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夏.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954527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夏教学设计ABC创意说明:本文系自读课文,教学时数定为一课时,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在学习了前几篇写作抒情散文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本文。这也是课程改革所着力倡导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的理解,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学生的成长。导语设计:由唐代诗人高骈的绝句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引入课文。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一洗历代文人墨客对夏的感受,以新奇、独特的笔触再现了一个多情的夏的写法。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1)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梁衡散文语言的魅力。(2)指

2、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3)可与简真的夏之绝句或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做比较阅读。(4)可模仿作者笔法从其他角度选择写夏的素材,写一描写夏景的短文。资料整合平台一、作者简介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

3、(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二、推荐比较阅读篇目夏之绝句夏之绝句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已有许久,未曾去关心蝉音。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的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砂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

4、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住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条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的,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竟不知道!是一扇有树叶的窗,圆圆扁扁的小叶子像门帘上的花鸟画,当然更活泼些。风一泼过来,它们就“刷”地一声晃荡起来,我似乎还听见嘻嘻哈哈的笑声,多像一群小顽童在比赛荡秋千!风是幕后工作者,负责把它们推向天空,而蝉是啦啦队,在枝头努力叫闹。没有裁判。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童年。因为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捡回来。首先捡的是蝉声。那时,最兴奋的事不是听蝉是捉蝉

5、。小孩子总喜欢把令他好奇的东西都一一放手掌中赏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念小学时,上课分上下午班,这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才有的优待,可见我那时还小。上学时有四条路可以走,其中一条沿着河,岸边高树浓阴,常常遮掉半个天空。虽然附近也有田园农舍,可是人迹罕至,对我们而言,真是又远又幽深,让人觉得怕怕的。然而,一星期总有好多趟,是从那儿经过的,尤其是夏天。轮到下午班的时候,我们总会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条路,没有别的目的,只为了捉蝉。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音。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

6、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远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游吟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阴下,闲

7、散地歇它们的脚。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走进蝉声的世界时,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我们只是太忙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不觉。也太专注于自己,生活的镜头只摄取自我喜怒哀乐的大特写,其他种种,都是一派模胡的背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四周,也许我们会发觉整个图案都变了。变的不是图案本身,

8、而是我们的视野。所以,偶尔放慢脚步,让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随意浏览一番,我们将恍然大悟;世界还是时时在装扮着自己。而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聆听,也是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踞在不同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一般。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

9、者。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扯住在手里的轻愁。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语言的时候,那该是情歌吧!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锦绣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编,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何尝不是生命之歌?蝉声。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诵读欣赏”与“文笔精华”(一)教学建议:此两项内容,宜采取学生自学、相互讨论,教师释疑点拨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以诵读为主,辅

10、以欣赏,边读边赏,读赏结合。读争取达到当堂成诵,赏以体会诗人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为主。既不能以读代赏,又不可只赏不读。其中“文笔精华“以赏析写景佳句为重点。课下搜集写四季的古诗词,运用以上方法欣赏,增加积累,扩大阅读视野。此两项内容也可让学生课下处理,课上交流欣赏体会,形成一篇鉴赏小品文。写作中心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方法一、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观察要讲究方法,一般是按照“整体局部(重点观察部分)整体”的路子进行,不但要观察景物的静态,还要观察它的动态,抓住它的特征。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都具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因此,我们写景一定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二、

11、确定观察点,按一定顺序描写。写作顺序指从什么写起,依次写什么,怎样结束,动笔前要想好。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需要。写景的文章,通常是用第一人称“我“(作者)观察的顺序描写,即按观察点的转变和时间的先后来安排。如果是固定观察点,可按空间的顺序来写,也可按时间顺序来写,还可按作者的行踪来写。如果是移动观察点,一般是将时间与空间的顺序结合起来写。三、景物描写要动静结合。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处于变化状态,既要写出它的静态,例如景物的位置、形状、大小、色彩等;又要写出它的动态,景物瞬间的形态、位置、声音、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写景要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逼真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2、四、融情于景,情景感人。写景文章要把作者对景物的热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才能情景交融,感动读者。融情于景往往是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用抒情的笔调,直接或间接地抒发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题目我心目中那最美丽的一景实践每天写观察日记,争取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口语交际中心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情境1“请为保护三峡风光献策”。2交流学习写景散文或古诗文的心得。提示就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或就一个问题参与讨论均可。讨论中师生共同营造一个智慧场,这样就容易产生一束智慧的火花,提倡人人参与,畅所欲言,思想在互相碰撞中,得以补充、吸收、修正。尤其要注意真善美,学生在表达中条理清晰,有针对性,不跑题。表达观点看法时,能够使用有吸引力的能打动听众的语言,并注意到用语的分寸感,使用文明用语。实践1课下搜集资料,精心准备,利用学过的知识为自己讨论时所用。2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形式,组织一场辩论会,继续训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