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复习教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90154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诗文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文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复习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一、考纲要求: 默写课文中规定背诵的篇与段及大纲推荐背诵的古诗文。二、考查知识点:名句默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标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的内容。二是教科书中的规定背诵的篇与段。三是一些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名篇。除此以外,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富有哲理意味的名言名句、俗语、谚语、格言、警句等,也是近年中考试题常常涉及的范围。三、考查的形式考查的形式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根据提供的上(或下)句,填写出下(或上)句;二、根据题干的要求,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填写原句;三、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实际运用式的默写;四、写出一些成语在古诗文中的源出句;五、根据要求,写出描写同一类型事物的

2、诗文句子;六、根据图画内容,配以适当的古诗文句子。近年来,又出现了以话题组合名句默写的方式,以及整体性默写(即默写整篇诗文)的形式。总之,诗文积累在中考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复习时不能掉以轻心。四、古典诗文的积累有如下要求: (一)不能死记,但要记死。 要想背诵,首先要理解内容,通篇熟读,而不能打开课文就一句一句地“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名家、名篇、名段、名句,可以避免死记硬背所造成的张冠李戴;而一旦背下来了,就应遵循记忆规律,经常复习、巩固,做到记牢、记死,永不忘记。这里,我们强调两点。 1、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必须达到“三能”程度:既能分析其篇、段、句的思想意义, 又能根据

3、所提出的思想意义默写出相对应的诗句或文句,还要能够综合分类,融会贯通,甚至吸收内化,丰富表达。例如:(1)木兰诗中表现十年征战,不畏艰难的两句诗是:“朔气传金柝,关山度若飞。”(2)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善于抓住有利战机的文句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吾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故逐之。”)如果只会背诵而不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就很难解答这样的问题。 2、不仅背诵正确,还必须默写无错。凡能够背诵的诗文必须落实到书面上,坚决杜绝能够正确背诵却不会正确默写的现象发生。所谓正确默写是指不仅符合题意,文字、标点也都没有错误。其实这并不难做到。在默写中写错字主要三种情况。一是误用同音字或者形近字,

4、二是没掌握住生僻字的写法,三是因为曲解文意诗意而导致用字错误。例如:上面两个例题的答案中容易误写为形近字的有“朔”、“辙”、“逐”三个,容易误写为同音字的有“度”、“靡”两个,生僻字有“柝”、“轼”、“矣”三个,因为误解诗意而导致文字错误的是把“望”写成忘“,把“可矣”写成“可以”。尽管仅仅两个例题就有这么多难点,但是只要略微注意一下就全都化为乌有了。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是认识和习惯问题,作为书面表达形式,标点和文字都是语言表达的必要因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那种“古人本来就不用标点符号,因此古诗文默写不必加标点符号”的认识是错误的,这种说法也是不负责任的。 (二)要明确古典诗文积累的类型。

5、我们一般把古典诗文的积累分为四种类型: 1、单纯识记性积累。例如: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2、理解性积累。例如: 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季和夏季景色的语句是: , 。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 3、运用性积累。例如: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填写) 同学们,不要徘徊,不要惆怅,迎着困难,勇敢向前,“ , ”你们眼前将一片灿烂辉煌;大家时刻关注着你们,援助的手一直伸向你们,“ , ”我们的心将永远连在一起。(从陆游和王勃的诗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写。) 4、扩展性性积累。例如: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含有深刻的哲理,请你写出一个含有哲理的诗句。(三)以近年中考为借鉴探索最佳复习效果。 近几年,古典诗文积累水平的考查已成为评价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内容。盐城市近几年一直保留了名言名句这一项的考查内容,满分在10分左右。回顾、分析盐城市近三年的古诗文积累试题的命题趋势,对强化我们的古典诗文积累训练效果,很有裨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