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我谈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47049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我谈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我谈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我谈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我谈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我谈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宏观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城乡差距是导致农村许多问题产生和得不到有效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论是地理环境还是经济环境,不论是政治建设还是经济发展,不论是收入水平还是消费,不论是就业情况还是医疗卫生,不论是教育环境还是文化水平,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明显,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国家为了促进农村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 ,2003年上

2、半年开始试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医疗保险农民住院保险等险种实施免征营业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但现实生活中,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着诸多问题。从政府的层面讲首先,投入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都明显偏向城市地区。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表面上的政绩而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城市建设面子工程而往往忽视一些农村地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严重,而且许多地方都存在“小病不治、大病硬托”的现象,而农村许多疾病的发生是由于缺乏基本的卫生和防疫知识,这都是可以通过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来解决的,有的贫困落后地区则是需要政府实施医疗救助计划。同时也与监督

3、管理部门的监督不力有关,这就使得每年的必提的重视“三农”有口头重视的嫌疑,使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降低,而一旦政府失信于民,将有更多的矛盾随之产生。其次,管理上,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在医保定点的设置上,有的乡镇将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设在乡卫生院,乡卫生院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又是医疗服务的管理者,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可能存在挪用资金的情况,还有一些地区将提供医疗的卫生院设置在各乡各村,农村人口流动大,会造成有的地区资源闲置,有的地区则人手不够,各网点管理分散,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三,推广上,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乏了解。在一项对农民对新农合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对

4、新农合没听说过或听说过但不太了解的占46.59%,对其基金收支和使用情况基本了解的或知道一些的占51.17%,不了解的占43.02%,了解的仅占5.81%,对新农合制度的基本常识、作用、性质、意义等内容的不了解使部分农民的认识出现偏差,造成部分农民不参保、不重保、持观望态度和期望过高与现实不符失望大的心理落差。第四,农村医疗保险政策缺少保险立法。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险法,关于农村医疗保险的立法,主要散见于各种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使得合作医疗性质不能准确地确定下来,骑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也难以定位,容易产生混乱。从农村农民的角度讲第一, 农村医疗服

5、务资源匮乏,设备落后,各方面条件比较差,因此也缺乏专业高技术的医疗人才。医疗环境差,待遇不高,无法吸引优秀的医疗人才,有的甚至连原有的资深医生也留不住,造成了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水平普遍较低,是许多原本可以在乡镇医院得到治疗的患者却得不到医疗,从而影响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第二,农民的健康风险意识自我保障意识及互助共济观念比较淡薄。受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影响,农民的缺乏普遍的社会保险意识和自主参保意识,一般认为自己最近几年不会得病而不愿花钱参保,没有长远目光。从中间人医院角度讲第一, 医疗服务质量低,药品价格偏高,医德医风日下,导致看病难问题严重。许多医院在看病过程中都存在滥用检查仪器借此收取费用或受取病人红包或为了获取高额工资专挑价格高的药品开的问题。第二起报点偏高,报销率偏低,报销程序繁琐,一些医疗人员对待报销农民服务态度差。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关系到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问题,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出现问题是避免不了的,而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需要自上而下的好的政策和坚决贯彻落实,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广大人民的监督和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