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50780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高考语文讲义之文言文阅读【2010高考定位】 点击考纲2009年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文言文。能力层级 1B(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C(分析综合)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诠释考纲 1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

2、词在文中的含义。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这两点规定了考查的范围和内容。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能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所谓“常见文言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二是要求考生辨别古今词义的差异。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本考点也有两个具体要求:一个是“常见”,规定了考查的范围;一个是“在文中的用法”,规定了考查的内容。 所谓“常见文言虚词”,就是考试

3、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具有的语法功能,而虚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考题涉及的虚词的用法是中学生常见的,而不是生僻的;是在文章背景中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对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应该是了解,而不是识记。 近几年对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主要是选择题,考查重点是“之”、“以”、“因”、“乃”、“且”、“为”、“于”等词的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纲对文言句式的考查有明确的规定,即“与现代汉语不同”,同时,又对“不同”作了说明: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而对文言句式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应用,并不要求考生去死记

4、一些句式的具体格式。从命题实践看,对成分省略、宾语前置考查得较多,而且往往与“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结合起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本考点涉及的内容,既有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又有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有一点应该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视为复习备考的最基本原则。 本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析综合 (1)筛选文中的信息。 本考点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根据一定的要求或指向,划定区间,

5、从某一角度进行辨别和判断,选出有关的主要信息,去除次要和冗余的信息。这里所谓的信息,一般是指选文中反映人物思想品格、个性气质和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语言材料。对这些信息的“筛选”,要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进行,对语言材料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概括、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 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也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与前一条“分析文

6、章的内容”不同的是,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往往会相应增大。 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本人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文中的其他内容。 【高考预测】 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将会呈现以下趋势: 1阅读材料仍以史传作品和散文为主,但其他体裁的文言阅读材料数量可能有所增加,文言小说也有出现的可能性。 2阅读材料选择的范围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史记汉书等仍然会被命题者回避

7、,明清散文将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3文言文阅读题的分值、题型将趋于稳定。4考查的重点仍然是文言实词的词义、文言虚词的用法、断句和翻译、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和观点态度。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完全解读】 本要求中值得注章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

8、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具体讲,就是要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同形异义词等。所谓“常见词”,应该是在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在高考中,实词的考查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主要考查类型有:(1)选择正确的解释或意义;(2)选择解释错误的项;(3)选择意义、用法同例句中相同的项;(4)选择符合某一实词现象的项;(5)比较两句中同一个词意义的异同;(6)判断同形词语的古今异义或同义现象。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高考完全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这项要求值得注意的地方

9、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它特指“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18个词语。 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的限定。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些用法。“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在文中的用法”大致表现为常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其命题特点主要是:采用分组的方式,4组共考查虚词数为4个,题量

10、较充足。每组两句,着重考查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题目的要求往往是:选出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在考查虚词的同时,并不回避虚词的实词义项。所考查虚词并不完全局限于(考试大纲中所列的18个虚词这一范围。 三、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高考完全解读】 考试说明要求: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近几年高考所选文言文语段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纪传体语段,记事的信息量往往比较大,千字以内或叙述人物一生,或概述人物的主要政绩、才德,这类内容构成主人公独特的性格。读懂此类信息,能从古人那里学到有益的东西。在此设点考查,就是要考生善于把握信息,古为今用。 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意理解基础上的考

11、查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所供语料的目的。这种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在高考中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由于这种方式的考查效果较好,近年来各省试题屡屡出现。这种对定向信息的筛选和提取,除编组考查外,又可以采用对某一具体问题直接提问的方式。这类试题究竟选用什么内容为考点,以及选用多少句话进行编组,取决于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具体条件。 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高考完全解读】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这是考查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显然要比把握文意又高了一层。这种归纳概括是对

12、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也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不同的是,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往往会相应增大。 这一考点是对知识和能力更深一层的考查。“归纳”指能够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推理与提炼;“内容”包括“局部内容”与“整体意思”两个方面,考点涉及的内容有:1某个

13、论点的根据;2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近几年高考考查本知识点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有时也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文中的其他内容,或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单纯罗列,要求较高。 五、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高考完全解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要有两种形式:语句从文言阅读材料中选取;选择一小段独立成篇的文言文。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总是采用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

14、方法。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高考的特点固然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材料在宏观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因此,历年来试题的设置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高考考查理解并翻译的形式,过去多为辨别译文正误,采用选择题型。而近年来却通常把它放在第二卷,要求考生直接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为主观题型。

15、不仅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而且考查表述能力,包括遣词造句、准确表达、语言精练、书写等能力。题目的分值普遍较高,一般在5-8分不等。 【典型例题解析】 例1(2008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龙渊义塾记(明)宋濂 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间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敞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郁然云。 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