完成时间年 月 日申请人参 加科研的经历何年何月至何年月

3、参加的项目担任的工作申请承诺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有关学生科研项目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按时结项。申请人签字:年月日项目组其他成员姓名性别学号年级专业分工签名二、研究项目简介1.选题意义:项目选题的背景介绍,理论和现实意义。节日民俗即传统节日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

4、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如我国春节的民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习俗, “西方情人节”送巧克力、玫瑰,4月1日的“愚人节”搞恶作剧,12月25日的“圣诞节”互赠礼物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

5、5的“端午”等节日的民俗民风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张家口市部分公民做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此分析报告。2.研究内容:本项目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项目先进性及特点)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于是鸦片战争结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仍旧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中,可谓绝无仅有,也使许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对中国传

6、统文化反思如此困难,有政治环境恶劣的原因。中国的政治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其思想文化观点相对保守,对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一旦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进、突破,总会有一些从特权政治获得甜头的政治家,从幕后跳出来,用政治权力加以打击。近代不是有一些军阀,在国内大肆鼓吹尊孔吗?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对思想文化横加干预,是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复杂,也是一个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这使后人感到

7、困惑:想说爱你,又不容易。因为分明有着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许多至可宝贵的东西3.研究方式和进度安排: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进度初步安排。一、调查时间: 2013年2月10日20日二、调查地点:家中 街头 图书馆门口三、调查对象: 中小学生、中年人、老年人、四、调查目的:对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民风的各项数据作一个比较准确地了解与统计,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客观具体地总结出一些方法和规律提供给广大市民,从而使所有公民都能够用正确的态度中国传统节日及民俗。五、调查问题:.请说说您所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 .说说您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 .

8、您希望春节时有什么民俗活动? .简单描述您小时候的过年及活动? .您对普及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有什么看法?六、调查方法:上网查询 电话资询 查阅报刊 询问路人4.预期价值和成果形式:研究的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结项提交的成果形式。调查结果:一大多数中小学生能够说出五个以上的中国传统节日,而中年人和老年人能够了解更多。二大多数人都普遍认为:作为中国公民应该有传统意识,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们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和民俗民风,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又让中国传统美德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三现在的青少年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有一小部分同学又从洋媚外的倾向,还

9、有一些对中国传统节日混淆不清。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如果需要,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四80%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18%的学生认为应该兼容并包,认为家长适当教育即可,只有2%的人认为应该比起传统,以上这种少数情况的产生其中主要有3种原因:西方文化入侵,中外文化交融。快节奏生活态度,使传统文化不符现代生活。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文化接触较少。 调查结论:1、现在的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给孩子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也日益增多,一个城市普通家庭的年总收入约是24万元,城市生活少了传统文化的接触。2、作为中国公民应该有传统意识,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们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和民俗民风,

10、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又让中国传统美德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3、在传统文化该如何传递最有意义这一问题上,大多数中小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加强教育,社会重视。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表露出不情愿的态度,认为传统太土太俗气。我想,这类学生的道德素养实在是需要提高了。根据这次调查所了解的情况,就压岁钱的问题给家长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根据我国的传统习惯,应该加强文化教育,传统美德的传承。2、多举行传统的文化活动,从小给孩子传统文化的熏陶。3、家长要耐心地教育孩子,传承中华民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总结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回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进行了采访和研究,同时还

11、对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区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民族的春节民俗趋于汉化,各地区的春节民俗也趋于一致,标志着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的繁荣发展。另外,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从整体上看,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过去,但其中优秀的文化精华部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依然拥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因此,我

12、们一定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持、保护与挖掘,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5.研究工作已有基础条件和参加者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本项目组指导老师是一位热衷于社会文化研究的老师,有了指导老师的指导,本项目一定会取得预期成果。 本项目组的全体成员以认真学习过相关知识,他们对项目认真负责,有高度的责任感,相信在本组成员的努力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项目一定会圆满完成。本项目联系当前社会文化,有切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和组员的努力下,一定会有长足进步。6.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民俗学 乌丙安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2、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高丙中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中国宗教礼俗 高寿仙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5、汉族民间衣食住行风俗 莫高、吴华著 教育出版社,19946、中国民间禁忌 任骋著 作家出版社,19917、饮食与中国文化 万建中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 8、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 王献忠著 中国书店,1991 9、中国居住建筑简史 刘致平著 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1 10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丁世良、赵放著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11、巫与民间信仰 宋兆麟著 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 12、神灵与祭祀 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