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限时规范训练11_14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607574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限时规范训练11_14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限时规范训练11_14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限时规范训练11_14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限时规范训练11_14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限时规范训练11_14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限时规范训练11_14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限时规范训练11_14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练十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选择题)(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部署专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记者: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如何理解这个总要求呢?韩长赋: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我们要系统认识,准确把握。乡村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五子”登科,内在要求是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推进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

2、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

3、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上精准供给。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材料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材料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

4、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2050年可能超过70%。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了乡村衰退问题,一般要到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在我国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材料选自求是,有删节)材料三:脱贫是“乡村振兴”的起点。中共十九大报告对过去

5、五年的扶贫做出的总结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和显著成绩。2012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万人,2017年减贫人数也在1000万人以上。5年平均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材料选自新华网,有删改)材料四:2012年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综合选择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五位一体”,统筹推进。B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

6、到58.52%。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50年,城乡矛盾有望逐步得到解决。C2012年至2017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500万人以上,5年年均减贫1300多万人。D图表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逐年递增,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差距。解析:D项表述错误,虽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逐年递增”但增幅依然没有超过城镇居民,没有“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差距”。答案:D2.(综合选择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从而实现乡风文明,最重要的是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弘扬优良传统。B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

7、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但既不能出现城乡分离发展,也不能违背乡村自身发展规律。C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使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D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限制了乡村的发展,因此,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解析:A项“最重要的是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弘扬优良传统”原文未体现出;C项“使”条件关系不成立;D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限制了乡村的发展”于文无据,“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错。答案:B3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生活富裕”的要求,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

8、居民“生活富裕”这一目标。答: 答案:政府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生产力,拓宽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为乡村居民提供生活便利。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8新年伊始,直播答题迅速掀起了一波全民答题热潮,直播答题APP通过疯狂烧钱吸引用户参与。各大直播答题平台的玩法基本一样,由主持人出题,网友在线面答,通常每场共12道选择题:在指定时间内全答对的人可以瓜分巨额奖金。事实上,“知识变现”的狂欢并不是一场撒钱的慈善活动,“答题者”看到的是利益,“出题者”看到的同样是效益。看直播从花钱到赚钱的转变激起用户热情,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意愿。直播兴起后

9、,“低俗”“无厘头”一直是撕不去的标签。在吃了“低俗网红”的亏之后,直播答题似乎是一条相对符合政策的安全道路。在网友点灯熬油答题“变现”的时候,已有直播答题平台拿着流量数据实现了商业变现包场式广告赞助纷沓而至。1月9日,美团100万元冠名花椒“百万赢家”中午场,映客的芝士超人的首个广告则被趣店以1亿元拿下。直播答题仍在探索期,最终能否产生出持久的民生红利,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需要提醒的是,娱乐永远是娱乐,我们不能让娱乐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也不能幻想,通过直播答题让全民知识有多高的飞跃,更不能做一夜暴富的梦。(摘编自央视直播答题为何突然火了)材料二:(数据来源:全国直播答题用户调研报告)材料三:

10、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出通知指出,今年以来,一些网络平台以视频直播方式开设互动有奖问答节目,吸引大量网民参与抢答,在促进知识传播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级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网络直播答题的内容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健康有益的知识,不得传播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传播格调品味低下的内容,不得宣扬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任何机构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办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直播答题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应的条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通知要

11、求,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已开展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进行清理整顿;加强对合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的监管,引导业态有序平稳发展,防止过度炒热;要把日常监管、定期巡查与网民举报结合起来,对违法违规问题即发现、即处置;建立方便广大网民参与监督的举报制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引导网民理性参与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督导合规网络直播答题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摘编自新华网:官方加强管理网络直播答题)材料四:题目,是直播答题的基础。题目出得好坏,直接决定节目水平高低。然而纵观当下直播答题节目,出题水准堪忧。比如有的出现事实错误,硬把“肉夹馍”划成江苏小吃;有的内容无聊,要求回答“西瓜视频”四个字共有多少

12、笔画,毫无知识性;甚至还有些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出现严重误导,令人匪夷所思。有人认为,不过是一两道题出得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然而在直播答题过程中,动辄上万乃至几十万人同时在线,一旦题目内容包含严重错误信息或不良导向,不仅可能歪曲事实、误导不知情的观众,甚至会对互联网领域的文化生态产生冲击和不良影响。一味强调娱乐性、互动性,而忽视题目设置本身的严肃性、严谨性,无疑会让问答跑偏,令知识失色。把题库扎扎实实做好,是直播答题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前提;而泾渭分明的区分真正的知识和垃圾信息,则是做好题库建设的最基本要求。(摘编自人民网: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4.(综合选择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

13、确的一项是()A直播答题APP用户对直播答题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这使接近三分之一的直播答题APP用户卸载过直播答题APP。B二线城市的直播答题APP用户是直播答题APP用户的主力军,无论是用户分布还是用户渗透都处于城市直播答题APP用户第一位。C直播答题是一种娱乐方式,不是真正的知识传播,也不是真正的知识变现,所以直播答题让网民的知识飞跃以及一夜暴富都是不可能的。D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通知要求是从各级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以及网友等的角度来诠释规范直播答题节目的责任权利方面的内容。解析:A项,“对直播答题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卸载过直播答题APP”错误,用户卸载直播答题A

14、PP的原因会很多,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只能是其中一种,但不是全部,所以卸载直播答题APP的用户不能全是因为“反感”使然。答案:A5.(综合选择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直播答题APP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提高了使用直播答题APP用户在线答题的兴趣,这也保证了这些用户今后会继续使用直播答题APP。B绝大部分用户是为了参与直播答题才安装直播答题APP的,只有小部分用户是之前安装,这说明直播答题疯狂烧钱吸引用户很有效果。C网络在线直播答题的积极方面是能促进文化知识传播,消极方面是所出题目有知识错误,而这些知识错误使相关部门对直播进行监管。D合规的网络直播答题平台必

15、须具备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及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的专业主持人。解析:A项,“保证了这些用户今后会继续使用直播答题APP”错误,从图表中有三分之一的用户卸载过直播答题APP可以看出,“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未必能让直播答题APP用户继续使用该程序。C项,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对直播进行监管除了题目出现知识错误外,还有传播的思想、开办直播答题的资格和主持人业务素质等诸方面。D项,“专业主持人”错误,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合规”的“规”就是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主持人不是规定要求的,“通知”要求主持人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而不是“专业主持人”。答案:B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直播答题如何才能真正传播知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