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三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954507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三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三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三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三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三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三峡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文内容浅显,教学中不作过多的分析,以诵读、欣赏为主,由于语言流畅,简洁明快,适合诵读。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朗读实际水平给以指导,组织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导语设计:(方法可有多种)1教师自行制作系列描绘三峡风光音乐片,引入课文。2从话说长江中截取介绍三峡美丽风光的片断,师生共同欣赏,指出: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三峡,如今三峡的美丽已在渐渐散去,也许有一天,我们只能从图片上或在记忆中依稀捕捉它曾有的优雅与美丽。今天,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回到一千多年前,看看那时的美丽三峡。3师生共同翻开地理教材,

2、从地理学角度认识三峡,引入本文。二、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视资料等)。1熟悉课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环节可借助工具书来完成。2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形式:小组讨论,组际交流,教师引导。)文章内容提示: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夏、冬、春、秋四季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3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精彩语句,引

3、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或片断,略做鉴赏。示例一:作者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示例二:作者写“悬泉瀑布”勾勒出一个背景。山泉瀑布冲荡在绝巘怪柏之间,这里的山有异于峡中汹涌奔腾的水,而是自空而降、飘忽而下的水,加上背景一衬,则更为神奇。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三、本文写作时间距今年代久远,寥寥百余字,便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揽笔底。学习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文章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可通过与水经注中的另一段介绍三峡的文字对比(见下文):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此岩既高,加以江湍迂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两段写三峡的文字,课文三峡,作者重在写三峡壮丽风光,抓住了三峡的四季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而上段选文重点在介绍三峡段中的“黄牛滩“,语言简洁,属以说明为主的短文。此外还可启发学生,多角度比较阅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