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5717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A 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 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 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 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 ( )A 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B 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C 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D 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诸子学术逐渐消亡 B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 政治上的大一统 D 汉武帝独尊儒术4道

2、教的出现是在 (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 )A 论语 B老子C庄子D周易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科举制的实施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A敦煌B洛阳C河北D长安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 )A诗歌B钟鼎C书法D舞蹈10心性本觉是( )佛教的思想A 印度 B 西藏 C 中国 D 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

3、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A 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 B 唐代的安史之乱C 永嘉之乱 D 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 )A 宋画的淡远 B 宋诗的浅易 C 宋词的俚俗 D 宋文纡徐委备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 )A 东部文化的西移 B 西部文化的东移C 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 D 北方文化的南移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 )A 唱 B 念 C 做 D 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 )A 更加浓墨重彩 B 更重意趣与心境C 更显富丽堂皇 D 以人物素描为主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 )A 轴心时代 B 黄金时代 C 蜕变

4、时代 D 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 )A 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 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 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 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 )A 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 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 南方成为政治中心 D 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A 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 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 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

5、 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 )A 汉代朴学的倾向 B 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 佛学化的倾向 D 道教化的的倾向21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全盘西化C 对外开放 D 闭关锁国22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 )A 邹容的革命军 B 陈天华的猛回头C 陈天华的警世钟 D 陈独秀的新青年23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 )A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B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

6、来C 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24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 )A 儒法二家思想的分离 B 儒家的法家化C 法家的儒家化 D 伦理的法制化25下面关于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德都是善德 B 与天道相悖之德称德C 德有凶吉之分 D 合于天道之德称吉德26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 )A 河图所出的形状 B 上古时期结绳改书契时留下遗迹C 是一种生殖崇拜 D 是一种占卜的方法27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 )A 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B 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C 和与模棱两

7、可一样,是消极的 D 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28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 )A 性欲 B 情感 C 天性 D 爱29在东西方文化中,对爱的理解,有一定的一致性,它们是( )A 都专指男女间的感情 B 含有一种欲望C 情感的专注 D 都讲究大公无私30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在( )时期出现的。A 孔子论语中 B 庄子一书中C 宋学兴起之时 D 明代王阳明心学兴起之后31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 )A 对普通百姓的统治手段 B 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C 对封建统治政治的要求 D 对士人的要求32 儒家所谓的智是指( )A 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 B

8、 明智的政治态度C 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D 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33 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 )A 跟忠的意思较近 B 更注重主体性C 有外在约束的意味 D 与信的观念相同34恕的本意是指 ( )A 原谅别人的过失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严格地要求自己 D 严格地要求别人35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 )A 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B 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C 恭也就是敬 D 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36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 )A 给父母尽孝 B 为自己的法身尽孝C 为自己尽孝 D 为师父尽孝37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

9、因主要有( )A 自古以来就是侠士的天下 B 侠文化有着特殊的土壤C 侠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墨家影响大而增加了影响D 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38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A 术 B 仁 D 博爱 D 兼爱39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后了,而且还有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面效应的有( )A 不利于国家的强大 B 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C 不利于政治家的培养 D 不利于法制的建设与完善40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 )A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

10、象 B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C 封建法制不健全 D 封建法制十分健全41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 B 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D 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42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A 什么也不用做 B 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C 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 D 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43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 )A 两汉之际 B 东汉末年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44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

11、,根本性的原因是( )A 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 B 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C 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D 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45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 )A 天人合一的思想 B 山水本身的秀丽C 热爱祖国的情结 D 没有必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加入的。46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 )A 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B 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C 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D 仙文化

12、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47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高峰是( )A 殷商时期 B 魏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两宋时期48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A 东北亚文化圈 B 中原亚文化圈 C 南方亚文化圈 D 西北亚文化圈49作为一个重统的国家,在文化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统系意识,那么,其中最根本的统系观念是( )A 正统 B 道统 C 文统 D 佛统50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A 在善地停止下来 B 停下来即是至善C 不可能到至善之境 ,因此永不能停止D 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51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 )A 气韵生

13、动 B 朴质浑厚 C 小巧精美 D 怪诞离奇52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 )A 礼 B 义 C 理 D 法53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A 魏源 B 冯桂芬 C 郑观应 D 孙中山54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B 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的思想C 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D 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中杂有佛学因素55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 )A 侍仆对主人的忠诚 B 大臣对皇帝的尽忠C 江湖间人的一种气概 D 彼此间的一种信任56贞在最初是从易中元亨利贞的运化变易思想中来,后来才成为妇女的一种约束,其思想根本在于

14、:( )A 是古代一种变态的性意识 B 本质上是一种讲究卫生的思想C 以贞洁为万物之始的思想 D 以女子童贞为吉祥的思想57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 )A 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 B 出仕朝廷随波逐流C 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 D 因为隐居而出大名58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境是指( )A 是一种虚幻的图画景象 B 由创作主体心造之境C 就是现实的物境 D 是经过创作主体之意加工过的现实世界59从本源上讲,炼丹是( )的思想A 道家 B 道教 C 神仙家 D 佛教60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 )A 法家 B 道家 C 墨家 D 阴阳家6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A 春秋左氏传 B 国语 C 史记 D 资治通鉴6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A 仁、礼 B 法、术、势 C 兼爱 D 无为63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A 家族观念 B 忠君观念 C 个体人格 D 社会群体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