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书法讲座笔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47095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简书法讲座笔记(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简书法讲座笔记 (第41-45课)黄简书法讲座第41课:节点的种类在第六课中,我讲到九用可以分为两类:挫笔和趯锋是书写动作,其他都是调锋动作。毛笔和硬笔最大的不同,就是要一边写,一边调锋。无论是书写还是调锋,关键是掌握笔心,笔心为帅。我在十五课讲到用腕。摇腕有三个基本位置,这就是左中右。当你抓住笔管,实际上就是抓住了笔心中轴。当你摇腕,也就是调整笔心的方向和位置。手腕一动,必然会反映到线条上,留下它的痕迹,这就是节点。1.明节点、暗节点节点有很多种,我先讲简单的。明节点和暗节点。1.1明节点所谓明节点,就是一眼可以看得到的节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两面换起笔,就会产生一个节点。顺便说说,看节点

2、最好就是画出它的筋。看起来就比较清楚,如果线条肉多就不容易看。像王羲之这个“一”字,它的起笔就是两面换。有一个明显的节点。如果是三面换起笔,那就表示你动了两次手腕,那就有两个节点。只要你理解这个道理,其他都可以类推。1.2暗节点如果是一根弧线,有没有节点呢?弧线表面上看起来很光洁,但要写出这根线条,手腕同样是左右,只要你动作缓和一点,写出来就是弧线。弧线同样产生一个节点,只是表面上没有痕迹。古代称这种节点为“暗过”。“暗过”这一名称,最早在托名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中出现。这是张旭和颜真卿的师生对话,张旭先问:“又曰:转轻谓曲折,子知之乎?”(转得轻,称为曲折,这里“曲折”意思是弯曲的

3、折。)(于是颜真卿回答:)“曰:岂不谓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之谓乎?”长史曰:“然。”没有痕迹的转折,看不见明显的节点,这就是暗过。正如清代汪澐书法管见说:“转折一顿无跡,古人谓之暗过。”这里要注意汪澐所说的“顿”,只是按下的意思,不是九用中的“顿笔”。所以这句话可以删除“一顿”两个字更好。“转折无跡,古人谓之暗过”。清代朱和羮临池心解这样说:“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折钗股书法论著中经常提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古人所说的“折钗股”,就是形容圆转。古人盘发,就要用到簪和钗,簪是一股,就是一个脚;钗是两股,两个脚。头发要盘起来不散掉,就要插入几根簪钗。你看日本浮

4、世绘中,可以看到妇女头上插了很多钗。比中国的钗大很多。可以想见,因为经常使用,钗的股脚会弯曲,从直线变成弧线。所以古人用折钗股来形容弯曲有力而没有角。这里的“折”就是弯曲。明代李日华竹懒书论这样说:“折钗股,钗股弯曲,无圭角而有劲气,此于转笔处得之。”转弯有力,却没有角,这就是折钗股。圆转也有节点,只是隐藏在线条中,所以称它为暗节点,或者暗过。弧线的线条外表看起来很流畅、很光洁,如果转得硬一点,快一点,果断一点,节点就外露了,暗节点变成了明节点。这样圆转就变成了方折。如阴符经中的“甲”、“国”。简言之:明节点是折;暗节点是转,古人用折钗股来比喻之。二者都是反映手腕动作的。“永”字八法中的“努”

5、,行笔中间就动了一次手腕。那就有一个暗节点,写出来就是一根弧线。至于“永”字八法最后一笔“磔”,行笔用战行,如果行笔手腕来回两次,那就会产生三个节点。我跟大家讲过,在西汉和东汉早期,碑刻上的九号线还是直线多。说明当时不懂用腕。如西汉莱子刻石。到王次仲创造了楷法,出现了波势,九号线这个捺笔,由直线变成了弧线。写弧线要动手腕,手腕运动是左右。你看东汉后来的隶书碑刻,捺笔都转型为弧线了。至于真行草书,那更是考验运腕的功夫,在“永”字八法推广后,九号线往往包括两次来回。你看苏州博物馆所藏文征明游虎丘诗中的字,九号线就是这样的。这几年,在书画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标为文征明的作品,猛一看确实很像,但仔细

