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详解湖南卷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0798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语文详解湖南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0高考语文详解湖南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0高考语文详解湖南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0高考语文详解湖南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0高考语文详解湖南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语文详解湖南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考语文详解湖南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湖南永州市一中 刘小忠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祥瑞xing 馥郁f 窈窕yo 蟾宫折桂chnB聪颖yng 仰慕m 芳馨xn 龙驹凤雏ch C幽婉wn 荣膺yng 醇美shn 岁稔年丰rnD涟漪y 富庶sh 澄澈chng 万壑争流hu 答案:1A解析:本题一改往年考“多音误读”和 “望形生音”,直接考查生“方言误读”, 仰慕的“慕”,方言极易念作“m”,醇美的“醇”,方言就是念作“shn”或“xn”; 万壑争流的“壑” ,方言中就是念“h

2、u”。这些都是生活中常听到的读音,在普通话中却是不正确的读音,分别读“m”“chn”“h”。这样一来,题目的难度没有变,考点却更加贴近生活。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湖南地处内陆而不能被内陆意识束缚,位居中部而不能甘居中游,这是毋庸置疑的。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恢弘气势和精彩表演,强烈地震撼了观众。C素有“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的景德镇瓷器,备受消费者青睐。D候鸟们凭着体内孕藏的惊人能量,一路搏击风雨,书写了万里迁徙的生命奇迹。答案:2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运用中实际意义的了解。事实上,高考语文试卷上是不会有错字,只会有别字。出现别字的考核意义在于同一个读音却是两

3、个不同的字,那么其表达的意义就不一样。所以,考生只要在平常的复习中留意过同音不同义的的字就不会出错。例如“蕴藏”的“蕴”在试卷中写成了“孕”,前者是“包含事物或道理”,是“物质”这一方面的含义;后者是“怀着孩子”,是“生命延续”这一方面的意义,所以很明显就能发现这个“孕”字错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

4、际的壮阔磅礴。答案:3C解析:本题C选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所以放在这里后面接着“谈论着”是不恰当的,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所以,第三题考的还是一个“理解词语实际意义”这个考点。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

5、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 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答案:4D解析:本题是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事实上选项中的三个错误例句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口语很容易犯的错误。A项是缺少主语,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不清楚;B项是搭配不当,在“输送氧气”补上“的能力”; C项是句式杂糅,在“柠檬中含有”后面加“的”。病句考查归根结底还是考查一个考生对句子意义的理解。例如,缺少主语,那么这个句子是说什么我们就不清楚;搭配不当,那么整个句子就会产生歧义。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就是缩句,只要缩句之后还有主谓宾的形式,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正确的。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

6、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答案:5B解析:本题是诗句填写题,较之去年的对联填写是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类型题考的就是考生对诗句的理解、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三部分,只要读懂了句子所描绘的“早春雪景空巷无人”的意义,那么就很容易选择“树梢听得黄鹂语”这一句填补空白。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

7、,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偪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达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邽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

8、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

9、孔明之存也,仲达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学_科_网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 敌:敌人来源: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C仲达出兵拒之 拒

10、:抵御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 见:现成的答案:6A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理解。用代入法一试就知。只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浅层翻译,就能够通过义译发现把“敌”翻译成“敌人”就会造成整个句子没有实义动词作谓语,而其余选项句子中的加点词都能通过给出的解释把整个句子完整地翻译出来, “敌”“能够敌(名词作动词)”,就这么简单。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爽籁发而清风生B. 孔明移军且至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不觉其言之发也 翳桑之饿人也D. 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7B. 解析:本考4个虚词“而、且、也、之”,出题项是找出“意义和用法

11、相同的一组”。其实根据课堂上总结的18大虚词的运用规律,很容易发现,尽管自己很难翻译出各个虚词的准确意义,但是只要根据句子的结构特征,不看原文都能做出来。例如A项的第一句的“而”字放在前半陈述后半否定,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第二句的“而”字放在相同结构的两个半句之间,这是明显的“顺承”标志,于是A项错误。C项第一句的“也”字放在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末尾,这是明显的“语意结束”标志;第二句的“也”字放在什么样的人的末尾,这是明显的“判断”标志,于是C项不对。D项第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明显的“结构助词”标志;第二个“之”放在否定的倒装句中,明显的“宾语前置倒装”的标志,于是D项也

12、不对。ACD三项都不对,那就只有B项是对的。从这一点来看,就算文章没有看懂,我们只要通过各个句子的结构,同样也能把这道题搞定。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 杀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 无大刑散无小帝者之政 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答案:8B解析:本题

13、断句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有点难度,但是放在选做题中,还是彰显了出题者慈悲为怀的良苦用心既要考查学生平常在文言文方面对陌生句子意义的理解能力,又不让考生在前十道题就花太多的时间耽误后面做题的时间。这道题从前两个断句就能看出“无大”“无小”对应,于是排出两项,再根据“以做什么”的结构判断“以佚道使人”的B选项是对的。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邽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C作

14、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 ,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答案:9C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发现文章的细节。对于细节题其实就是要找出选项中与文章本意相出入的地方。我们发现,这篇文章通篇是对比司马懿评价诸葛亮的,而这道题的C项却出现了“后人难以读懂诸葛亮的内心”这一论断,在定位到最后一段李靖的句子,发现李靖其实是“述孔明兵制之妙”,这又怎么可能是“难以读懂诸葛亮的内心”呢?显然前后矛盾。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译文: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臣子罢了。 (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分)译文: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 (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分)译文: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 解析:本题的翻译,考点在于几个实词和虚词,例如“偏方”“特” “尔”“易” “与” “耳”“引” “济”“垒”等,但关键在于只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