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word论文】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探(1)【历史学专业论文】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KB
约7页
文档ID:7949897
【最新word论文】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探(1)【历史学专业论文】_第1页
1/7

1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探(1)两宋时期的衢州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众多进士的出现就是明证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之分而其中进士科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正因为进士一科在宋代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两宋衢州文科进士的数量、结构、地域、姓氏等情况的分析,来解构两宋时期衢州的发展状况一) 两宋衢州进士总数两宋衢州籍进士的总数,历来统计数字各异明天启《衢州府志》记载有605 人;清康熙《衢州府志》记载有 537 人①;雍正《浙江通志》记载有 558 人笔者根据民国《衢县志》 、民国《龙游县志》 、清同治《江山县志》 、清光绪《常山县志》 、清乾隆《开化县志》五种地方志,结合明天启《衢州府志》 、清光绪《衢州府志》 、雍正《浙江通志》的相关记载,共记载进士 742 人由于历代记载的缺漏、误载、同人不同名以及年号、科名误载等情况,笔者参考以上各地方志及其他资料进行了校对,有以下情况者不列入统计:1、 外地进士,错列入衢州进士者如柴成务,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②而《天启府志》将其列为衢州江山人。

考柴成务中进士是在开宝元年(968) ,而当时衢州地区尚属南唐管辖;尽管当时也有部分南唐人士前往汴梁参加科举考试,但能中状元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宋史》记载柴成务的父亲柴自牧也是进士出身,但衢州地方志对此却无记载又如魏矼寓居常山,并非常山人,其子魏钦承、魏钦绪等也不是常山人常山县志按惯例将寓居者也列入,有误又如赵时礻仑、赵希瀞等人,省志将其作为淳安人考虑到省志对所载进士籍贯的通盘考虑,故从省志,不列入统计2、 县志、府志、省志中只有一种书有记载者如汪允师、吴恕等人,仅有西安县志一种地方志有记载,其他省志、府志均无记载,为严格统计范围,因此不列入统计又如汪文、江汝锡等人也是类似情况3、 科名无考者如慎知礼、徐庸、蔡望等人,科名、中进士年代等情况无考,也不列入统计4、 未列入正式科次者考两宋科举,共计 118 次,也就出了 118 位状元③因此凡不在这 118 次科名之列的进士都是有疑问的,这种现象在地方志里有不少如毛大亨、汪贤、汪隆、徐忠兴、江汝平等五人地方志记载为政和六年(1116)程瑀榜考其前后科次,前有政和五年(1115)何栗榜,后有重和元年(1118)王昂榜,而且三年一次很有规律了,政和六年(1116)程瑀此榜有疑,故不列入统计。

又如大观四年(1110)张纲榜、宝祐三年(1255)徐用儒榜等科次均属于这类情况5、 名字相近,疑为同一人,故重复者中国人重名现象严重,科举考试中也会有重名的现象发生天禧三年(1019)王整榜时就出现了睦州、衢州各有一位叫王言的进士④为防止冒籍,科举考试要求表明乡贯,如衢州王言、睦州王言等,因此对于同一地区说,同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由于历史上的错误和疏漏,加上版刻途中的错漏和不规范用字,往往造成同人不同名如徐柔和徐知柔,江澈和江徹,江士龙和江士隆等等2综上所述,以上五种情况,合计 109 名进士不列入统计,具体名单见附录一由此两宋时期衢州地区实有进士数为 633 人⑤具体名单见附录二633 名进士,对于两宋时期的各州府来说,不算少了贾志扬在其著《宋代科举》 (东大图书公司出版)中有一个表,记录了两宋时期两浙路 14 州的进士人数,从中我们可以管窥当时的情况两宋时期两浙各州进士人数表 序 号州 名北宋进士人数南宋进士人数未注明时期进士总人数名次1衢 州2503590609623杭州(临安府)165493065853处州(今丽水)193506069944明州(庆元府,今宁波)1277460873354台 州383770415126温州(瑞安府)8311250120817婺州(今金华)6746647580758越州(绍兴府)1533210474109常 州4983940892210秀州(嘉兴府)75352042711611湖州(安吉州)2422980540812润州(镇江府)13712602531413睦州(治在今建德)124222034613714苏州(平江府)21331705309——表 26,根据地方志编制,名次为笔者加就江浙一带而言,北宋时期衢州的进士人数仅次于常州,名列两浙路第 2 位,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南宋以后,衢州进士的增长幅度远低于毗邻地区,处于中等水平,名次也跌落至第 8 位;就整个两宋时期而言,衢州的进士总人数只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名列第 6注解:①现存《康熙府志》有缺页,缺开禧元年(1205)—嘉定十年(1217)诸科进士名单故同为府志,康熙府志进士人数远少于天启府志②见《宋史》306 卷《柴成务》传③傅璇琮、龚延明撰编的《宋登科记考》 ,周腊生的《宋代状元奇谈·宋代状元谱》 (紫禁城出版社,1996)等书均认为:两宋(960-1279)319 年历史,共举行过118次考试④方勺.泊宅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⑤慎錡、慎镛两人,均为西安县志据慎氏谱所补考慎氏一族五代以来是西安的名门望族,北宋一个进士也没出是难以想象的两人中进士年代分别在1008、1024 年,离南唐灭亡(975 年)并不远;西安县志还记载慎知礼(太平兴国年间 976-984,具体科名无考) 、慎从吉(大中祥符年间 1008-1016 具体科名无考)中进士,从时间来说有承前启后的关系;故综合考虑将前两人列入统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