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教后记.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955770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教后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教后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教后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教后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教后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教后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教后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教后记教学目标1抓住课文中具体描写谈迁两次编写国榷的句段,品悟谈迁治学的刻苦和在厄运降临时坚定的信念。2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激励自己。教学流程一、由词入手,整体回顾课文内容1出示并指名读准下列词语: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流传千古 鸿篇巨制 家徒四壁化为乌有 夜难安寝 终日奔波 奋笔疾书 名垂青史2要求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既复习了词语,又整体回顾了课文内容。其巧妙之处,是将检查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和初步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谓是一

2、举多得。二、围绕“厄运”,体会编写历程艰辛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厄运”的内容读一读,思考:为什么说这是厄运?2紧紧围绕:“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组织交流,研讨。(1)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20多年的心血”的丰富内涵。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谈迁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谈迁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他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史实,而不是随意编造。)师出示:在这一百多里的路途中,他渴了,就 ;饿了,就 ;累了,就 ,脚上起了泡,就 。来到目

3、的地,他不顾 ,就 。从“6次修改”、“500多万字”,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编写工作量非常大,十分辛苦。)从“20多年”和“50多岁”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谈迁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国榷。)师引导学生在体会中说:20多年过去了,一部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诞生了,而谈迁的身体却(体弱多病)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中“但由于他家境贫寒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只有先理解了国榷形成过程的艰辛,才能理解国榷被偷后的悲伤。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理解的。一是抓住奔走借书抄写的艰辛,巧妙地设计了一道语言文字训练题,加深了学生的感悟;二是抓住4个数字,品悟编写的工作量大、过程辛苦。(

4、2)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不屈。师:而现在,这些都化为乌有了,体弱多病的谈迁怎能不悲伤呢!课文是怎样写他悲伤的程度的?(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师: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他会想到些什么?出示:他不想喝,不想吃,想的是 ;他夜深难睡,想的是 。面对20多年的心血一朝化为乌有,他把所有悲痛都化为 。指导朗读:“20多年的心血热泪在不停地流淌。”师:正当人们都认为谈迁再也站不起来时,他却又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你们说这样的决心大不大,为什么?(大。一是工作量大,花去了20多年,500多万字;二是自己体弱多病,年岁已大。)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是读好课文的前提。这一部分的教学因为

5、有了学生对“20多年的心血”的理解,加之又有了“不思茶饭,深夜难寝,思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的渲染,学生就能在理解其悲伤程度的基础上,动情地朗读好这一部分内容。而“他决心大不大”,又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三、紧扣“重编”,品悟信念不垮之志1师:谈迁是怎么做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请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2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交流。(1)情景之一:四处寻访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2)情景之二:孤灯疾书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3师:这四年里,一个50多岁的体弱多病的老人是怎样过来的?出示:在炎热的夏天里,他 ;在寒冷的冬天里

6、,他 。白天,他 ,夜晚,他 。这些艰辛难不倒他,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4指导朗读:“他一袭破衫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是将课文语言转换成学生头脑中的形象,只有一幅幅谈迁重新编写国榷的生动情景浮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才会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才会与文本产生共鸣。四、探究原因,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师:谈迁名垂青史,原因何在?(在组织交流的基础上,强调两点:一是他完成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二是他具有“打不垮的信念”。)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并反复朗读。3布置作业:通过课外阅读,搜集“厄运打不垮的事迹”,为班级专题交流会做好准备。这一环节教学的目的有二:一是引导学生认识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不光是国榷的重新诞生,还有其在厄运面前不屈的意志。二是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明白凡是取得杰出贡献的人,一般都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