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三、二十四课检测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9579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三、二十四课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三、二十四课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三、二十四课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三、二十四课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三、二十四课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三、二十四课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三、二十四课检测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检测题古诗词三首麦哨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学校: 姓名: 班级: 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9分)yn tin gu y j m ( ) ( ) ( )ru l bi l gng zh ( ) ( ) ( )yng cn sng y bin si( ) ( ) ( )二、读句子,用横线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1)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 h)着孩子的鼻音?(2)一声呼,一声应(yng yng),忽高忽低,那么轻快,那么柔美。(3)黑白相间(jin jin)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16分)似: ( ) 结: ( ) 塞: ( ) 剥:

2、 ( ) ( ) ( ) ( ) ( )四、给诗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1、绿遍山原白满川( )A、河流 B、平地 C、山冈2、才了蚕桑又插田( )A、明白、清楚 B、完了,结束3、童孙未解供耕织( )A、提供 B、从事4、也傍桑阴学种瓜( )A、靠近 B、依靠 C、临近五、选词填空。(4分)肺腑 眉目 手足 心肝1、他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如( )。2、经过调查,这件事终于有了( )。3、孩子是妈妈的( ),怎会不倍加呵护?4、我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那清凉的滋味沁人( )。六、大自然中的颜色五彩斑斓,请你从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把下面的景物描写得更美,再试着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3、(12分)( )的油菜花 ( )的田野 ( )的萝卜花( )的蚕豆花 ( )的麦叶 ( )的脸蛋 七、开心字典。(8分)“裹”字共有 画,第十一笔是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肺”字共有 画,第六笔是 。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音节 。八、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诗句填入句中。(3分)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斜风细雨不须归 柳暗花明又一村1、正当我们无助地望向前方时,导游却指引我们向左拐弯,眼前忽然明亮起来,真可谓“ ”啊!2、江南水乡,人们正忙着插秧播种,连小孩也知道跟在后面帮忙。看来“ ”说得真没错哩!3、虽然下着蒙蒙细雨,湖边仍有人在漫步,我想这就是“ ”吧!九、根据课文内容填

4、空。1、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 所作,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农村 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 ,后两句写 ,诗句“ ”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和繁忙。(6分)2、渔歌子的体裁是 ,作者是唐代诗人 ,全文前两句写景,分别写了 、 、 、 、 几种景物。诗句“ ”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8分)3、“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此句中把“麦芒”比作 ,把“麦穗儿”比作 ,写出了丰收的景象。(2分)十、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并完成练习。(4分)四时田园杂兴 , , 1、此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分)2、诗题“杂兴”的意思是 ;其中

5、“兴”读 。(2分)3、找出诗中一对反义词。( )( )(2分)4、诗的前两句生动描绘了 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 之情。(4分)5、后两句表现了乡村儿童的 。6、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从“ ”这个词可知。(2分)十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蜒,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1、用横线画出表现男孩子快乐的句子。(1分)2、湖边草的特点是 ,草地的特点是 。(2分)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简直”的意思是: 。作者把“草地”比作 。这一句不仅运用了比喻的

6、手法,还运用了 手法,写出了草地的 。(7分)综合检测题答案古诗词三首麦哨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学校: 姓名: 班级: 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9分)yn tin gu y j m (耘田) (鳜鱼) (绩麻)ru l bi l gng zh (箬笠) (白鹭) (耕织)yng cn sng y bin si(养蚕) (桑叶) (边塞)二、读句子,用横线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1)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 h)着孩子的鼻音?(2)一声呼,一声应(yng yng),忽高忽低,那么轻快,那么柔美。(3)黑白相间(jin jin)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三、给多音字

7、注音并组词。(16分)似:s(似乎) 结:ji(结实) 塞:si(瓶塞) 剥:b(剥削) sh(似的) ji(结束) si(边塞) bo(剥开)四、给诗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1、绿遍山原白满川(B)A、河流 B、平地 C、山冈2、才了蚕桑又插田(B)A、明白、清楚 B、完了,结束3、童孙未解供耕织(B)A、提供 B、从事4、也傍桑阴学种瓜(A)A、靠近 B、依靠 C、临近五、选词填空。(4分)肺腑 眉目 手足 心肝1、他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如(手足)。2、经过调查,这件事终于有了(眉目)。3、孩子是妈妈的(心肝),怎会不倍加呵护?4、我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那清凉的滋味沁人(肺

8、腑)。六、大自然中的颜色五彩斑斓,请你从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把下面的景物描写得更美,再试着写几个类似的词语。(12分)(金黄)的油菜花 (鹅黄嫩绿)的田野 (雪白)的萝卜花(黑白相间)的蚕豆花 (浓绿)的麦叶 (红扑扑)的脸蛋 绿色的叶片 浅黄色的麦田 肥嫩的小草 七、开心字典。(8分)“裹”字共有14画,第十一笔是丿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亠部,再查12画。“肺”字共有8画,第六笔是丨。用音序查字法先查F,再查音节fi。八、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诗句填入句中。(3分)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斜风细雨不须归 柳暗花明又一村1、正当我们无助地望向前方时,导游却指引我们向左拐弯,眼前忽然明亮起来

9、,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啊!2、江南水乡,人们正忙着插秧播种,连小孩也知道跟在后面帮忙。看来“ 乡村四月闲人少 ”说得真没错哩!3、虽然下着蒙蒙细雨,湖边仍有人在漫步,我想这就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诗句“才了蚕桑又插田”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和繁忙。(5分)2、渔歌子的体裁是词,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全文前两句写景,分别写了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几种景物。诗句“斜风细雨不须归”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8分)3、“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

10、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此句中把“麦芒”比作乐谱上的线条,把“麦穗儿”比作跳动的音符,写出了丰收的景象。(2分)十、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并完成练习。(4分)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此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2分)2、诗题“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其中“兴”读xng。(2分)3、找出诗中一对反义词。(昼)(夜)(2分)4、诗的前两句生动描绘了乡村里农民辛苦劳作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4分)5、后两句表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和勤劳。6、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季节),从“桑阴”这个词可知。(2分)十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蜒,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1、用横线画出表现男孩子快乐的句子。(1分)2、湖边草的特点是又肥又嫩,草地的特点是柔软而有弹性。(2分)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简直”的意思是:表示完全如此。作者把“草地”比作天然的运动场。这一句不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出了草地的细密柔软。(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