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0746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心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心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心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心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心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十一章 思维第一节 思维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任务分析 大多数思维研究是从任务分析开始的。任务分析就是分析一下被试在完成主试布置的思维任务时要经过哪些过程。 二、反应模式分析 为了检验任务分析中提出的模式是否正确,就要采取以下步骤:(1)在假设的、重要的维度上系统地变换任务的结构,产生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2)根据任务分析提出的模型,设想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时应该出现的反应模式;(3)将这个预测的反应模式与实际反应进行比较。 三、反应时分析 反应时一直是心理学实验中最常用一个指标。现在,减法反应时方法逐渐成为思维研究的重要方法之 一。其步骤是:分析任务;编制若干问题

2、,问题之间略有不同,因而需要不同的过程或某一过程不同次数的介人(这是根据任务分析得出的);列出每个问题的反应时与介入的过程之间关系的方程式:RT=a+b+c+d;让被试解决各个问题,并分别测量反应时;比较不同问题的反应时,确定每个过程的持续时间。如果解决某两个问题只差一个过程,那么两个反应时之差就是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 四、言语报告分析 言语报告指的是被试在实验时对自己思维活动的描述,也可以是他在实验之后的描述。对言语报告的分析有如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整理原始报告,即分段、简化等;第二步,对资料加以解释和分类,从而得出思维活动的规律。 五、表象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表象在问题解决、创造活动中有重

3、要作用。 (一)She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人在完成某种作业或解决某些问题时,主要依赖于视觉表象操作或表象过程。这种视觉表象操作实质上是一种视觉思维,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根据实验研究,这种视觉思维具有整体的和类比的性质,而与逻辑思维有明显的区别。 (二)其他涉及表象在思维中作用的研究 Huttenlocher(1968)的研究表明,空间表象在线性三段论推理中起重要作用。 Clark和Chase(1972)认为,被试完成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时要将句子转换为命题,并将图画也要转化为命题,然后再将句子和图画两者的命题表征进行比较。后来,其他的心理学家也有相似的解释。Mathews等(1

4、980)在匹配实验中,让一部分被试应用语言一命题的方式来完成作业,而让另一部分被试应用表象的方式来完成作业,结果发现被要求用语言一命题方式的被试的实验结果接近语言一命题说的预测,被要求用表象方式的被试的实验结果接近表象说的预测。这揭示表象加工有其特点,在这些作业中起作用的。第二节 推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推理也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只不过它不是一个直接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已知的信息推知未知事物的过程。这也是思维的间接性的重要体现。一个推理是否圆满,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推理是否合乎逻辑规则(有效性),二是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正确性)。一个既有效又正确的推理才算是圆满

5、的推理。 一、形式逻辑推理 形式逻辑推理都有严格的逻辑规则,例如三段论推理。关于这种推理的研究是很多的。 (一)具体性的作用 推理涉及的内容越具体,就越不容易发生错误;反之,抽象的论据往往容易引起错误的推理。 (二)气氛效应 伍德沃斯(woodwonh)和塞尔斯(Sells)提出了一个假设:前提所采取的形式会影响人们对结论所采取的形式的预测。这是一种气氛效应。 (三)对逻辑术语和命题的理解 对逻辑术语和命题语言层面的理解制约人们对形式逻辑推理的进行。 (四)条件推理研究 被试对第一规则比较熟悉,或者说对顺向推理比较熟悉,而对第二规则(逆向推理)则很不熟悉。 (五)命题的验证和假设检验 1卡片选

6、择问题 22-4-6问题 二、自然推理 自然推理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现实事物的推断。 (一)典型特征的作用 人们根据典型性或相似度来进行预测。 (二)易提取性 人类推理受到记忆中的材料的易提取性程度的影响。容易想起来的事情也比较容易被当做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三)问题的形式 问题的形式也会影响推理过程。两个问题如果内容完全等值而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有时也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果来。 (四)易计算性 事件概率容易计算与否,是影响概率推断的一个重要因素。两个事件即使实际概率相同,但是如果其中一个事件的概率不易算出,则对相对容易算出的那个事件而言,它的概率就往往被低估。 (五)评价和预测 评价和预测

7、将得出几乎相同的结果。 (六)对于回归现象的判断 人们总是认为,人的每一个重要的行为都高度体现了这个人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有人格上的原因的,而对随机误差,人们往往考虑得比较少。第三节 概念形成 概念就是对具有相似特征的一组刺激所作的同样反应。概念形成就是去发现那些相似特征的过程。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发现也好,习得也好),概念形成都可以说是对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过程。 一、如何研究概念形成 (一)实验范式 研究概念形成的实验范式主要有两种。这两种范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由主试还是由被试来决定概念样例的呈现顺序。 第一种实验范式是“被动型”,由主试呈现实验材料(样例),每呈现一个样例,被试就

