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迹》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9545168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迹》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迹》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迹》教学设计和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迹》教学设计和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迹教学设计和反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月迹。作者及工作单位 永寿县仪井中学 宋玲教材分析月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课文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学情分析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无尽的宝藏,也是流淌在生命长河中不竭的源泉。初一学生刚告别童年生活,对“童年”这类话

2、题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月迹一课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品味学习课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外,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家笔下童年的情趣,引起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借助注释、字词典阅读课文,引导他们置身阅读情境,联系自己童年生活中有价值的事情,展开联想,并因势利导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过程与方法:品味文章语句,揣摩表达意义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2、 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1、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