6、一看,不对了,问题不少。其中之一就是他的九号线就是直挺挺的,没有节点。也就是王羲之所批评的“平过”。这位作假者只在字形上下功夫,对于用笔不了解。分析用笔习惯应该是书画签定的重要标准。比看气韵还要可靠。2.节点的迭合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一”字,起笔两面换,手腕扭动笔心,在“九用”中是衄锋,衄锋产生一个节点,这很容易理解。但收尾就比较复杂,一来一回写了一个小圈。这时手腕一左一右,动了两次。是不是应该算做两个节点呢?不是,它虽然包括两个动作,但迭合在一个地方,“九用”中把这两个动作合并称为顿笔。所以这个小圈应该看作是一个复合节点。又如我们讲过的“蚕头”起笔,就是转两个圈。这时手腕下上左右动了四次,

7、是不是算四个节点呢?如果真是那样,就太复杂了。通常还是看做一个复合节点,包括下上左右四个动作。毛笔虽然是软的,但要扭动它的笔心不是容易的事,有时候一次调锋觉得不到位,那就要重复做一次。在23课中,我提到阴符经这两横的起笔是四面换,其实就是做了两次两面换,成为一个复合节点。收笔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你看这个“亦” 字,上部的收笔就用了两个折,两次摇动手腕。在王羲之的作品中,这种情况不少。“锋不正不行”,没有调节好笔锋,是不会急于行笔的。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组合笔画,如智永这个“星”字,折角就是摇动笔心两次。比转圈要快得多。用踆锋把笔画连接起来时,也会产生复合节点。譬如一横和一竖的连接起来,一横是顿笔收

8、尾,一竖是两面换起笔,当用踆锋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复合节点。 这种方法,一可以用于横笔和竖笔的结合;(智永真草千字文例字)二可以用于一横和一啄的结合。如宝盖头的右角。三甚至可以用于横笔和飞度虚笔的结合。这种时候节点的迭加,是为了转变方向。你看这个“二”字,第一横写好,要往下飞度到第二笔的起笔处,但如果第一横用顿笔收尾,那方向就是向上走的,连不到下一笔,一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再加一圈。这样一来,方向就改过来了。你仔细看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量”字的一横,这收尾上面有一个角,怎么会这样的?就是用了刚才的方法,是两个节点的迭加。你看“业”字这长横的收尾,就比较清楚了。要记住,虚笔也是大圈筋

9、的一部分。它的起笔,如果有一个筋节,牵丝就容易写好,“京”字这长横收尾带出了一点牵丝,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牵丝的筋节。正因为在这个节点上调了锋,所以笔锋就收尖了。把智永真草千字文仔细看一遍,可以发现这种复合节点用了很多次。这个“严”字的两个节点比较分开,看得特别清楚。简言之:复合节点往往包括几个手腕动作。复合节点一定是明节点。现在你看王羲之兰亭序这两个“一”字,大约可以看明白一点了。收笔的节点,左面这个没有角,只是用顿笔收,而右面这个上面多了一个角,顿之后加多了一个圈。正因为这样一来,所以产生了一个角。 3.节点的分离第三,节点的分离。我们使用的是毛笔、墨汁和宣纸。如果你在宣纸上某一个地方,做

10、很多动作,把几个节点迭加,那么这个地方必然墨多,不但容易洇化,甚至可能把纸弄破,那该怎么办呢?办法很简单,就是把迭加的节点分开一点。转圈避免在一个点上。这样一来,墨汁就不会聚在一起了。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正是这样做的。又如吴昌硕临石鼓文,他经常用蚕头起笔。蚕头是四个动作两个圈。无论是一横还是一竖,他把两个圈都分得很开。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两个节点放置一高一低。这样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你看阴符经中就有这种手法。如这个“地”字右面一折转角处的两个圈,也不是重迭的,而是一高一低。我把水平移动一个节点,称为丁字形放置。把一高一低的这个方法,称为十字形放置。因为书法中的“十”字,就是这样写的。这是王羲之平安