8、试着将这一样例归入某个类别,然后主试反馈,告诉被试反应正确与否。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被试不再发生分类错误为止。 第二种实验范式是“主动型”,其基本方式就是由被试自己选择刺激材料作为某个概念的正例或负例,然后主试反馈,接着被试提出假设。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假设正确为止。 (二)实验中行为的测量 心理学家设计了人工概念,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实验中一般是呈现给被试实验材料(如图片),让被试辨别一些属性,排除无关属性,从而形成概念。研究发现,被试在实验中应用了一些相关的策略。 (三)概念研究的刺激材料 概念研究的刺激材料主要是指人工概念材料和自然概念材料。 布鲁纳等人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

9、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综合与被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他们不仅制作了新的人工概念材料,还进一步研究了概念的结构特征之间的结合方式,并且研究了它们的难度顺序。 二、概念形成的策略 Bruner等人确定了以下几种通用的假设检验的策略或概念形成的策略。 (一)聚焦 这种策略是在比较各个样例的过程中,逐渐舍弃那些非本质属性,最后留下本质属性。聚焦一般有保守性聚焦和博弈性聚焦两类。 (二)扫描 这种策略不是先选择一个焦点刺激,而是先形成简单的假设,然后根据这个假设将刺激进行分类,直至发现错误,再修改和另立假设。扫描一般包括同时性扫

10、描和继时性扫描两类。 三、关于概念形成机制的学说 (一)假设检验理论 被试把人工概念当作一个等待证实的假设;而他们在这个任务上是很有策略的,策略的选择则取决于运用策略所需要的记忆负荷,被试总是偏爱负荷量比较小的策略。 但是,假设检验理论有许多问题不能解释。其中最难以解释的就是被试对假设本身的记忆很差,还有一个就是内隐记忆问题。 (二)样例学习理论 自然情况下,概念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 奥谢本和史密斯(Smith)于1981年提出,人们记忆中可能存在两类信息,一类是样例信息(对样例的记忆),另一类是类别信息(概念的定义、关键特征以及特征问的相互关系),前者用于迅速判断,后者用于逻辑证明。每一个概

11、念都有类别信息和样例信息。第四节 问题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和问题解决 问题就是一种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某个人希望达到一定的目标,但是初次尝试失败,往往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所谓问题解决,就是人在面临着问题这个情境时,为处理这个情境而产生的一系列认知加工活动。 二、问题解决的研究方法 西方心理学家采用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问题解决中的行为,推测被试对课题的理解(模式)。他们提出的实验课题往往带有人工性质,例如移字码、河内塔(Hanoi)、过河问题、量水问题、密码算题(即DONALD+GERALD=ROBERT之类的问题)等等。 三、针对人工问题进行的研究 利用移字码、河内塔、过河等各种问题,研究人员探

12、讨了两种类型的解决问题的模式:状态动作模式和问题分解模式。所谓状态动作模式,指的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用搜索的方式找出可以将起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一系列操作(动作)这样一种模式。 问题分解模式则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手段一目的分析”就是问题分解的一种方式,其要点是: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问题:如何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找出缩小差距的办法和操作;如果提出的办法的实施条件不成熟,则提出第二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找出创造条件的办法和操作;如果中提出的办法的实施条件也不成熟,则提出第三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如此循环进展,直至问题解决。 四、格里诺(Greeno)

13、对问题的分类及其相关研究 格里诺(1978)在分析了各种不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问题分为三类:归纳结构问题、转换问题和排列问题,问题解决相应地也分成三种基本模式。同时他还认为,这三种基本模式都要求问题解决者具有特定的认知操作和技能。 五、知识和经验与问题解决专家和新手的区别 心理学家用国际象棋、围棋、桥牌和扑克等比赛类专业问题来研究专家思维的特点,还广泛研究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医学和政治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和新手的区别。 高水平的棋手在其长时记忆中储存着较多的模式或组块,在看到棋盘上有联系的棋子时,这些模式起了组织的作用,把许多棋子分成少数几个大的组块,这样就出现了优异的回忆成绩。这就是

14、“模式再认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对学术领域的专家思维也进行了许多研究。莱夫(Reif,1979)从分层组织的角度分析了专家和新手知识结构之间的不同。他认为,专家凭借多少年来的经验,各项知识之间已经形成各种联系,这些知识已经可以归成同一类,几个类的知识又可以归成更大的一类。专家能够迅速地解决问题,往往得益于对材料的组织,组织可以使他容易看到问题的实质。第五节 想像与创造 一、想像是思维的一种形式 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经常伴有感性的直观形象(表象),这些直观的形象是思维活动的感性支柱,它有助于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问题的情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的情景提供的信息不充分,解决问题的进行将主要依赖于想

15、像。因此,通过实验研究想像的作用,对研究思维活动有重要意义。 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 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是指用问卷法、测验法等方式来搜集人们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并且加以整理、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 想像可以减弱内驱力,可以起一个安全阀的作用,也就是说起到宣泄情绪的作用。 想像的三大功能:预测与计划;提醒人去做未完成的事情;在沉闷的环境中保持人的警醒。 三、关于想像的实验研究 (一)任务要求 在想像过程中,情境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如果一个人在完成某个任务时需要较多地注意外部环境,那他就不容易进行想像活动。任务的复杂性和它对于被试的重要性都会影响被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想像活动。 (二)“坏消息”效应 前面讲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