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li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6329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li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li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li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li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li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l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li(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学期考点总复习第五单元 复习提纲 1、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西欧)。由手工作坊发展而来。特点:规模较大,雇佣工人多(主要区别),工人分工合作,产品产量大。现在工厂就是由手工工场发展而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中国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明清时期,地点景德镇。2、 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西欧出现。3、 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人经济实力壮大,地位提高,成为新兴资产阶级。而贵族经济实力下降,开始走向没落。16世纪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取消关卡,重用商人,接纳外国工匠,促进英国工商业发展。4、

2、 文艺复兴运动“人的发现”。14-16世纪 意大利、英国(1) 14-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通过文艺创作,歌颂人性,宣传人文精神,反对教会陈腐学说。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它最先兴起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法、德、英等国。(2)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的需要)。(3) 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4) 性质与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并不是古典学术的复兴,而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借用古典文化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一

3、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5、 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 德国(1) 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日益腐败,凭借对人们的信仰的控制,采用兜售“赎罪券”等方法,千方百计掠夺钱财。其中德国受罗马教会剥削最严重,因此德国被人称为“教皇的奶牛”。 (2)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主张在信仰问题上人人平等,向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发起挑战,拉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3) 影响:西欧各国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6、 近代科学的诞生。为16世纪近代科学诞生、革命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及其贡献或观点。(1)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

4、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意义:“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现象,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2) 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最后被天主教会烧死。(3) 英国科学家培根指出“知识就是力量”。(4)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7、 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8、 启蒙运动。17-18世纪 法国(1) 17-18世纪,欧洲先进的思想家们高举“理性主义”大旗,著书立说,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这就是“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高潮地:法国。(2)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5、(宣传自由、平等、民主)(3) 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思想: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思想,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三权分立”是指将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分开,分别由议会、国王、法院三个不同的机构行使。好处:国家机关相互制约,防止腐败、极权与暴政。(英国最先采用他的“君主立宪制”,美国最先实行“三权分立”)。卢梭:提出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卢梭的思想激发了法国大革命中人民群众的激情。(4) 作用:为法国大革命锻造了思想武器。启蒙思想也影响到美国等其他国家。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与

6、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近代科学革命兴起时间1416世纪1718世纪16世纪16世纪地点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波兰、意大利、英国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理性主义(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反对专制)代表人物及贡献达芬奇:蒙娜丽莎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伏尔泰:天赋人权。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卢梭:人民主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马丁路德:在信仰问题上人人平等。哥白尼:“日心说”布鲁诺:“宇宙无限论”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性质或意义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为法国大革命锻造了理论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提供了

7、思想武器。使西欧各国摆脱罗马教会控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促进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理论基础。共同点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与落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9、 新航路开辟“世界的发现”,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时间:1516世纪(1) 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黄金的追求。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2) 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已有适合远航的大船;中国的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最早于宋朝开始用于航海);地圆说流行;西班牙、葡萄牙国王对远洋事业支持;具备大量航海知识和优秀海员;哥伦布等航海家的探险精神、超人意志和智慧。迪达哥麦(3) 人物及其航线: 迪亚士:葡萄

8、牙非洲南端好望角。达伽马(首先发现西欧通往印度的航线):葡萄牙好望角印度。 哥伦布(发现美洲):西班牙美洲。麦哲伦(首先完成环球航行):西班牙环球航行。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荷兰人。(4) 正面影响或意义:有利于加强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人们的眼界;有利于物种的流传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世界开始走向整体。(5) 负面影响:殖民掠夺;屠杀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欧洲殖民者的殖民统治造成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长期的落后与贫穷。(6) 最先实行殖民掠夺国家是葡萄牙、西班牙。强占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英国(“日不落的帝国”)(7)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及意

9、义: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太平洋亚洲的菲律宾印度洋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意义:用实践证明了地圆学说。10、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朝明成祖朱棣先后七次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远航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11、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哥伦布航海最远到达:美洲(2)目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有: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珠宝的需求。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在于寻找黄金;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3

10、)影响: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交往,但给明朝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最终导致航海的悄然结束。哥伦布远航,使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加快了对美洲的开发,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同时也给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领导人:克伦威尔。法律文献:权利法案(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经过:1640年新议会召开,标志着革命开始。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处死。1688年爆发宫廷政变,革命结束。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议会通过法律制约国王的权利的政体叫君主立宪制。)13、 美国独

11、立战争(17751781年)领导人:华盛顿(人类上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美国国父”)。(1)根本原因:英国对北美的殖民压迫,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损害美利坚民族的利益。(2)法律文献: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直接原因: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3)经过: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标志美国独立战争正式开始。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独立,标志着美国诞生。1781年,打败英军。1787年制定宪法,标志着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在美国确立。华盛顿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4)美国独立战争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既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又有民族解放运动

12、的性质。14、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又称“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1)领导人:罗伯斯庇尔。法律文献:人权宣言(2)经过: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标志革命开始;(法国国庆纪念日),颁布人权宣言,实行君主立宪制。1792年巴黎人们举行第二次起义,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1793年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掌握了政权,大革命达到高潮。在大革命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力量。欧美资产阶级革命(3)意义:结束了法国的专制统治,动荡了欧洲封建专制制度,为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三国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

13、1688年1775 1781年1789 1794年领导人克伦威尔华盛顿(第一位总统)罗伯斯庇尔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召开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1789年7月攻克巴士底狱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路易十六法律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政 体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共和制共和制共同点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旧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新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15、 1368年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建立明朝,推翻元朝统治。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16、 清朝对西藏的管辖:藏族人信奉佛教。清朝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并设立驻藏大臣,管理西藏。17、 明、清强化皇权(专制统治

14、)的措施与作用(1) 政治方面: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 明朝设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监视官员、审讯臣民。清朝设军机处,皇帝全权裁决军国大事。(2) 思想方面:明、清采用“八股取士”,钳制思想。清朝大兴“文字狱,打击反清言论。(3) 社会生活方面:建贞节牌坊;禁止戏园唱戏等世俗文化。(4) 作用:一方面,加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另一方面,皇权专制,官场腐败,思想落后,阻碍中国发展和社会进步。18、 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1)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式的科举制(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隋朝创立,清末废除)(2)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15、”(专挑文人文字中触犯忌讳的地方,对作者加以严厉惩罚)。(3)危害:阻碍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摧残人才,扼制人的创造力,阻碍社会进步。19、 “八股取士”明、清时期通过“八股文”的形式进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1)考试内容:“四书”“五经”。根据指定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见解。(2)考试形式:八股文。(3)影响: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成为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对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摧残人才,阻碍社会进步。20、 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荷兰人占领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21、 清朝的“闭关自守”政策。(1)原因自卫、自大。自卫:统治者担心国土受到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 自大:自认为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必与外国通商。(2)内容限制与外国通商,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