11、贴中的“十”字。可以清晰地看到踆锋的笔迹。今天的练习,你可以写横竖一折。可以写一个“丁”字,最后写这个“十”字。通过这个练习,来体会节点的重迭和分离各种写法。本节要点: 折线和弧线:明节点和暗节点。复合节点:节点的迭合。节点的分离写法。要点解读:思考题:王羲之和智永这两个折角,各用了什么方法? 1、写横竖折线,明节点; 2、写竖横弧线,暗节点; 3、写宝盖头,横和啄节点或迭合,或分离。 4、写“丁”字和“十”字。1.笔锋和节点上一堂课讲了节点的种类,今天讲解节点的形状。第一、笔锋和节点我们知道,笔锋分尖锋和侧锋,所谓用笔好,就是这两个锋用得好。点画包括筋和节,也就是大圈和小圈,所谓点画写得好,

12、筋和节都要写得好。筋和节,用哪一个笔锋去写?我们知道,大圈是笔锋的路线,但没有规定大圈用哪一个笔锋来写,你可以用尖锋写,也可以用侧锋写,写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小圈就是节,今天给大家讲解用尖锋或者用侧锋来写节点,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节点形状是用锋的结果一根线条,除非你平拖,合格的线条都有节点。而节点的形状,譬如一横,有尖角、有圆角、有方角。又如写一折,也是这样。你看转弯角上,有尖的、有圆的、有方的。这些节点的形状,当然是你用锋的结果。这就要弄清楚用锋和节点的关系。用侧锋写节点:换面如果你是用侧锋,我们知道侧锋有八个面,所谓两面换、三面换,就是这八个侧面之间的替换。用尖锋写节点:转圈那用尖锋又有什么好

13、处呢?尖锋和纸面接触少,所以转圈容易。你看这个复合节点,有两个小圈,如果你用侧锋两分笔、三分笔去写,笔锋和纸的接触面太大,往往会使毫毛绞起来。侧锋在纸的分数越多,就越难转圈。越是接近于用尖锋,转圈就越容易。简言之:尖锋和侧锋写节点,各有特点:侧锋有八个侧面,换面就形成节点。尖锋和纸面接触少,容易转圈,形成节点。所以,侧锋换面,往往用于单一结点,好处是速度快,变换多。但写复合节点,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尖锋拉到前面,就是黄色的这一段,然后转回去就容易了。2.侧锋换面的技巧讲到换面摇腕动作,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手腕从左到右,二是从右到左。2.1手腕从左到右:写横线手腕从左到右,通常是写横线。这时产生的节点

14、有两种情况,一是用暗节点写弧线,如王羲之兰亭序中这个一字起笔,两面换运用暗节点,弧线就出来了。另一种是写折线,这里就是明节点了。你看这第二个“一”字,起笔就是折线,下面有一个角。笔尖角和笔腰角弧线起笔,有些书称之为圆笔起。圆笔有柔和的感觉;折线起笔,称之为方笔起。方笔给人刚直的印象。有些书法家的作品,方笔起非常多。如颜真卿多宝塔碑这个“一”字,角位明显。你看书法中有两种角,写法不同。角A是尖锋写的,我称它为尖锋角,尖锋没有来到过角B的位置,角B是用侧锋写的。如唐代孙过庭书谱这个草书“一”字,下纸手腕在左起笔,然后翻腕向右拖出。从头到尾有三个角。标有A的地方两个角,都是用尖锋写出来的。但B这个侧锋角,实际上不是“写”的,而是翻手腕时,由侧锋和纸面摩擦出来的。这就是侧锋角,造成一个明节点。正因为侧锋角是摩擦出来的,所以它不可能像尖锋角那样尖锐。尖锋角经常是锐角,侧锋角只能写出钝角。这两种角的效果可以说是互补的,造成所谓的方笔。方圆是书法两种主要的效果。有些书法家圆笔为主,有些方笔为主。而有些人是方圆并用。唐代欧阳询方笔起很多,看他的代表作九成宫碑,里边有很多例子。这是赵孟頫三门记,赵孟頫是元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也是方笔起很多,有人说是受了欧阳询的影响。写侧锋角的技巧,或者说写方笔的技巧,你想在B点出现一个角,就要按紧B点,只有按紧了,才会产生摩擦。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