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议论文的阅读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5904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议论文的阅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做议论文的阅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做议论文的阅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做议论文的阅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议论文的阅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议论文的阅读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议论文的阅读题,一、找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淡骨气一开头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想和做。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除了以上分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来找沦点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1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2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3。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

2、论点,而是论题。如谈骨气,是论题,不是论点。但它里边包含着论点,以它为线索去分析,往往就能找到论点。“淡骨气”是一个动宾短语,中心词是“谈”,表明文章主要内容的词语是“骨气”。显然, “骨气”是个比喻的说法,用来比喻“气节,由此可以推测本文要论述的是“气节问题,出论点即“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二、分析论据:1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2找出此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三、明确论证方法:辨别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中的哪些方法。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

3、两方面的论述。四、分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五、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例如俭以养德)中“俭以养德”,意思是要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它内涵丰富,警策动人,只有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才能有较深理解。六、阅读议论文,同样涉及到语音、词语、句意的理解等基础知识,这就要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词语,遇到有意思的句子要揣摩、领悟

4、。考题上出现此类内容,要从文章内容上,尤其是从文章的中心上去理解。七、要从整体上把握。答题要在通读了全文之后再动手,有时甚至需要读两遍,才能真正读懂。只有读懂了。答题才会准确。怎样做议论文阅读题 自读提示:在议论文里,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在论证过程中提出,如想和做。对论点的捕捉和归纳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从论题入手,依据论题找论点。第二,从句式入手,在文章中寻找能够完全地陈述作者看法的判断句。第三,从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上入手,从论据对论点的论证中寻找或归纳论

5、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三分之一 马南屯阝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浪费掉。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等等莫不如此。 班固写的汉书食货志有如是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聚在一起绩麻纺线)。女工一月得45日。”这几句话读起来很奇怪,怎么一个月能有45天呢?这里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计算劳动日的问题。一个月本来只有30天,但古人把每个夜晚时间算做半日,就多了15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夜晚的时间实际上不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 对于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但历代劳动人民如此重视,而且有许

6、多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 班固在汉书刑法志里还写道:“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这里写的是秦始皇夜间看书的情形。 据刘向说苑所载,春秋战国时有许多国君都很注意学习。其中有:“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拿着燃烧的蜡烛)乎?”在这里,师旷劝说70岁的晋平公点灯夜读,拚命抢时间,争取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至于继续浪费,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北史吕思礼传记述这个北周大政治家生平勤学的情况是:“昼理政事,夜即读书,令苍头(奴仆)执烛,烛烬夜有数升。”你想,光是烛灰一夜就有几升之多,可见他的夜读是何等的勤奋了。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时间都这样重视

7、,不肯轻易放过呢?,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的态度,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选自燕山夜话,有删节) (1)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二段末句)中的“这个 意义”所指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把每个夜晚时间算做半日,一个月就等于多了15天。 B科学合理地计算劳动日,读起来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C一个月本来只有30天,但增加了劳动时间就意味着物质 财富的增加。 D一个月多了15天,这实际上等于生命因此多出了三分之 一。 (2)第一段末句中“劳动人民”和“大政治家”这两个短语先后有序,不能调换。下文与之相照应的一句话是 。 (3)将本文的中心论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答

8、: 。 (4)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 (5)对文中引用资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述汉书食货志中的材料是从充分利用夜晚时间的角度来论证中心的。 B引述汉书刑法志中的材料是从认真看书学习的角度来论证中心的。 C引述说苑中的材料是从只要抓住夜晚时间,虽已年迈仍有所作为的角度来论证中心的。 D引述北史吕思礼传中的材料是从不知地勤奋夜读的角度来论证中心的。 (6)对作者写作本文目的的理解有错误的两项是( ) A告诉我们合理安排劳动、工作和学习时间的重要性。 B提醒我们计算时间也大有文章可做。 C提醒我们要重视这生命的三分之一,珍惜光阴。 D告诉我们应该懂得时间构成生命的道理。 E告诉

9、我们应该学习古人严肃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 解题思路: 第(1)题,“这个意义”指代的是“把每个夜晚时间算做半日,一个月就等于多了15天”。此类题目一般都要在前一个句子中找出答案,这一个题也不例外。 第(2)题,与第一段末句中“劳动人民”和“大政治家”的顺序相照应的一句话是:“不但历代劳动人民如此重视,而且有许多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 第(3)题,本文的中心论点可能概括为:“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虚度每一分钟”。总之,重点是“珍惜时间”、“不虚度生命”、“重视生命的三分之一”这几层意思。具体措词可以变化。 第(4)题,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引用事例进行论证。 第(5)题,对文中引述史料的分析,四

10、个选项中,B项只指出了“材料是从认真看书学习的角度来论证中心的”,却没有指出材料中有关秦始皇夜读的内容,而本文的选材角度恰恰是夜读,所以B项的分析是不对的。 第(6)题,对作者写作本文目的的理解,A、B两项是不正确的。因为作者不是要在这里讲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也不是要提醒我们在时间计算上大做文章,而是要强调珍惜时间,珍惜生命。11推荐中考作文忌犯三种错中考作文占60分,是初三生复习的重点,而且作文又是最容易丢分的部分。相关老师表示,审题不清、缺乏文采、文章较“平”是初三生中考作文常犯的三种错。审题不抓关键词。北京八中老师刘艳认为,在近几年的中考评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审题不抓关键词,这样在

11、写作时就很难抓住重点,容易跑题。如“动力来自”这个作文题的关键词是“来自”,考生只有将“来自”作为重点才能写出好文章。不少考生没有审题抓关键字的意识,看一眼题目就急着动笔,有的考生考前背过一些范文,一到考场就往里套,不仔细审题,这样最容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初三生要养成审题的习惯,对作文题目要逐字细看,明白题目的要求后再下笔。北师大附中老师高超提醒考生,审题时还要注意文章体裁和字数要求,看看题目要求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字数不要超出或少于要求字数太多。语言贫乏缺少文采。刘艳说,有的初三生写文章不会抒情议论,没有理性思辨语言,这样的作文很难拿到高分。考生在平时就要注意对语言素材的积累。一方面可

12、以多看看名家大师的文章,看看别人的遣词造句,自己在写到相关文章时就可以参考借鉴;另一方面,初三生还可多关注同龄人的优秀文章,和同学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平时,考生可抽出时间阅读一些报纸杂志,如读者,每期都有不少亲情、励志方面的文章,对作文素材积累很有帮助。此外,初三生还要注意古诗词的积累,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古诗词也是让文章增色的好办法。文章较“平”缺少细节。一些考生写的文章没有细节,没有重点,记“流水账”一样洋洋洒洒一大篇。初三生在写作时要有两把剪刀,一把剪出自己最擅长的一件事,另一把在这件事中剪出要重点描写的部分。如在写跑步时,早上怎么集合、怎么准备,都可以略写甚至不写,但发令枪响时自己如何紧张,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详细描写。有细节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一般来讲,一篇文章中抓住两个精彩的细节就够了,这需要考生平时苦练。 (北京考试报记者 彭 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