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9766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一课:怎 样 进 行 观 察(共1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3、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三、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3、制作观察记录表。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xx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知道这位同学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

2、鞋子吗?(指名回答)。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二)研究讨论1、什么是观察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3、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4、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

3、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因此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固然,在观察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课件出示)(1)观察要有序;师点拨:观察的顺序有哪些?(2)观察要有

4、目的;(3)观察要进行比较;(4)观察要启发想象。(三)实践操作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瓶矿泉水,要求通过观察把观察的过程记录下来,填写观察记录。附:( 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过程和结果 收获和体会2、学生交流观察记录。(四)课堂总结与延伸1、师生总结。师: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观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课外延伸: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社会的有心人。(五)作业: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第二课: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共1课时)教学设想:当前我校正在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各类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正悄悄走进学生的生活。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

5、诗词歌赋也渐渐崭露头角。当他们摇头晃脑地背诵这些诗歌的时候,传统文化也悄悄的熏陶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了让儿童进步了解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本堂课开展了以“绝句”为突破点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的:1 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2 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3 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4 借助网络查阅整合信息,培养相互合作的学习精神。教学难点:借助网络筛选整合信息,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教学准备:学习古诗绝句,激发学生对唐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诗歌声声,如溪水潺潺,汇入我们的心间,熏陶我们的灵魂。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

6、。今天物品们就来当一回唐诗历史的解说员,带领大家走进那段辉煌的历史。二 活动激趣师:今天我就是博物馆的馆长来这里招聘优秀的解说员。这里有唐诗历史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一块证书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二块就是介绍代表诗人杜甫生平事迹的资格证,第三块就是介绍绝句赏析评论的资格证。最优秀的解说员可获得“唐诗小博士”的称号。三、上网查询,合作交流资料为了当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请同学们按照馆长发给你解说员必填表按要求填写,关于这些知识可以到网上查询,看哪一个小组配合的最有默契。学生活动上网查询资料(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大家合作完成同一个课题)四 全班交流讨论 颁发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书师:现在我这位馆

7、长来招聘人才了,请个位选手好好准备 第一轮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招聘。(陆续完成介绍唐代代表诗人杜甫的解说员和绝句赏析解说员的招聘)五 活动小结今天各组的表现不错,下面我宣布优秀解说员的名单,那谁又是本次迎聘的“唐诗小博士”呢? 那就是。诗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和义务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我希望我们各位同学能在课余时间继续去汲取这份丰富的文化乳汁。六 活动拓展师:我们班有很多小小作家,现在请你展开想像写一篇绝句新传。七 教师推荐网址唐诗概况:http:/ http:/ 一、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2、懂得关心父

8、母,为父母分忧,与父母做知心朋友。 3、通过活动,对自己的成果喜悦感、成就感,树立起自信心。 4、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认知目标: 1、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懂得如何为父母建立档案卡。 2、懂的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学习、生活等方面) 能力目标: 1、培养采访、查找、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一)了解爸爸妈妈,为爸爸妈妈制作档案卡。1、说说我的爸爸妈妈,测试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2、对父母进行观察、采访,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3、为父母制作个人档案卡。(二

9、)感受爸爸妈妈对我的爱。1、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父母的关爱为内容的歌曲、歌谣和诗歌进行交流、展示。2、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的点点滴滴。3、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策划剧本,组织编排片段表演、小品。通过片断表演和小品表演展示日常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几个片断。4、 给父母写一封信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三)与爸爸妈妈合作交流,为他们分忧。1、 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制定“爱心回报”计划书或建议书:在日常生活中,与爸爸妈妈一同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遇到困难与爸爸妈妈商量解决。2、 师生商议组织一次“大闯关”活动,让学生和爸爸妈妈在游戏中商议、协作、交流,解决问题

10、获取胜利。(四)与爸爸、妈妈打交道。1、 就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并进行交流。2、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与人交流、打交道(特别是父母、长辈)的资料、信息,设计制作成小报进行交流。3、 以“需不需要爸爸妈妈理解我”为主题组织一次辩论会。4、 就“就怎样让爸爸、妈妈理解我”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几点建议,并在日常生活中真诚与父母交流,并组织反馈交流,了解父母的反映。5、 给父母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知心话;父母互动交流。第四课:走近家乡的风俗习惯(共4课时)一、主题的产生:生活中许多民俗我们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人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进行家乡民俗的研究,学习和了解家乡民俗风情

11、,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二、活动目标:1、 通过对家乡民俗的研究,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味小吃、民间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 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三、实施过程:第一课时第一阶段汇报:话家乡风俗活动准备:搜集家乡风俗的图片活动过程:一、 谈话导入:1、 同学们,还记得王安石的元日诗吗?谁来背?(生背)请问这首诗描写一番怎样的景象?(生:描写了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2、 师小结:春节是我国人民重要的民族节日,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如放鞭炮、包饺子、互相拜年等,这些风俗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礼节

12、习惯等。下面我们将一起来话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二、 话家乡风俗1、 小组交流家乡风俗。2、 集体交流。(1) 家乡风俗有节日风俗,如元宵节、重阳、过大年、清明、端午节、七月半等。生产风俗:学徒与帮工、开张剪彩等。婚丧喜庆:洗三朝、做生日、抓周、祝寿等。生活风俗:张贴门神、建房与上梁等。(2) 对某一风俗作介绍。三、 展出家乡风俗图片,并说说经历。四、谈谈看法和建议。(如对家乡的哪些风俗你是不满意的?)五、 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1、 正确看待民风民俗。2、尊重当地的礼仪。3、对于迷信活动,迎当加以抵制。第二课时第二阶段汇报:小小点心师活动过程:1、课前调查了解家乡的点心有哪些,知道他们

13、的名称,材料,做法,口味2、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做一道点心。最好有自己的创意。3、把自己制作点心的材料和过程,或者制作中的感受写下来。4、把自己制作的点心带到学校里来,向同学介绍点心的做法,然后根据色香味评出最佳点心师。最后和同学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5、整理好在这次活动中的资料:包含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数据、表格第三课时第三阶段汇报:小小艺术家活动准备:1、课前调查了解家乡的艺术,工艺、曲艺两个方面。2、虚心请教,学一工艺制作或曲艺。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2、露一手每组学生完成一件手工艺品,然后介绍一下其做法、材料评出优胜组。3、曲艺表演。评出班级“金嗓子”4、 整理好在这次活动中的资料

14、:包含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数据、表格;活动中自己记的笔记(点心的制作材料、过程),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活动中的图片资料第四课时第四阶段成果汇报:家乡民俗风情展活动过程:一、男女主持人宣布:家乡民俗风情展活动现在开始二 、引入家乡风俗。女主持人“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风俗;也有些风俗具有各地的特点,如嫁娶风俗、居住风俗、市集民风等,下面就请大家把收集到的有趣的家乡风俗故事讲给大家听。二、风俗故事会。(学生把各自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三、男主持人:下面请欣赏故事表演1、祝寿 2、姐姐的婚礼四、女主持人:看完了精彩的故事表演,再让我们听听趣说风昧小吃这档饮食节目吧。(模拟饮食文化类节目)小主持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家乡的小吃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五、男主持人:哦,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家乡的小吃这么有名啊!女主持人:我们家乡有名的可不止这个。1、演唱过年歌曲、相声表演拜年趣话2、两名学生表演舞狮;小品表演红包七、男主持人:节目真精采,然而家乡浓厚的民俗风情又岂是三言两语或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