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预习辅导汇总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0874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9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预习辅导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预习辅导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预习辅导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预习辅导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预习辅导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预习辅导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预习辅导汇总(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预习辅导汇总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第一章预习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含义:二、企业的形成(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企业的产生。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的形成原因。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

2、代市场的一种交易费用较低的资源配置方式。三、企业的发展(一)企业发展的阶段可以划分为:1、手工生产时期-工场手工业2、工业生产时期-大机器工厂企业3、企业生产时期-成熟化阶段(二)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新增)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1)经营机制(先天性、本质性、系统性、功能性):动力机制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2)企业素质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素质管理素质文化素质2、企业发展途径(1)技术进步(2)多样性经营途径有:企业兼并、合并;投资建设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相同点-传统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基础;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的集成和发展;现

3、代企业和传统企业都是经济组织,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不同点-外部环境不同(现代企业外部环境较松);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不同(现代企业所有者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管理方式不同(现代企业为扁平式间接管理,具有独立性)。四、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新增)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利用性、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12要素: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知识、时间、空间、市场客户、环境、管理。五、企业的优势和弱点-与市场相比较,企业的优点就是市场的缺点,企业的缺点就是市场的优点(一)企业的优点:(二)企业的弱点:第二节 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一、类型

4、(新增)(一)按投资主体划分1、国有企业 2、集体所有制企业 3、股份制企业-“混合制”。 4、民营企业-私有制。(二)按产权组织形式划分1、单个业主制企业2、合伙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1、单一企业的优点和缺点2、多元企业的优点和缺点3、经济联合体的特点4、企业集团的特点(四)按企业从属行业划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其他类型企业(五)按企业规模划分(六)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1、劳动密集型 2、资金密集型 3、知识密集型(七)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企业。二、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和特征(一)企业制度的概念(新增)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

5、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二)类型和特征1、单个业主制企业适用于零售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家庭农场。2、合伙制企业:适用于规模小、管理不复杂、不需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的生产和经营的企业。3、公司制企业:(三)公司制企业的种类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三、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产权制度为核心,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特点(新增)1.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企业体制2.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3.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有生有死的企业制度。4.现代企业制度是各类企业改革的共同方向。5.现代企业制

6、度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五个基本特征:(1)产权关系清晰(2)企业法人责任和权利(3)出资者有限权利和责任(4)政企分开(5)管理科学第三节 工商企业职能、目标与责任 (新增) 一、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1. 把国家和顾客需求转化为企业要求并予以满足。让顾客满意是企业首要责任。2. 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3. 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4. 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使企业和相关方收益。5. 确保国家财政收入,逐步增加员工收入。6.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7. 注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8

7、. 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公益支持三方面二、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双重性1. 获得利润-以经济效益追求目标2. 满足社会需要-从外部看,企业的任务首先是满足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3. 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利益的关系-相互补充,互为条件。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也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承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三、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1. 含义:2. 内容3. 4个有利作用:(1) 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助于提高顾客忠诚度。(2) 企业社会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3) 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助于改善监管环境。(

8、4) 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助于降低市场的壁垒。4. 6个必要性:(1)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 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3) 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4) 有利于企业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5) 有利于培养企业职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6) 有利于保证企业的正确经营方向。第四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新增) 一、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在一定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依照一定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企业人、财、物、信息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总称。特点:“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有共性,又有差

9、异”,“有章法可循”,“人、物及经济活动”,“管理职能实现”,“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动态过程”。二、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关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1.计划职能-首要职能2.组织职能-保证3.指挥职能-手段4.控制职能-解决增效问题5.协调职能-解决失效问题6.激励职能-基础和动力第五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1.标准化工作-解决具有多样性和相关性特征的重复工作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按照性质划分,企业的标准主要有:(1)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安全与环境标准(2)管

10、理标准(3)工作标准2.定额定员工作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的标准。(1)劳动定额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单位工酬的产量定额、设备看管定额、服务定额。(2)设备定额设备利用定额、设备维修定额(3)物资定额各种原材料消耗定额、能源消耗定额、工具消耗定额、劳保用品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4)流动资金定额企业储备资金定额、生产资金定额、成品资金定额。(5)费用定额办公费、管理费。(6)期量标准周期类标准,如生产间隔周期、投入提前期等3.计量工作企业计量工作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加以掌握和管理,包括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两个部分的

11、内容。4.信息工作信息工作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科技经济情报科技经济档案工作5.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准则。6.职业培训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第二章预习第一节 企业组织设计 一、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一)分工、专业化与协作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第一种专业化形态是部门专业化;第二种是产品专业化;第三种是零部件专业化;第四种是工艺专业化;第五种是生产服务专业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1) 分工国际化:分工与专业化扩

12、展到国际范围,以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内横向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2) 职能专业化:出现了新型的专业化形式,即企业业务或职能的专业化,“业务外包”正在成为新的分工潮流。(3) 灵活专业化:以机器为核心的“机械专业化”正在为以人为核心的“灵活专业化”所取代,出现了新型的“灵捷制造方式”。(4) 协作紧密化:在分工深化的同时,协作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了,建立在精密分工基础上的紧密协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潮流。(二)分工协作与生产效率1.企业内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技巧获得提高;第二,分工能够减少劳动转换的时间;第三,分工导致了先

13、进劳动工具和机器的发明和采用第四,分工便于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2.分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率第一,专门生产一种或系列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第二,价格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1.管理幅度的基本含义2.管理层次的基本含义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成反比例关系。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形结构形态的特点三、集权与分权 1.集权与分权(1)集权与分权的含义(2)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标志一般组织的集权或分权程度,往往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决策权的情况来确定:第一、决策的频度-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频度或数目越大,分权越高;上层决策数目越多,集权就越高第二,决策的幅度-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职能越多,分权越高;组织中较高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范围越宽,涉及职能越多,集权越高。第三,决策的重要性-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只影响该部门的日常管理,而不影响该部门今后发展,分权越低;反之越高。第四,对决策的控制程度-如果上级对下级的决策没有任何控制,分权越高;反之越高。(3)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第一,决策的代价-较重要、耗费较多的应由较高管理层作出,重大决策不宜授权。第二,决策的影响面-影响面比较大的决策权应集中使用。第三,组织的规模-组织规模大,决策数目多,宜于分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