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练习四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63228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练习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练习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练习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练习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练习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练习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语文课后练习四姓名 一、句子含义的理解2:句法意识。包括句子的结构方法和修辞手法。句子的结构方法,实际上是指打破了一般规律的特殊结构方法,为什么要用特殊结构?对于句意理解来说这是一个突破口。比如:“她(祥林嫂)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鲁迅祝福)为什么不按一般语法顺序说“内中一个空的破碗”呢?显然是为了突出“空的”,其用意不仅在于表达了“没有讨到食物” 以及人们的“冷漠”这个意思,还突出了祥林嫂内心完全失去生存希望的“空”。这句话含义就非常清楚了。又如“我有些心急,正要催他快走,他却指指我的身后,一脸惊叹的表情”一句也没按一般的语法顺序,那么这句就是要突出他发现了深秋如此亮

2、丽的黄昏的惊奇与感叹之情。句子的修辞考得最多包括句子的停顿和重音。句子的停顿一般通过标点来完成,这里重点说说语音重读对理解句意的重要作用。我们这里所说的语音重读,主要是句重音。句重音是指一句话里读得较重的词或短语。句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用自然音量读成的重音叫语法重音,如定语、状语、表结果和表程度的补语,比中心语读得重一些,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比其他问语读得重一些,等等。如“刚才,姥爷和谁生气呢”中的“谁”就是语法重音,必须读得重一些。逻辑重音则是指为了突出语意重点或为了表达强烈感情而加强音量读出来的重音。其般规律如下:(1)一句话中,能体现说话人的表意重点的词

3、语,如表示肯定否定、对比、比喻、夸张、反复等词语,都读逻辑重音;(2) 一句话中,能突出表达说话人强烈感情的词语,如表示诘问、愤慨、憎恶、惊惧、讥讽、敦促、夸赞等感情色彩的词语,都读逻辑重音。例如:“多美啊,李乐薇的散文语言”的“多美”。例5: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破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束侵染人心,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

4、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阳台上的遗憾) 题目:“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句子“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就字面上看似乎表意很明确,实际上这是一个具有隐含意义的句子。隐含意义在哪儿,有经验的考生凭借语音重读,就能“读”出这道题的大致答案来。数量词“个”显然是个重读音节。什么叫“一个”城市?根据文章的思路和句位进行信息检索,就知道“一个”是指本段前三句的

5、内容,即“相似的 ,相似的 ,相似的 。”有的同学答这句话的含义是“所有的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了。”显然是没能找到这句话的逻辑重音。如果遵循了这种语音重读原则,就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句意,“读”出最佳的答案来。以上是分别介绍,其实这三个方面是要融合起来综合考虑的。比如,散文阅读文本带着村庄上路中的一个问题:“联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所说我要带着我去上路的?”这道小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解答这道题就要从句位、句法和句读三方面综合分析:从句位看,“我要带着我去上路”处于文本之末,是前文“我”对村庄一系列复杂感情碰撞之后沉淀下来的结晶,是思想主旨的一次升华;这个句子的第二个“我”字则

6、应是句重音,属于逻辑重音;它以借代的修辞方式与文章的题目遥相呼应,突出反省之后的个“新我”,一个对村庄有了全新认识,已经和村庄融为一体、决心更好地回报村庄的“新我”。这样一分析,答案就出来了:答案示例一:“新我”是指对自己有新认识的“我”。“我”已经和村庄融为一体,一辈子不可能摆脱村庄。村庄的精神将永远与“我”同行,我将更好地回报村庄。答案示例二:一个和村庄融为一体的“新我”不想再打扰村庄,不再向村庄索取。“新我”要更好地回报村庄,为村庄贡献力量。二、基础能力题练习下面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长城谣是席慕蓉写的一首咏物抒怀的抒情诗,选自无怨的青春。B、钦差大臣是一部喜剧,作者是俄国作

7、家果戈理。C、细柳营选自战国策,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D、朝天子 咏喇叭是一首曲,作者是明代的王磐。1、语病(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A清华大学采用网络测试的方式,让考生在网上与教授“高谈阔论”,然后由多名教授投票推荐,最后学校决定是否录取。 B中国要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急需把保护知识产权和执行商标法管理好。 C微软拼音、双拼、全拼、五笔、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B用词不当,“管理好”改为“工作做好”。C改为 “是很受电脑用户欢迎的中文输入法”。D前

8、半句有歧义)(2)2、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站起来,是一种的境界,的气概,的精神,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沽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 (1)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A.凛然 昂然 超然 嫣然 B.超然 凛然 昂然 嫣然C.凛然 超然 嫣然 昂然 D.超然 昂然 嫣然 凛然(3)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9、。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 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填入的词语是( ) 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 ,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 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莫扎特的造访赵丽宏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

10、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我这样回答儿子。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懂憬。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

11、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

12、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买一口棺材的钱。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这时,我们的耳边充满了莫扎特的音乐,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四十一交响曲。那是蓝色的海水,平静地冲洗着沙滩;那是人心和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预言,是不死的灵魂在呼吸。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11

13、)“钱算什么?”儿子突然喊道,“钱会烂掉,音乐活在人的心里!”我和妻子相视一笑。(12)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莫扎特像一个目光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地飘行。我们幻想中所有美丽的地方,他都能引导我们抵达(13)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 (选自散文,有删改)16你觉得莫扎特的音乐有哪些特点?(2分)特点:明丽鲜亮,轻盈圆润,充满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有着儿童的梦幻,平静等。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旋律对人的美妙感受;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抽

14、象的音乐描写得具体可感。(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18文章第(11)段中写到,“我和妻子相视一笑”。说说你对这“一笑”的理解。(3分)这是一种欣慰的笑,儿子起初为莫扎特两袖清风,一无所有,感到困惑和不平。但在莫扎特音乐的感染下,他突然意识到金钱并不算什么,音乐才是永恒的。儿子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成长。(每点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19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照应题目,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莫扎特的感谢之情,感谢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给人带来了享受和感慨,感谢莫扎特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了思考和启迪。20结合全文,探究莫扎特音乐给听者带来了哪些人生感悟。(3分)人与自然要相融合,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心胸要开阔(或“心灵要净化”) 要追求美好人生等。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