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上)知识重点及实战演练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454278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上)知识重点及实战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学(上)知识重点及实战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学(上)知识重点及实战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学(上)知识重点及实战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学(上)知识重点及实战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上)知识重点及实战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上)知识重点及实战演练(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教学(上) 知识重点及实战演练 重点提示 本章一直是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重点内容,考试中不仅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而且还有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所以,本章是考生迎考复习的重中之重。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2)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的结构。 (3)教学原则。 (4)常用的教学方法。 考纲链接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包含以下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地位和意

2、义。 地位:在教育中,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实现的。 意义:(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3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4历史上的教学过程:(1)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2)孟学派,强调学生主动

3、的学习思考和实践。(3)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从对事物的感性知觉出发展开教学。(4)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5)杜威,通过从做中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6教学过程的特点:(I)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

4、生能动性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7教学过程的结构:(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8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9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0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方法。(2)直观要

5、与讲解相结合。(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11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12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I)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13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4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6、1)引导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 16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17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8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

7、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5)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6)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榨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 )。 A教育

8、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2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 )。 A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B教学就是上课 C教学就是智育 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教学 B管理 C课外活动 D后勤工作 4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的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学记 D论语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杜威 C昆体良 D思孟学派 6“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 )。 A很快要达到的水平 B明天要达到的水平 C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 D理想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7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9、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8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9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10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11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12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10、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13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 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14( )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A教学 B教育 C自学 D智育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 B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这两者等同 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16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11、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17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8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巩固知识 D理解教材 19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 )。 A获得直接经验 B进行科学实验 C进行社会实践 D学习间接经验 2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1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

12、体作用 22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2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4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 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25下列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的提高 26在西方,古罗马的( )在他所写的演说术原理中,提出了“模仿、理

13、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 A奥古斯丁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西塞罗 2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 )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 A检验 B论证 C验证 D说明 28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凯洛夫 D巴班斯基 29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3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

14、 (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产经验 D生活经验 31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32以下关于教学原则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B教学原则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C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D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完全无关 33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3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15、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35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6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出了( )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37“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由( )提出。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老子 38“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9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0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司性原则 41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4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