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讲练系列苏教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3080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讲练系列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讲练系列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讲练系列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讲练系列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讲练系列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讲练系列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讲练系列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复习讲练系列(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目标提示: 1、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认识运用联想和想像写景状物、抒发情感的作用 各个击破 1、根据拼音写汉字 qun ( )释 chng jng( ) b( )益 潜移m( )化 危言sng( )听 半明半mi( ) 【指破迷津】:重点赐予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积累时音形义三者不可或缺,意义的理解对字形的掌握至关重要,许多汉字字形与读音也有某种内在联系。以上练习中“裨”从衣,卑声;本指古代祭祀时穿着,次等礼服,引中为益处。“昧”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暗。 参考答案:诠、憧憬、裨、默、耸、昧 2、解

2、释加点词的语境义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指破迷津】:什么是语境呢?在阅读中,指的是文章的语言环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上下篇等。文中词语的意义往往不是词典上的静态的意义,而是根据文字材料所提供的语境所产生的特定意义。离开了具体语境,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或不存在。因而,解题时,我们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抓住有效信息来推断它的意义。 参考答案:第一个“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第二个“世界”则指“领域”。 3、文学知识填空: 繁星选自 ,体裁 ,写于 年。 巴金,原名 ,著名的 ,杰出的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

3、部曲 、 、 ;激流三部曲 、 、 ;中篇小说 、 。 【指破迷津】:对文学知识要注意识记,更重要的是在课外尽一切可能地对这些重点文学作品进行有选择的阅读。 参考答案:巴金选集、游记、1927 李尧棠,作家,语言大师。雾、雨、电;家、春、秋;憩园、寒夜。 说出下列语句的作用。 (1)为你打开一扇门 (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指破迷津】:指明语句的作用,首先要认真研究原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认真研究原句的结构特点,再从该语句在文章结构、

4、内容、抒发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去考察它。 参考答案:(1)“为你打开一扇门”,用“你”,富有亲切感,用“门”来比喻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以此为题,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2)作者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重要写“我”在舱面上仰望星空产生的种种奇妙感受,其中表现出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强化训练: 1.订正错别字 浅移默化( ) 崇山峻岭( ) 热泪粘襟( ) 半明半昧( ) 千恣百态( ) 无拘无缩( ) 摇摇欲堕( )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义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5、 “高智商” “野蛮人” 3.指出各句中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 ) A 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B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C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4.仿照例句,再写三个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1)语文是 ,让人 ; (2)语文是 ,让人 ; (3)语文是 ,让人 。 5.阅读繁星(节选),完成下列练习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

6、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对两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这两段文字描写了“我”

7、在海上观看 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B 这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把星星和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 C 这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情趣。 D 这两段文字前者从面上泛写着繁星,后者从点上特写海上看星座。 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这一句如果删除,好不好?为什么? 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6.阅读小溪,完成文后思考题。 小 溪 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换,山涧晚物的

8、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有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它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脚步总迟缓沉重的。是她也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多我俩是身相契连的。 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这小溪

9、正以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消息,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句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 .“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寞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这里“生动的音符”指的是什么? .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 .找出文中的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说说它们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第二课时 目标提示: 1.体会冰心诗中的形象和哲理。 2.感受小说中惊心动魄、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和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3.掌

10、握寓言中的重要词句以及寓意。 各个击破: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ho( )事 c( )然 须y( ) tun( )急 【指破迷津】:“肇”右上方是“户”,不是“启”,“猝”为“ ”旁,从犬,卒声;本义:狗突然冲出追人。 参考答案:肇、猝、臾、湍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勉强( ) 浸没( ) 刹那( ) 穿梭( ) 船舷( ) 船桅( ) 【指破迷津】:多音字要结合具体语境注音,如“勉强”“浸没”“刹那”;形声字要注意其声符,如“梭”“桅” 参考答案:qing m su xin 3.将冰心的四首诗题与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纸船 A 不要只看别人的成功,要看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 嫩绿的芽儿 B 要

11、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争取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成功的花 C 讴歌了母亲对儿女诚挚的爱,抒发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之情。 母亲 D 以纸船为题目,托物言情,表达了对母亲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指破迷津】:关键在于对诗歌的整体感悟,只要真正理解了诗歌内容,就能领悟出“纸船”与“母亲”,“嫩绿的芽儿”与“成功的花”所表达情感的差异。 参考答案:D B A C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置之其坐 ( ) 反归取之 ( ) 自度其足 ( ) 宁信度,无自信也 ( ) 至之市 (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 何不试之以足 ( ) 【指破迷津】:对常见的文言词语的积累,我们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归纳整理

12、,对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等现象今异义词只有了解了他们各自的特点,才能准确地把握。 参考答案:坐=座,座位,反=返,返回,度du,量长短,度d,指量好的尺码,之,到去,是,这儿(今义表判断的动词),之,结构助词,不译。 5.翻译下列句子 是吾剑之所从坠。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指破迷津】:初中文言文的句子翻译,应尽量直译,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文法和原文一致。一般归纳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对”,即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双音节词;“换”即替换,用现代汉语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留”即保留,对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名、朝代名等,以

13、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都按原文保留不译;“删”即删略,古文中的有些虚词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来翻译,便可删略;“补”即补充,文言文省略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词语必须在相应位置补出;“调”即调整,用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对古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做调整。 参考答案: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6.刻舟求剑讽刺了怎样人?你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指破迷津】:对寓言寓义的把握不能就事论事,要对寓言所给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概括出人物(或事情)的特点,才能较准确的把握寓义。 参考答案:讽刺那种固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 强化训练: 1.订

14、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忠于职首( ) 文丝不动( ) 小心冀冀( ) 相题并论( ) 事不可挡( ) 井然有绪( ) 巍然毅立( ) 惊恐万壮( )2.填空 冰心原名 ,现代散文作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诗集 、 。 !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 的芽儿,和青年说:“ !” 的花儿,和青年说:“ !” 的果儿,和青年说:“ !” 3.阅读齐人攫金,完成下列练习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固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选自列子 【注释】:鬻y:卖;适:往,去,到 .解释加点的字 (1)昔齐人有欲金者( ) (2)清旦衣冠而之市( ) (3)固攫其金而去( )( ) (4)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 .解释下列句中的“之” 清旦衣冠而之市 ( ) 适鬻金者之所 ( ) 吏捕得之 ( ) .翻译句子 问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