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1558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温馨提醒:1. 全卷共6页,有四大题,22小题。2. 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炽热(zh) 狡黠(xi) 点辍(zhu) 惊心动魄(p)B.汲取(j) 幽咽(y) 腼腆(din) 相得益张(zhng)C.粗犷(kung) 琐屑(xi) 刹那(ch) 关怀备致(zh)D.和煦(x ) 狼藉(j) 阔绰(chu) 扣人心弦(xin)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策之不以其道

2、策勋十二转B.暮而果大亡其财 广故数言欲亡C.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会天大雨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其如土石何A.蹲其身使与台齐 B.其真无马邪C.虽人有百手不能指其一端 D.既克,公问其故4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至题选做六题两题必做)青青园中葵, 。(汉乐府长歌行)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述

3、而)子曰:“ ,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诗能明志亦可抒情,明志可扬正气,抒情可畅心怀。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 , ”,其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让我们为之震撼;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抒发的“ , ”, 他面对事世变迁的豁达胸怀让我们为之鼓舞。5.名著阅读。(7分)下面是某一名著的插图,请结合该名著内容回答问题。图1 图2该名著为 ,作者为 。(2分)下列故事情节与图2内容相关的一项是( )(2分)A. 新车被抢,死里逃生,捡回三匹骆驼 B.积蓄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 C. 再遇曹先生,重燃生活勇气 D. 出卖朋友,沦为庸俗的混混任选一幅图,结合名著内容简要分析图中说话者的人物形象。(3分

4、) 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613题。(一)(15分)世界是不上锁的诗廊叶倾城三月凉晨,正是雨后初晴,我送小年上幼儿园,小心带她绕开东一块西一块的水洼,一边向她解说“春眠不觉晓”。 她两三岁起,我没事就给她念一两首诗,随性而选,从“欲穷千里目”到“此时有子不如无”,不强求她背诵。有一晚她不肯睡,吵着:“妈妈念个诗。”我困了,敷衍个静夜思。没想到她突然问:“故乡是什么?”我:“啊?”直接惊醒。她在空中指指点点,仿佛眼前有一幅看不见的诗卷正在展示:“低头思故乡,妈妈我知道思是想,故乡是什么?在想什么东西?”几千年来的蒙师们,你们是否经历过这问题,如何应对?我立刻想起中国自古以

5、来,都是单背诵不解释意思,只囫囵吞枣,不考虑能否消化吸收。“故乡就是你以前住的地方。”不对,她在北京出生,一岁多就到了武汉。北京对于她,和俄罗斯一样,只是地图上的一点。她有时说:“我们去北京玩吧。”有时说:“我们去俄罗斯逛逛吧。”我竭力想了想,成功就地取材:“小满姐姐不是要去美国了吗?她去了之后,中国就是她的故乡。一个人离开以后,他(她)以前的家,就是故乡。” “我有故乡吗?”小年很感兴趣地问。这是儿童的攀比心理:姐姐有,我也要有。“你以后会有吧。”如果她上路。但只怕,当她回头,会发现故乡已经像聊斋里的大屋,转瞬乌有,记忆里一片荒芜。对我们这一代,不变的乡愁都是奢侈,何况下一代。眼看搪塞不过去

6、,我在脑海里迅速过了一遍千家诗: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哪一首她能懂?“咱们换一首简单的吧。”窗外刷刷下起雨。 次日早起,只听见布谷一声长一声短,叫得好殷切。下楼来,A雨水把柏油路洗得干干净净,路边都是细碎花瓣,是石楠才开满就凋零,碎米粒的白。雨已经停了,却还有绵长的水滴,从枝叶间徐徐坠下。我不由心中一动:“年年,妈妈给你讲春晓吧?”“春眠不觉晓现在就是春天,眠就是睡觉,晓是天亮。你是不是睡得很熟很熟,不想起床,不知道天亮了?这就是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见没?布谷布谷,是布谷鸟在叫。闻,就是听;啼,就是叫。”“夜来风雨声昨天晚上你有没有听见下雨呀?”她点头:“开

7、始听见了,后来我睡着了,就听不见了。”“花落知多少,”我摊开手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落下来的花瓣。很多很多,数不清楚,所以叫知多少。”B刹那间,这首司空见惯的诗在我们身侧立了起来,我与小年手牵手,走在一字一词里,看到听到嗅到这首春晓。如果我说我被感动,那是因为,仿佛是第一次,我领悟平凡日子里的朴素诗意,诗篇是时间绵密的针脚。读不懂的地方,无非是丝线上打的结,悄悄隐在布衣衬里。我打算,在姥姥为她打毛衣的当口,教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六一,我们一定会去东湖游玩,湖面上有野鸭甚至鸳鸯。我会向她一一细说:“鹅鹅鹅”,是孩子远远看到,欢呼雀跃。水鸟曲线优美如芭蕾,叫声嘹亮,是“曲项向天歌”

