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4915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 文 试 卷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深邃(su) 花圃(p) 讪(shn)笑 倜傥(ttng)B、沮(j)丧 菜畦(q) 秕(b)谷 骊(l)歌C、嫉(j)妒 唱和(h) 蝉蜕(tu) 弥漫(mn)D、书塾(sh) 环谒(y) 瞬(shn)息 收敛(1i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锋芒毕露 迥然不同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B、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戛然而止 浑身解数C、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来势汹汹D、悲欢离合 鲜为人 妇儒皆知 目不窥园3、下列句子中

2、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武警官兵多日奋力扑救,云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很有威信。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通过大家群策群力的讨论,使初一(3)班逐步走向班级管理的科学化。B、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C、福州的春天简直就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D、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3、。5、在横线上填一句话,使全文更连贯得当的一项是( )(3分) 在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语言中找生活,语言便成了点缀,不能一针见血地说 根儿上。 ,因此,学习语言也和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A、生活跟语言是分不开的 B、语言和生活是分不开的C生活跟语言是密切联系的 D、语言跟生活是密切联系的6、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画眉在树林边唱歌。C土地是我们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D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7、古诗文填空(10分)(每空1分)(1)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 , (2)山中杂诗中写山峰环绕,竹木茂

4、盛的句子 , (3逢人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5)请写出两句你喜欢的描写“黄河”的诗: , 。8、名著阅读(4分)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 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其他两部作品分别为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5、,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9、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

6、家、革命家。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10、第一段文字中那一句话表达了百草园在“我”心中的地位?2分 11、第二段文字描写景物抓住了其特征,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 ,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 ,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 ,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 。4分 12、仿照例句,简要列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的事情来,回答不能超过四个字例

7、如:“找蜈蚣”(3分) (二)阅读太阳路回答下列问题(14分)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

8、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

9、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

10、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13第1段表现出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2分)答:_ _14“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结合句意,分别说说加点的两个“长”的含义。

11、(2分)答:长:_ _。长:_ _。15“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2分)答:_ _ 16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2分)答: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 _。17“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用一两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_ _ 18这篇文章用奶奶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2分)答:_ _三、古文阅读 (14分)(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