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教师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2226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教师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教师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教师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教师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教师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教师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教师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格物致知 导学案 主备 杨芳芳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 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阅读导航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比如,“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

2、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一个主题即“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作者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1、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

3、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呈现目标,明确任务目标同上合作预习,问题导向1.生字正音。 丁肇中( ) 嘹望( ) 授予( ) 彷徨 ( ) 儒家( ) 埋没( )3.词语解释。授予: 彷徨 :清谈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4、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师问生答,定向释疑自学指导:1、朗读课文。2、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各段的中心句,然后分析归纳,理出课文的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二部分(第2-12段)分析问题,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例子,分析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本文论点:应

5、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盘点收获,拓展提升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强化训练,当堂达标一、品析课文,阅读思考: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明确: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

6、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

7、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8、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9、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1、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

8、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3、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二, 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从探查物体而得只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

9、的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原因有三:(1)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2)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3)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时间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

10、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地探索,也就是我们半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6、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论述角度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反面事例通过实

11、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正面事例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举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某一论点,使说理充分,令人信服。此外,文章还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能够使说明的道理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达到演讲的目的。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领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

12、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两种状况的对比,让人明白实验的重要性。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二、教师小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光凭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要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促使我们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们的学习应多动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三、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引论:(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本论:(阐明道理):1、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2、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3、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结论:(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培养实验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四,教后记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