8、。走近了,看清“白毛浮绿水”,它游走了,施施然“红掌拨清波”。从远而近,先静而动,原来这诗里隐了一部有长臂的摄影机,有个蹒跚学步的稚童,从千年前,带领我们一步步踏进画里,踏进诗里。我想说给她的诗篇那么多,这世界,是不上锁的诗廊,24小时不闭门的图书馆。6本文记叙了“我”引领着女儿一步步踏进不上锁的诗廊。请阅读全文,结合文意完成下列表格。(3分)“我”教诗方式女儿的感受疑惑提问搪塞讲诗点头会意7下面的语段原本放在第二段的开头处,编者将其删除,要不要将它放回原处,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我读的早教书过多,恰好起到互相抵消的作用,我刚打算扮演虎妈就想起性灵;我才累得人神共愤,想不如让她放个假,耳边

9、就响起一句危言耸听:“有快乐童年,没快乐成年。”所以,一切教育理论我都执行全不彻底。我送她学英语,每天只温习15分钟;我带她练钢琴,知道有随时放弃的可能。” 8本文语言形象、优美、情感细腻,请在下面A、B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加点词语加以赏析。(4分)A雨水把柏油路洗得干干净净,路边都是细碎花瓣,是石楠才开满就凋零,碎米粒的白。雨已经停了,却还有绵长的水滴,从枝叶间徐徐坠下。B刹那间,这首司空见惯的诗在我们身侧立了起来,我与小年手牵手,走在一字一词里,看到听到嗅到这首春晓。 9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结合生活体验,写一篇读后随感。角度自定,题目自拟,120字左右。(5分)【帮帮你】以下立意供你参考选

10、择:A.世界是不上锁的诗廊。B.现代生活与诗意C.启蒙教育是囫囵吞枣式灌输还是立体式唤醒 (二)(15分) “去哪儿体”走红的集体心理:迷惘与寻找 春节期间广为传唱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不少人的心弦,他们在马年到来时,为自己开出一串长长的“去哪儿了”清单:【述说清单】网友“收快递的驴子”:“蓝天去哪儿了?绿水去哪儿了?小时候能游泳的小河去哪儿了?本想过一个风清气朗的春节,没想到整天都生活在雾霾之中。网友“凌晨夜”:“时间都去哪儿了?我这一年怎么一本书都没读完?,大学毕业快5年的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去年为什么“忙”得连读书都没了时间, 网友陈琛:“曾经的梦想去哪儿了?曾经有一个开家小咖啡管

11、的梦想,但现在也只有偶尔夜深人静时,才会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个梦想,但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去实现。” 网友张伟:“家的感觉去哪儿了?独在异乡打拼,每天身心俱疲地回到家,面对冰冷的家,孤独感总是油然而生,唉!”网友80后晖:“房子去哪儿啦?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来自星星的我:“个性的我去哪儿了?我们成了迷惘的一代,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教育和强行的制度如同模具般倒出一个个相同的我们,在人口众多的今天,周围都是一样的我,在做着相同的事。”【“数”说清单】 不同年龄的“去哪儿”清单统计【记者访谈】 面对一长串去哪儿了清单,当半月谈记者问“为什么”时,

12、大家的第一反应五花八门: 朱晓宁说:“以前每次想到回家次数少,都对自己说,是太忙导致的,但现在仔细想想,忙真的更像一个借口,其实一两个月回一次家,每个礼拜打几次电话,自己应该抽得出这些时间。” 网友“凌晨夜”:“除了正常工作吃饭睡觉,上网、发微信、打游戏占据了大量时间。时间原来是这样被偷走了。” 张涛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热情很高,但很快就碰了壁,很快我就明白该戴着面具生活,我觉得自己在加速衰老。或许我们在成熟的路上,注定要丢掉些东西,整个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丢掉很多东西,然后有一天我们才会问,那些东西去哪儿了?”陈琛说:“其实不是时间被偷走了,而是我们任由时间偷走了我们的选择。我们这样追问这个去哪儿了,那个去哪儿了,其实是在追问自己,这些年到底都干了什么,是不是值得,是不是可以不后悔。这也是一种反思。”.【深度追踪】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追问那些东西去哪儿了,而在于追问的人有没有想过找回或者不再让那些东西丢掉。 以下为半月谈网,对网友在追问过后将采取怎样的态度,所做的其中一个统计表。【社会之声】高速发展的时代裹挟下,现代人获得越来越富足的物质生活,却在精神层面开始集体出现困惑和迷惘。 著名歌手 罗大佑 这一场有关“去哪儿”的自我审视,在展现整体迷惘的同时,也萌动着“求改观”的心态和信念。只有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才会迷茫,从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